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江苏、贵州在内的省份陆续落地手机补贴政策并加大对3C产品的促销力度。以江苏省为例,在补贴名录中新增了7类3C产品和20类家电商品,可补贴产品成交价格的15%,这一措施引发了市场的积极反响。
但也可以看到,5G手机每月的市场出货量已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九成以上,5G换机窗口期已经来到最后时段。
对于当下的市场形势,调研机构IDC中国区副总裁王吉平表示,中国市场仍有10亿台手机保有量,这意味着仍有大周期下的换机机会。
但回顾智能手机市场发展,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来到4.67亿台的巅峰,今年市场出货量约为2.86亿台,销量较高峰期仍有较大幅度下滑。
各地加速补贴落地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在11月27日印发《贵州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在已支持的17类家电产品和12类家居商品换新促销基础上,将国产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多高质量消费品纳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
“随着国家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出台,直接促进了电子消费市场增长。”IDC认为,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确定了“以旧换新”的三个方向和11个产品类别,而8月商务部等七部门明确了资金使用框架并落地后,北京等地的消费者已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上述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3%,2024全年预计增长5%。其中线下渠道出货量占30.4%,线上渠道出货量占48.6%。
5G手机出货已占九成
从手机产品来看,我国5G手机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967.4万部,同比增长1.8%,其中,5G手机出货量为2672.2万部,同比增长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1%。
而在今年前十个月,5G手机出货达到2.14亿部,同比增长13.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对比去年前十个月,5G手机出货量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1.9%,有接近4个点的提升。
“在生成式AI、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下,手机供应链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其中由于搭载大型语言模型,AI设备需要大量存储内容,手机的主要元器件处理器(系统级芯片)、内存等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这些都会造成供应链的不确定性。”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林科宇(IvanLam)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键硬件的制造成本本身就较高,这也会对手机厂商在成本把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分析师看来,芯片涨价对不同规模的手机厂商影响将会持续。虽然大型厂商凭借规模优势、资金实力和较强的供应链议价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承受成本上涨压力,但中小手机厂商则面临更大困境:一方面难以承受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涨价可能使其失去性价比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生存空间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