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4〕148号)(简称《通知》)正式发布啦。
一、“三新一强”指的是什么?
(一)“三新”
1.打造新动能
从人才、组织机构、设备条件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团队。
2.攻坚新技术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3.开发新产品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二)“一强”
1.提升协作配套能力
围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强链补链。
二、申报的好处是什么?
1.中央预算内奖补资金
每家企业可获得最高60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奖补资金,连续支持三年,实际获得情况根据绩效完成情况而定。
2.带动自身投资建设
项目要求企业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支持处于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围绕“三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夯实企业立身之本;围绕“一强”提升协作配套能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支撑。
三、谁有资格申报?
(一)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
(二)未公开发行股票
(三)未在上一轮支持政策中获得支持
上述3项要求缺一不可。
四、申报重点是什么?
(一)符合重点领域要求
1.聚焦重点产业链
见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布的重点产业链名单
2.工业“六基”
是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以及产业技术基础。
具体见《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版)》
3.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体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4.未来产业领域
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6大前瞻部署新赛道。
(1)未来制造
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2)未来信息
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
(3)未来材料
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4)未来能源
(5)未来空间
聚焦空天、深海、深地等领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临空无人系统、先进高效航空器等高端装备,加快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设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等研制及创新应用,推动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地探测与作业等领域装备研制。
(6)未来健康
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推动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新型医疗服务,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
(二)提出“三新一强”推进计划
且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元
五、申报流程怎么样?
申报材料准备→逐级提交至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严格落实申报审核责任→按要求遴选推荐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将《实施方案》按程序联合上报两部门。
七、申报材料编制要点是什么?
(一)企业需要填写申报表(2000字)
(二)《“三新”“一强”推进计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
1.包括:
(1)背景和必要性
(2)拟开展的主要内容、标志性成果和作用意义
(3)可行性分析
(4)投资情况、年度安排和绩效目标
(2)分年度实施推进计划的安排和绩效目标,分年度绩效目标应可量化可考核应包含所有标志性成果。
(3)投资可查,成果可验,金额不能低于2000万,更多信息必须结合地方主管部门的工作方案。
八、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是什么?
(一)支持小巨人企业数量多少?
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首批2024年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2025-2026年预计支持2000多家。
(二)如何奖励企业?
实施期初每家企业拨付50%,实施期末根据绩效评价情况拨付剩余资金。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未达2000万元的企业,收回资金;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不再安排剩余资金。
奖补资金总额的95%以上直接拨付到重点“小巨人”企业,由企业围绕“三新”、“一强”目标任务自主安排使用;不超过奖补资金总额的5%将重点用于对“小巨人”企业培育赋能,包括向“小巨人”企业提供管理诊断、人才培训、质量诊断等培育赋能服务。
政策原文: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财建〔2024〕1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称两部门)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赋能,发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称“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更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2024—2026年,聚焦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以下称重点领域),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以后年度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
二、支持内容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深化上下联动、央地协同,增强政策实效性、培育系统性和服务精准性,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补链强链作用,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中央财政资金将支持重点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下称“三新”)、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以下称“一强”),同时支持地方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赋能:
一是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三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夯实企业立身之本。即打造新动能,从人才、组织机构、设备条件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团队;攻坚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二是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一强”提升协作配套能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支撑。即围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加大产业化投入,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支持地方探索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赋能,不断夯实服务体系。即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推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精准有效的培育赋能举措,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地方重点向“小巨人”企业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诊断、人才培训、质量诊断等培育赋能服务,助力企业形成诊断评估、对标对表、改进提升的持续跃迁。鼓励地方立足产业特点,兼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设以技术支持、成果转化、资金对接、企业孵化、产业融通等为主要功能的专精特新赋能体系。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申报。两部门将根据各省份(含兵团,下同)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小巨人”企业数量,结合各省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绩效情况,并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基础差异,统筹分配拟支持“小巨人”企业名额。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聚焦重点领域,组织企业申报。申请企业须为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且未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须提出“三新”、“一强”推进计划(以下称推进计划)。推进计划可覆盖“三新”、“一强”单个或多个方面,须分别提出绩效目标,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万元。
(二)遴选推荐企业。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考虑企业条件及推进计划,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统一遴选标准,遴选确定推荐支持的“小巨人”企业。对在上一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财建〔2021〕2号文)中已获得支持的“小巨人”企业不再重复支持。
(四)确定支持对象并批复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对各省份《实施方案》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推荐支持的“小巨人”企业是否符合支持条件(包括是否为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是否在上一轮支持政策中获得支持、是否已公开发行股票、是否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等),推进计划是否符合“三新”、“一强”(包括是否聚焦“三新”、“一强”,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清晰具体,是否具有强链补链稳链作用等),并对实施方案有关内容提出审核意见。剔除审核不通过的“小巨人”企业后,将按程序向社会公示,确定中央财政奖补支持的“小巨人”企业名单。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审核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送至两部门备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予以批复。
(五)实施推进。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两部门批复的《实施方案》,制定实施管理办法,组织推进实施。获得支持的“小巨人”企业,需围绕提出的“三新”、“一强”推进计划,用好奖补资金,扎实推进;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按照要求,具体负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赋能。企业提出的推进计划原则上不能调整,受经营环境变化确需调整的,需报经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且调整后的推进计划投资额、绩效目标等不得降低。
(六)绩效评价。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企业推进计划完成情况、投资情况、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等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评价,明确绩效评价等次,以及继续支持的“小巨人”企业(仍通过可量化可考核的统一标准择优确定),评价结果与后续奖补资金安排挂钩。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将年度绩效评价有关情况报两部门,两部门组织抽查检查。对于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由有关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落实整改。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实施期结束后组织绩效评价,财政部按照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财政奖补资金清算。
四、资金安排
(一)奖补标准。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拟沿用此前奖补标准,即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每家企业合计600万元测算对地方的奖补数额。
(二)资金分配。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审核通过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按奖补标准提出资金安排建议。财政部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金安排建议或绩效评价结果,按程序安排奖补资金,切块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每批次奖补资金分两次下达,实施期初下达50%,实施期末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剩余资金。其中,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未达2000万元的企业,收回资金;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不再安排剩余资金。
五、其他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严格落实申报审核责任。企业应如实、自主申报,并提供有关佐证材料,不得借助第三方机构申请。地方应采取措施,防范不良中介机构围绕申报企业谋取不当利益。两部门将加强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跟踪监测,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
(二)加强资金管理。奖补资金管理适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21〕148号)。省级财政部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加强有关奖补资金管理,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管理和使用奖补资金,不得自行分配,不得用于平衡本级财政预算。对检查考核发现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六、2024年第一批工作要求
请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要求遴选推荐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编制《XX省份第X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作实施方案》,于7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按程序联合上报两部门(加盖公章纸质版和扫描PDF电子版各一式两份)。
附件:XX省份第X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模板).pdf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年6月14日
2024年6月18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俗称“重点小巨人”),为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政策内容、把握申报要点、做好申报筹划工作,基于公开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如下:
一、工作目标: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
二、扶持周期与数量:2024年—2026年,每年一批共计三年三批;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以后年度根据情况进一步扩大范围。划重点:1000“多”家。
三、支持领域: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从领域看基本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一致。划重点: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方向,更具引导性。
四、重点支持:
1、三新: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1)打造新动能:从人才、组织机构、设备条件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团队;
(2)攻坚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3)开发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2、一强: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围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加大产业化投入,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五、关于申报
1、申报主体: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且未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已获得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不再重复支持。
2、申报要求:
(1)除了满足小巨人本身该有的条件外,还需要满足地方的实施方案要求(具体以各地方实施方案为准);
(2)增加提出“三新”“一强”推进计划。推进计划可覆盖“三新”“一强”单个或多个方面,涉及多个须分别提出绩效目标。计划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万元(三新侧重研发,一强可有产业化投入)。计划考核期:3年(2024年—2026年)。划重点:三新、一强投资2000万是核心。
3、企业申报要点:
企业需要填写申报表(和小巨人类似,参照实施方案附件3信息表);重点是要撰写一份万余字的《“三新”“一强”推进计划》,内容包括:(1)背景和必要性(2)拟开展的主要内容、标志性成果和作用意义(3)可行性分析(4)投资情况、年度安排和绩效目标(需注意的是每个章节不超过3000字,四个章节总字数不超过12000字)等四个方面。划重点:投资推进计划是本次重点小巨人申报的核心,需要企业特别注意并做好筹划准备工作。
4、申报期限:
5、组织流程:两部门统筹分配各地方名额——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遴选标准并组织遴选确定推荐名单——编报方案按程序将实施方案联合上报两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审核,确定支持对象并批复实施方案。划重点:分配名额,双重审核。
七、资金安排和使用:
1、资金总盘分析:根据扶持资金及批次和数量计算,预计重点小巨人专项总扶持资金在200亿元左右。
2、2024年支持数量:1000多家;需注意的是:两部门根据各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小巨人”企业数量,结合各省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绩效情况,并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基础差异,统筹分配拟支持“小巨人”企业名额;划重点:各省名额有限,申报竞争激烈,需提前筹划。
3、资金分配:两部门按程序安排奖补资金,切块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划重点:95%以上拨付到“小巨人”企业,不超过5%,省级用于对“小巨人”企业培育赋能;
4、补贴额度: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合计600万元奖补数额,由企业围绕“三新”“一强”目标任务自主安排合规使用。
八、资金下达:
每批次奖补资金分两次下达,实施期初下达50%,实施期末下达剩余资金。划重点:计划投资总额未达2000万元,收回资金;计划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标任务,不再安排剩余资金。需特别注意的是企业提出的推进计划原则上不能调整,确需调整的需报经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且调整后的推进计划投资额、绩效目标不得降低。
九、绩效评价:
省级每年4月30日前将年度绩效评价有关情况报两部门,两部门组织抽查检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财政奖补资金清算。
十、其他注意事项:
1、企业应如实、自主申报,并提供有关佐证材料,不得借助第三方机构申请。地方应采取措施,防范不良中介机构围绕申报企业谋取不当利益。合规机构,正当咨询、培育、服务合规收费没有问题。
2、打击骗补对检查考核发现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从整个政策文件分析来看,相较于之前更加注重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核心是通过中央资金引导和带动企业加快创新投资,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