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学》学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

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变迁3、外向型发展战略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

4、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西方经济学不同。

6、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7、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式的提出这是:索洛。

8、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下降。

9、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10、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11、世界末日式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国家将逐步达到长期静止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低收入或欠发达国家是:埃及、朝鲜、菲律宾。

2、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

3、经济增长一般指:GDP增长、生产能力增长。

4、发展经济学侧重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

5、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6、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是: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论。

7、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劳动要素;资本配置;教育和知识;矿产资源。

8、关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下面正确的是: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下面正确的是: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10、从经济增长的趋势看:土地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

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答:错误。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是指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不仅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产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

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

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答:正确。

没有技术进步,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

但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能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

四、简答题1、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

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3、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答: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的深刻变化;二是经济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程度提高等;三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如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变化。

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答: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的协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概括而言,包括下列重要内容。

第一,经济运行的稳定,同经济、政治和法律体制的改革和经济长期发展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

第二,经济结构间要相互协调。

第三,货币流量、财政流量、储蓄流量、投资流量、外贸流量、外资流量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应保证货币流量的均衡和稳定增长。

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协调。

第五,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政策同经济政策之间的互相协调。

5、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答:经济发展政策制订的原则主要有:(1)发展政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2)发展政策应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的要求。

(3)发展政策应和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专业化相互协调。

(4)发展政策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效果,而应从长期经济发展的效果入手设计发展政策。

6、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

答:集约型增长,指经济增长不主要以增加投入和非经济地扩大规模为主推动,而是以依靠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为主推动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空间聚集效应、调整结构、要素重新流动配置、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等等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则主要是以依靠增加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非经济地扩大规模等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如大量地投入资源和消耗资源,大量地使用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效益为零或者甚至为负。

五、论述题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

答: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曾有三种主要看法: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三,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由于对这三方面十分强调,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后来被称为“唯资本论”或“资本第一主义”、“唯工业化论”或“工业化第一主义”和“唯计划论”或“计划第一主义”。

第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有:1、结构主义的影响。

结构主义者认为,应当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

不应当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当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进行结构改革,有计划地对资本积累和工业建设作出安排。

2.反单一经济学传统的倾向。

3.自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的理论”,这些理论连同以此为根据的政策建议,可以适用于一切发展中国家。

4.内向发展战略倾向。

5.反新古典主义的基调。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1.对经济计划化的得与失重新评估。

2.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

他们在强调价格一市场机制的同时,又着重指出,他们并非主张政府必须接受自由放任的原则,而是主张政府应当培育、增进、加强和利用价格一市场机制,政府不要完全依赖全面的、细节的管理控制,而可以通过价格变动来执行政策,可以为发展生产、增加输出和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价格和收入刺激。

3.对农业的偏见受到了纠正。

4.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受到强调。

5.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兴起。

2、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

答: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罗默模式中,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经济增长。

罗默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式,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它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

罗默模式更有启发意义的一点是,它指出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知识在世界范围迅速积累,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穷国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直接引进新技术而节约了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间接增加了国内的资本积累。

这两方面的效应可以使穷国的经济发展更快,并在较短的时期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罗斯托认为起飞过程中,储蓄率应达到:10%。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提出者是:纳克斯。

3、资本来自于:储蓄。

4、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5、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有:政府投资、银行融资、资本市场、企业和个人直接投资四条渠道。

6、托达罗人口理论的最大特征是:预期在人口流动中占据重要的决定和影响地位。

7、人力资本是指: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8、学生在教育上的投资是投资在:人力资本。

9、从人口增长的阶段看,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

10、越穷的地方:因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低而生育人口多。

11、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是: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12、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人不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的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13、因为草地是公有的,牲畜是私有的,所以:每个家庭会尽可能多的养羊,让自己的羊更多地在公有的草地上吃草,草场会沙化14、原始森林、自然牧场、自然淡水:因为它们喜鹊,所以有价值,应当有价格,不应当免费使用15、不受控制的污染:是一种外部不经济,它增加社会成本16、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结构的选择:要大量引进适用的中间技术二、多项选择题l、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包括: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基础设施。

2、投资按投资主体划分划分,可区分的基本类型有:国家的投资、企业的投资、个人的投资。

3、就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而言,一般认为包括:收入水平及其所决定的生活条件、就业条件、自然环境差异、社会环境差异。

4、人口空间移动的层次包括:国际间的移动、国内地区间的移动、城乡之间的移动、进入近代社会以后,a、b、c形态的人口移动现象是同时并存的。

5、非公开失业的范围包括:伪装失业、隐蔽型失业、过早退休。

6、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和由此决定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差异;就业;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

7、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包括: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人口迁移;学校培训8、按使用效果来划分,可把技术分为:资本节约型技术;节约型技术;环保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9、按照占用资源的相对量来划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10、技术选择的标准主要有:高产出量标准;高积累率标准;技术进步关联作用标准;社会极限性生产标准11、同传统社会及其以前的环境问题相比较,现代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的突出特征有:“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一国或一地区一旦发生环境失衡问题必定迅速地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蔓延,从而使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的显著特征;当代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破坏作用及其结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得多,深刻得多;12、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主要有: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不足;市场发育程度的不足;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矛盾三、辨析题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技术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资本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技术的推动作用。

2、资本来自于消费。

资本来自于储蓄。

3、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相同。

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并不相同。

4、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生育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生养孩子的数量取决于生养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

6、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大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投资,作为投资,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活动。

这种生产性活动是提高人的能力的生产性活动。

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都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人通过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一种资本,因此可以说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

8、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是“伪装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其工资率。

这是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

9、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劳动节约型。

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资本节约型。

10、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此,也不应有价格。

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只要具有稀缺性,只要有人愿意购买,就具有价格,也就有了价值。

11、“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自然状态的或未加工过的资源可被输入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物质,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消费过程给人们以舒适而产生价值。

“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12、“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工业化之前,人们的经济活动也产生过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当时的环境问题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

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原生环境问题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开始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而生态环境问题则趋于严重化。

“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13、空间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方式,才是减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最好形式。

人口在地理上的分散居住,导致人口过快增长,进而又导致分散居住的人口生产和生活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而且治理的成本较高。

居民分散居住和生产获得能源方式的成本比较使树木和草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当人口集中城市化后,采集柴草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上升,获得现金收入的机会增加,相对于劳动收入对煤等能源的需求能力增强,对工业能源的用量增加,而对柴草等生态能源的消耗减少。

14、工业化与技术变革无关。

工业化始于18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为标志的,被成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点,就是以工具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由技术变革引起的。

四、简答题1、简述资本形成的三个阶段。

答:资本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储蓄,把生产的一部分节省下来不用于消费。

第二阶段:将储蓄集中起来,即通过金融和信用机构使零星储蓄汇集在一起。

第三阶段:投资本身,即由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厂商,用以购置机器设备、建设厂房等,以增加资本存量。

在完成这三个阶段后,储蓄才能真正形成资本,推动经济发展。

2、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

4、发展中国家怎样进行技术选择答:(1)一般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

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应该选择节约资本型的生产技术,即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

(2)发展中国家应该不遗余力地发展中间技术,因为这种技术有许多优点。

首先,中间技术富于人性和创造性。

其次,小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也很小。

第三,中间技术有助于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5、技术进步有哪几种类型答: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影响程度的不同,技术进步可分为三大类型: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和中性型。

6、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答: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矛盾;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不足;缺乏适宜技术;市场发育程度不足;制度安排的不足。

五、论述题1、试述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类型及就业战略选择。

答:失业可分为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

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失业,即劳动者没有工作,劳动力资源被闲置。

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还有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劳动者形式上没有失业,但劳动力资源被全部或部分闲置。

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统称为劳动力非充分利用。

发展经济学家爱德华兹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非充分利用归纳为5种形式:第一,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第三,虽然形式上没有失业,也不是就业不足,但是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隐蔽失业,指劳动者因找不到工作而选择非就业活动。

如有些人受过一定教育后本来想参加工作,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被迫继续上学;有些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无工作机会不得不回家做家庭妇女。

三是过早退休,为了给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而让一些尚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提前退休。

第五,非生产性的劳动者,由于缺少其他投入要素的配合,致使劳动效率低下,工资收入微薄。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选择近年来,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各国专家、学者针对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不少关于。

THE END
1.细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出来借的,总是要还的自二战结束以来,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政策”占据了事实上的统治地位,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乃至现在,凯恩斯主义对各国经济调控走向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而所谓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强调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这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于对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缓解由于经济https://zhuanlan.zhihu.com/p/631441836
2.政策利弊(精雅篇)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区别,由于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条件存在差别,因此对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利与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阶段,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094920.html
3.股票论坛/经济+报告/keywords本页聚合了与/经济+报告/keywords-政府应不应该干预经济的辩论相关的帖子和讨论交流内容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search-/%BE%AD%BC%C3+%B1%A8%B8%E6/keywords-%D5%FE%B8%AE%D3%A6%B2%BB%D3%A6%B8%C3%B8%C9%D4%A4%BE%AD%BC%C3%B5%C4%B1%E7%C2%DB.html
4.《第一本经济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全部23课)程晔的财新博客另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投资者有健全的经济学指导,他们可以超越同伴,尤其是在以政府的严重干预为特征的时代。例如,2000年代早期和中期,一些经济学家和投资顾问在还来得及“退出”前,发出房地产泡沫的警告,他们将其归功于经济周期理论的启示,我们将在第23课解释。https://chengye.blog.caixin.com/archives/54958
5.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经济思想利弊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经济思想利弊 【论文关键词】自由放任;国家干预;滞胀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都曾经采取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都 取得过成功也都出现过问题,实践证明单一的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 题,本文回顾了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证明https://doc.mbalib.com/view/d62e84d2c3964cc5c53befc992199d6c.html
6.摘抄管仲治齐有三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其一,通过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其二,他所提出的盐铁专营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其三,管仲治理下所形成的齐国经济制度,是中国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0300856/
7.政府经济学(山东大学)政府经济学(山东大学)ppt增加了公共生产、政府管制等内容。 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手段 ? 行政法律手段 ? 组织公共生产 ? 财政手段 政府经济学或财政学在经济学科体系 中的位置 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国际 经济 国家税收 国家预算 税务管理 财政政策学 西方财政学 课程简介 http://read.cucdc.com/cw/63552/217701.html
8.移民加拿大条件费用及流程申请加拿大移民指南→MAIGOO知识移民加拿大的利弊 好处 1、发达的经济环境 加拿大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也是一个以经济自由而闻名的国家。在加拿大开展业务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加上如此强劲且健康的经济,人们的新业务将有很多成功的机会。加拿大的就业市场与经济一样强大,加拿大的失业率低于世界其它许多地方。对于想要在加国加国就业和创业的境外人士,这是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0526.html
9.国际贸易与实务问答题6篇(全文)2批语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和历史的特点,认为各国对外贸易的政策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当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通过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利益的保证是持久的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7w2v0d5.html
10.第二节市抄济体制德国经济通论最新章节在线阅读稳定物价是首要的目标,因为它是市场经济适应过程有效运行的前提。国家职能主要在于制定并维持秩序。在有外部影响时可以采取国家干预,但必须因地制宜地权衡利弊。 在国家出现国际收支赤字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来加以调整:动用黄金和外汇储备,调整国内价格,调整汇率,直接控制与外汇交易有关的交易。 https://chuangshi.qq.com/read/22648499/7
11.浅析中国政府监督的利弊及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呼唤廉洁、高效、务实的政府。廉政建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政治任务,在廉政建设中,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督制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国政府监督的利弊是什么?如何深化我国政府监督的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督体系?本文 试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https://wap.qinfeng.gov.cn/info/1874/59599.htm
12.格式条款利弊分析格式条款利弊分析 一、格式条款的利 虽然格式条款对传统民事理论的冲击遭到法学家的指责,认为其无异于“契约杀手”,使反对格式条款存在的呼声自其产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格式条款不但没有在反对声中销声匿迹,反而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格式条款的存在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法学家们对https://www.66law.cn/topic2010/gstkzt/36632.shtml
13.郭小聪政府经济学知识点笔记课后答案.docx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和政策显得于事无补,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崛起。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广义的新自由主义包括新货币主义在内,狭义的新自由主义特指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和德国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不同学派的观点:新货币主义以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主张实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14/810505411500214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