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选编提高产业扶持资金效益的政策建议

为了解产业扶持政策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进照明电器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以下简称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特选取了两大产业中的代表企业,对产业政策扶持资金执行情况,开展了绩效评价。并围绕评价情况,就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在政策扶持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如何发挥资金效益等方面,从政策安排层面上进行了思考探讨。

一、产业扶持资金政策背景及基本情况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两大产业抢抓机遇、集群发展,快速发展,打响产业区域品牌和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某地政府出台了加快、提升两大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立两大产业专项扶持发展资金,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资金,鼓励扶持两大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对于两大产业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拓市场,引进人才,通过行业标准认证以及外地知名企业进入本地等行为给予财政奖励补助。

某地照明电器产业主要产品为节能灯,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产品为汽车塑料、机械配件,两大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该地五个区域,产业地域集聚表现明显。

政策实施一年后,两大产业政策共计兑现专项奖励资金708万元,涉及企业32家。照明电器产业兑现专项奖励资金252万元,涉及企业15家。其中:奖励生产性投入188万元,涉及企业6家;奖励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5万元,涉及企业10家;奖励鼓励开拓国内市场39万元,涉及企业9家;有3家企业同获3项奖励,4家企业同获2项奖励。汽车零部件产业兑现专项奖励资金456万元,涉及企业17家,其中:奖励生产性投入376万元,涉及企业12家;奖励通过TS16949行业标准认证80万元,涉及企业8家;有3家企业同获2项奖励。

二、产业扶持资金政策实施总体绩效

两大产业奖励补助政策的制定实施,对提升两大产业层次,促进技术创新与品牌培育,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加快产业区域化发展作用明显。具体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促进产业发展。两大产业政策实施的当年,某地两大产业发展迅速。区域范围内已有各类照明电器生产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实现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35%。汽车零部件产业全年实现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32%。照明电器奖励企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3.3亿元,其中设备投资0.61亿元;汽车零部件奖励企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2.42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15亿元。两大产业投入产出增长,发展持续有力。

(二)扩大产业影响。通过鼓励企业召开产业高峰论坛和全国性招商会,邀请各级领导、行业专家及各地经销商、客户参加活动,提升了该地区产业龙头企业的形象地位,而且通过宣传推介,扩大了该地区照明电器产业的社会影响,促进地区产业良性发展,对于该地区打造中国光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产业体系。鼓励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规范,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企业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某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依据TS16949技术规范或其它质量体系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取得认证,形成拳头产品,成为汽车主机厂配套的稳定供应方。

(四)提高竞争实力。奖励补助资金共资助了11家企业的106件专利。企业把政府专利奖励资金用于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增强科技人员荣誉感,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政府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本地产业差异化发展,提升了产业层次和竞争实力。

三、影响产业发展及政策绩效的存在问题

(二)奖励范围不够全面,政策作用有待拓展。《若干意见》政策鼓励照明电器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没有涵盖国际市场,单个政策的范围表现出局限性。政策实际兑现时,有7家企业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香港等国(境)外参展,也比照《若干意见》进行兑现,虽然在审核上报时对兑现范围情况作了详细说明,但反应出政策本身对兑现范围界定不够明确。两大产业奖励补助政策共有7项,年度兑现了4项,兑现资金708万元,占1000万元专项资金的71%,获得奖励补助企业不到行业企业的20%,奖励补助资金尚有兑现空间,引导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投向结构不尽合理,资金绩效有待提升。从龙头代表企业情况来看,二家照明电器企业(A和B)和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共获得奖励补助资金242万元,占两大产业政策兑现资金总额的34%,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企业名称

本政策奖励补助金额(万元)

2008年企业获得各种奖励补助总额(万元)

2008年企业利润总额

(万元)

本政策奖励补助额占奖励补助总额比例(%)

本政策奖励补助额占利润总额比例(%)

照明电器A企业

55

2447

13759

2

0.4

照明电器B企业

100

1364

10466

7

1.0

汽车零部件企业

87

231

8329

38

平均

81

1347

10851

6

0.7

三家龙头代表企业长期享受政策扶持,企业规模逐渐壮大,实力不断增强。三家企业享受到的本政策奖励补助资金,平均不到企业获得的各种奖励补助资金总额的6%,平均只占企业利润总额的0.7%。本政策奖励补助资金力度相对企业规模来说已经微不足道,奖励补助资金的边际效应递减,激励作用弱化。但三家企业占用了政策资金资源的三分之一,影响了对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奖励补助资金投向结构不尽合理,资金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提高产业扶持资金效益的政策建议

(二)进一步明确落实政策。建议加强政策规划,进一步明确或拓展政策范围。对《若干意见》中范围不够明确或全面的方面,要制订补充意见,给予明确或调整,以利于政策的规范执行。要继续做好对产业企业的政策宣传引导工作。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引导企业加快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发展生产;加快建立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整合产业资源、实现互补发展;全面推行落实政策,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尽量兑现奖励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在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基础上,再充实完善《若干意见》政策:一要在鼓励照明电器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标,两大产业金融扶持财政贴息等方面,再明确一些实质性的奖励补助办法,扩大政策引导范围;二要对两大产业个私企业的发展,在原有鼓励个私企业发展的政策基础上,加大对两大产业的倾斜,研究落实具体措施,促进两大产业发展壮大;三要对于推动两大产业企业制定行业标准,鼓励上市融资、创建知名品牌、建设重点实验室等,其他政策已经明确鼓励措施的,《若干意见》中要有追加政策或按照有关政策执行的衔接说明。

(四)进一步提升资金绩效。建议研究制订地区两大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丰富激励引导手段,调整政策资金投向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促进两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两大产业中龙头企业的扶持,要减少奖励补助这样不敏感手段的运用,着重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更高、更好的平台,更多采用文化引领、荣誉激励、环境支持等手段,促进企业软硬实力的提升,引导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政策奖励补助资金要转向:改善两大产业发展基础环境,加大对资金需求迫切、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和个私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充分发挥有限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

THE END
1.企业可以领的国家补贴资金惠企政策福利项目许多中小企业对政府提供的补助政策并不了解,甚至没有主动去探索这些资源,据估计,这一比例高达40%。企业对政策的认识不足以及政府信息传播渠道的复杂性,成为企业享受政府补贴政策的主要障碍。 国家为企业提供的财政支持项目包括: 就业支持:企业在招聘来自特定群体的员工时,如果与他们签订至少一年的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员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V2R07B05568TKT.html
2.瞪羚企业的扶持政策(一)资金扶持瞪羚来自凯文知产15315111163瞪羚企业的扶持政策(一)资金扶持。瞪羚企业可一次性获得50万元—500万元的科技引导免息周转资金支持。(二)项目资金支持。优先获得向国家、省、市申报项目资金支持推荐。(三)融资支持。瞪羚企业可获得“株https://weibo.com/3220776082/P2xh4aClQ
3.专项资金扶持民营经济政策汇编(2)势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政策内容:我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培育、支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 政策依据: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科技型https://lfq.gov.cn/index.php/home/Newsdetails/DispalyNewsZq/id/3392
4.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精选8篇)产业扶持政策 1、产业帮扶 (1)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给予1500-2000元/人产业帮扶资金。具体由县定。 (2)扶贫经济组织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参与精准扶贫的,可根据项目采取的帮扶模式、帮扶贫困人口数量、增收效益幅度以及贫困农户对企业的依存度等要素,享受一定的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具体支持额度见湘扶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0r3qbi1.html
5.申请政府扶持资金15篇(全文)基础性风险涉及的是单个企业的政策风险,强调针对某受助企业,政府与企业不当的互动导致创新扶持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 1) 关系型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 首先,政府与企业的机会主义。对政府而言,表现为相关部门的权力人员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采取对创新扶持有损害的行为; 对企业而言,孙亚[8]认为政府无偿资金资助企业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g9r8reg.html
6.市区产业扶持配套政策三、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1、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在本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会计信息准确完整,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2).申报项目总投资规模不超过2000万元。 3).申报项目须在建设期内,建设周期不超过2年。 4).申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项目立项、资金、规https://dxkjy.sues.edu.cn/0a/d1/c14204a133841/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