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但要熟悉的掌握财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各种税目金额都需要去计算的。今天我们就从“政府财政补助和财政拨款的区别(政府补助类别的判断及会计处理)”这方面着手好好说一说有关计算的知识点。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进来查阅。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的区别
一、资金本质形式不同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在我国传统的预算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下,该资金也称为经费,收到的该笔资金称为拨入经费.
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和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补助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若是指定用于专项用途并须单独报账,则称为拨入的事业经费,即拨入专款,不能作为上级补助收入.
二、资金管理方式不同
1、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但是,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非财政补助收入部分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2、财政补助收入只能用于安排事业支出,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含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应用于安排事业支出,另有规定的除外.专项资金安排的支出项目,应作详细说明.
3、事业单位需用非财政补助收入(包括预算外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的应按程序立项报批.对收入预算,应明确核定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含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等各项收入指标.
4、预算外资金收入,应按照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使用的要求,与财政补助收入一并核定,统一下达.其数额应结合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事业单位纳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及按规定实行结余上缴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数额确定.
5、财政补助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应首先用于工资等人员支出以及必不可少的业务和设备购置开支.必须指定支出用途的,财政部门在核批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时,应予以明确.对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应核定其上缴上级支出数额.
6、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各项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财政补助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有指定用途的,应按规定的支出项目开支.
7、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不予调整.但因为上级下达的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同学们看完“政府财政补助和财政拨款的区别(政府补助类别的判断及会计处理)”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呀如果对“政府财政补助和财政拨款的区别(政府补助类别的判断及会计处理)”问题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向我们的在线老师进行进行咨询,如果想要了解财税其他方面知识的同学,可以加入群聊,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探讨,还有不定时干货福利发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