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71号段成电信诈骗新标签用户看到“170/171”不敢接
诈骗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心理冒充政府发放专项补贴手法突出
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上周公布的诈骗警情数据显示,上上周涉及170号段的电信诈骗警情93起,其中冒充政府部门发放专项补贴、冒充老师称小孩受伤需要手术费等诈骗手法最为突出。而涉及171号段的电信诈骗警情87起,其中通过发送附带木马链接的短信进行诈骗的手法达到67%。
据中安在线报道,4月25日19时许,冯先生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你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下降,查看分数请点下面链接。”冯先生看了一下发送短信的号码,是一个171开头且归属地为合肥的号码。冯先生随手就点开了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没想到打不开。没过多久,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就发来一条提醒信息,称卡里的2000元被取走了。
据介绍,170/171号段的电信诈骗冒充政府部门发放专项补贴、冒充老师称小孩受伤需要手术费、信用卡提额、办理大额信用卡、新生儿补贴等诈骗方式都是利用了受害人贪图利益的心理。
官方整顿进行时170/171号段五月底前要完成实名补登记
其实,在4月7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司、信息通信管理局会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紧急约谈了三家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虚拟运营商)。要求三家企业立即对本公司实名制开展情况全面排查,认真进行整改。
虚拟运营商:整顿利好行业发展面临技术甄别难题
来自线上销售渠道的实名认证一样存在难度。尽管一些虚拟运营商线上启用实名登记系统,都要求填写用户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且上传本人的二代身份证正面、反面和手持身份证的半身照。但据IT时报报道,一些虚拟运营商用假的实名登记仍可顺利进入提交订单和支付环节。整个线上实名认证的环节中,主要依靠人工审核和快递身份证复印件,会出现较多不可控情况。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认为,应该加强认证的技术手段,比如视频人脸识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