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护山林,政府给补贴。本市自2010年起实施山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市、区财政每年为山区农民发放4.3亿元生态效益补贴。随着山区生态效益的显著增加,明年补贴金额将增长到7.5亿元。
市园林绿化局、市农委、市财政局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山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从明年起,对山区集体所有的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标准将从现行的每年每亩40元调整为70元。
补贴标准提高源于山区生态效益的显著增加。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处了解到,该政策实施5年来,本市山区森林覆盖率由50.97%提升到56.65%,林木绿化率由71.35%提高到77.22%。山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由4328亿元增加到5540亿元,占全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87.5%。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暴雨和洪水的能力日益增强。
按照政策规定,生态效益补贴有60%直接发放到各村集体生态林股东手中,另外40%由区林业部门统筹安排,用于山区生态公益林的林木抚育、资源保护和作业道路修建等服务设施建设。按此比例计算,补贴标准提高后,全市山区集体生态林股东直接获得的补贴收益将达4.5亿元。另外40%的资金政府将通过雇用当地劳动力,开展森林经营项目,以工资形式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大伙儿都盼着涨呢!”昌平流村镇北照台村党支部副书记贺秀英告诉记者。北照台是四面环山的纯山区村,全村山区生态公益林总计6710亩,2009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里诞生了300多名集体生态林股东。这几年政府发放山区生态效益补贴,每位股东按照持股数量不同每年获得的补贴金额从580元到780元不等。如果一家按3名股东计算,平均每户能拿到近2000元。
明年补贴标准提高后,北照台村全体集体生态林股东获得的直接收益将从现在的16万元增加到28万元。“山里没什么像样的产业,种点儿果树也是靠天吃饭。现在,全村130多名劳动力有三分之一都干着生态林管护,大伙儿都盼着把林子保护好了,给咱山里人带来更多的收益。”贺秀英说。
新补贴标准从明年起正式实行。新增补贴资金由市、区财政按8:2的比例分担。据初步测算,现有山区120余万农民通过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直接人均收益将达440元。(记者王海燕)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