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江苏等地以旧换新政策再扩容,将消费电子品类纳入补贴范围。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多地将3C消费电子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且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补贴范围不断延伸
贵州省商务厅发布公告称,12月1日起将3000元(含3000元)以下国产手机、平板电脑两类数码产品列入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补贴方式为支付立减(不领券)。补贴标准为按照产品购置发票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单件补贴不超过600元。
江苏省于11月26日发布《3C数码产品补贴专项活动操作指引》《关于2024年苏新消费·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新增补贴商品品类的通告》,新增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7类3C产品和20类家电商品享受15%补贴。
此外,今年8月份,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发放1亿元“惠购湖北”3C数码产品消费券,广大消费者购买手机、数码相机、智能手表、学习机、翻译机、无线蓝牙耳机等六类电子数码产品可享受优惠。广东省对于个人消费者购买的平板、智能穿戴设备,如果订单金额超过500元,可以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5%享受一次性立减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专项负责人透露,以江苏为例,11月27日至12月1日,补贴开展的第一个自然周,手机数码销售额同比增长1701%。换新需求集中在手机、平板电脑产品,其次是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品类。
“目前针对智能手机等3C数码产品的政策支持以地方补贴和以旧换新为主,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和财政情况,将补贴范围延伸至手机、智能穿戴等消费产品上,在政策助力下,进一步发掘了市场消费潜力,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显著提升。”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中信证券研报称,预计手机及AIoT终端等消费电子品类有望纳入2025年3C国补,补贴品类将得到进一步扩张。
助力产业技术革新
近期,AI技术产品的销售情况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AI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增长。袁帅表示,AI技术产品在消费电子换机潮中最受青睐,主要原因包括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而以旧换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趋势。
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诸多消费电子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终端引领升级,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探索落地。
强达电路近日表示,公司积极布局工控自动化和数字化产品、AI服务器和交换机等高算力产品、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应用AI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等。
江波龙表示,从趋势来看,AI在终端侧的落地仍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消费电子市场前景依然可期。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产品、品牌等综合优势,积极把握产业机遇,实现业务的不断突破。
“消费者对于3C数码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换新层面,而是对服务、价格、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也有望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郭涛表示。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袁钰表示,人工智能在消费电子领域不断创新和融合,助力AI手机、AI个人电脑、智能家用机器人等消费电子产品掀起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