家电回收企业只赚吆喝难长久家电回收企业家电以旧换新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试点实施以来,拉动消费成效明显,但回收处理环节却暗藏隐患。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试点实施几个月来,拉动消费成效明显。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截至12月2日,九个试点省市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256.1万台,销售额达100.44亿元。然而在看到拉动消费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家电以旧换新产业链其实暗藏隐患——回收和拆解环节实际上在“赔本赚吆喝”。

现状:

回收拆解环节亏本超过“预期”

仅9月3日到10月16日这40多天里,北京市以旧换新指定拆解企业——华星集团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收到了10万多台废旧家电。缺少货源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可企业负责人却高兴不起来。“现在旧家电回收参考价太高,企业是拆一台、赔一台,根本无利可图。”据企业自己的估算,按北京市现在的回收参考价,企业每拆解一台电器,平均要亏40余元,这还没算17%的增值税。

不仅拆解企业乐不起来,回收企业的亏损也超过了预期。一家回收企业负责人坦言:“我们现在是多少钱收的,就多少钱卖给拆解企业。不赚钱不说,还要搭上运费、人工费和增值税,就算有国家补贴,每收一台电器也要赔将近40块钱。我们之前也预想到参与家电以旧换新不会赚钱,但是没想到亏这么厉害。”

原因:

价格限制太死,处置途径单一

要想解决回收拆解环节亏本的问题,就要先找出它们亏本的原因。

回收和拆解企业都认为,目前废旧家电回收参考价整体偏高,是导致回收拆解环节赔本的直接原因。华星环保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不像非法拆解小作坊那样采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方式提取贵金属,而是采用环保方式对荧光粉、含铅玻璃、墨盒等进行分类收集。环保处理的成本很高,国家对我们又没有补贴,我们还要交纳17%的增值税。按照现在回收参考价收旧家电,我们自己也在赔本,根本没有给回收企业留出获利空间的能力。”

回收企业反映,亏本的另一个原因是参加以旧换新活动的家电处置方式单一——必须送到指定拆解企业强制报废。一家回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回收来的旧家电只能卖给指定拆解企业,根本赚不到差价,国家补贴又不够负担回收费用。照现在的政策我们只有赔本。”

“而且,以旧换新政策结束以后怎么办呢?”一位拆解企业人士认为,现在回收参考价过高,不仅眼下企业亏本,长期看还不利于废弃电子产品的环保处置,“多数老百姓并不知道我们是在做赔钱的买卖,这会让他们误以为送来报废的家电就值这么多钱。以后没有换新补贴了,我们再按市场情况调整回收价,老百姓就更不愿意把废旧家电送来我们这种正规企业了。这必将影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实施。可是不调整回收价,总这么亏企业怎么受得了?”

企业建议:

放开回收价格,政府继续补贴

既然亏本的主要症结在回收参考价格,那么参考价可不可以调一调?回收企业建议政府能放开回收价格。一位回收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出台的是参考价,可很多消费者都把它理解成了定价。特别是遇到缺少零件的,常因价钱和消费者产生争执。价格本来就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我觉得政府完全可以放开收旧价格。中标回收企业这么多,我们没有垄断问题,不会损害老百姓利益的。”

华星环保负责人也表示:“和国际社会相比,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价格是比较高的。日本法律规定,老百姓在丢弃电子废弃物时,不仅不会得到收旧费,而且还要支付相应数额的电子垃圾处理费;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在购买新电脑或电视机时,每件也要缴纳6到10美元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费。现在老百姓既然能享受换新补贴,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取消收旧费。”

专家指出,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由消费者支付家电拆解费用短期内很难实现,拆解环节的盈利,恐怕还是要依赖政府补贴。因此《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来补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费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同时规定处理企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旧家电进二手市场需报废标准作依据

回收企业认为,解决回收环节亏损的另一个办法,是允许没到报废年限的旧家电进入二手市场流通。一位回收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条止损的路,另一方面有些收来的家电确实还没到报废年限,送去报废也有点儿浪费了。”

THE END
1.江苏省统计局在线调查关于家电以旧换新调查的反馈省统计局于10月中旬利用网络调查方式,了解到全省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情况和换新意愿。调查显示,家电换新消费热,应聚焦产品服务保障,推动消费意愿加快转化。 从消费实践看,家电以旧换新受到欢迎,但面临旧品回收价格低、去旧不方便等问题。在参加调查的消费者中,大部分表示已经参加家电以旧换新、未参加但是愿意参http://tj.jiangsu.gov.cn/art/2024/11/29/art_85303_11431839.html
2.各地健全废旧家电处理体系,全面促进以旧换新落地生效针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今年初,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http://www.jdw001.com/article-54889-1.html
3.“以旧换新”激发活力,家电消费开启高质量篇章梳理《北京市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后不难发现,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的消费补贴范围集中在一、二级能效(水效)家电中,绿色消费、智能消费成为补贴导向。而在《北京市商务局关于补充征集2024年度加力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参与企业的通知》和《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增补2024年北京市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政策https://www.wjh.org.cn/4865/202412/56677.html
4.家电报废高峰期来临,废旧家电产业体系迎来重启与再造在中国家电产业正处于一轮持续变革、不断寻找转型出路的通道中,无论是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活动在各地陆续开展,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2021年印发的《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要求畅通家电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利用,都在肯定家电消费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进一步说明废旧家http://www.chinasei.com.cn/zcjd/202209/t20220922_50509.html
5.畅通家电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发展“绿色产业链”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将聚焦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畅通家电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 我国目前是家电制造第一大国,也是家电消费第一大国。有数据显示,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过21亿台,相当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268240
6.家电以旧换新风险管控与应对策略20240907100317.docx一、资源回收难度与成本压力 资源回收难度与成本压力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它涉及到资源回收链条的畅通与成本的控制。在这一部分,将详细探讨资源回收的难度及其带来的成本压力,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资源回收难度 1、产品复杂性:现代家电产品由多种材料组成,其中包括塑料、金属、电子元件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07/5022240203011314.shtm
7.入局废旧家电回收市场家电企业“逐浪”绿色低碳蓝海针对上述问题,各地各级财政部门目前已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的消费补贴政策。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2022年3月19日~6月30日,郑州市将开展以“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绿色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按照活动规则,消费者在购买空调、电视机和电冰箱等10类产品时,将按照换购单件新家电实际成交价格(不得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2204162345579238.html
8.理论网但要看到的是,目前家电、汽车等耐用品回收循环利用体系还不完善,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少、分散式的个体户多,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相关监管仍有空白,废旧家电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占比不到一半。上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中,回收、拆解等环节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例如,回收企业无法取得发票进行税收抵扣,拆解企业覆盖范围小https://www.cntheory.com/llly/202404/t20240415_64325.html
9.畅通回收循环利用渠道多措并举破解回收难题国务院近日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其中回收循环利用行动聚焦回收换新、二手流通、再生利用等环节。回收循环利用为何被列入四大行动之中?如何进一步畅通回收循环利用渠道? https://m.gmw.cn/2024-03/25/content_1303694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