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编:杜兴强、李增泉、龙小宁、夏立军、辛清泉
创办日期:2008年
刊期:季刊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联系人:杨颖瑜
投稿信箱:cas@xmu.edu.cn
邮编:361005
引言
企业政府补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本文发现,1992年以前,政府针对企业的补贴主要以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两种形式存在(李扬1990)。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企业政府补贴主要服务于中央产业政策引导下的创新扶持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或扶持奖励当地企业(王凤翔和陈柳钦2006,Chenetal.2017,步丹璐等2018)。具体来说,从企业政府补贴的历史沿革来看,主要表现出三个趋势:①补贴背景:价格机制从“直接干预”到“市场定价”;②补贴方式:政策导向从“输血式”到“造血式”;③补贴范围:涉及企业从“特权型”到“普惠型”。从企业政府补贴的现阶段特征来看,仍然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衡、产权性质分布不均衡、信息披露不充分四个特点。
企业政府补贴的研究现状
在政府补贴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现有文献从政府/官员和企业两个角度,讨论政府补贴发放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现有研究认为,政府会出于“扶持之手”(helpinghand)(鄢波和王华2018)或“掠夺之手”(grabbinghand)(潘红波和余明桂2011)的动机,影响企业政府补贴分配过程。政府补贴在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即财务特征和非财务特征。具体来说,财务特征主要是公司规模(王文甫等2014)、营利能力(耿强和胡睿昕2013)等;非财务特征主要包括企业的政治联系(潘越等2009,余明桂等2010,戴亦一等2014)、产权性质(许罡等2012)、年龄(赵玉林和谷军健2018)、所处行业和地区(步丹璐和郁智2012)等。
在对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现有研究进一步引入地区市场环境(余明桂等2010,孔东民等2013,张天舒等2014)、行业竞争环境(孔东民等2013)、财政分权(黄志雄和赵晓亮2015)等外部环境因素,以讨论这些因素在政府、官员或者企业影响政府补贴行为的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编辑部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