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组成,缴费档次实行个人自主选择的原则,但引导城乡居民选择高档次标准缴费,个人选定的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标准就越高,以山西省为例,共设置200元、3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0个档次,对应的补贴标准分别为35元、40元、60元、80元、100元、140元、180元、220元、260元、300元。个人缴费和政府都补贴都计入个人账户,最终成为农民个人的私有资产。这是多缴费的一大利好。
第二,基本养老金待遇好
农民按照200元的最低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5元,15年个人账户本金3525元,粗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3525139≈25.4元。农民按照5000元的最高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0元,15年个人账户本金79500元,粗略计算,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79500139≈571.9元。
养老金多缴多得,只有年轻时多缴费,将来才能得到高回报。
第三,社保账户利率高
第四,缴费档次可灵活调整
本年度的缴费档次一旦确定后不能再更改,但下一年度缴费档次可根据经济情况灵活调整。比如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打零工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可以按照最高档次缴费,如果下一年家庭有重大开支、手头资金不足,可以暂时按照最低档次缴费。在恰当年份选择最高档次,既不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也能为将来的老年生活未雨绸缪。
第五,基本养老金终身领取
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领完个人账户的资金就会停止发放,但基本养老金可以终身领取,个人账户资金消耗殆尽后,养老金将继续由国家财政划拨,按照最高档次缴纳养老保险,意味着你可以始终按照高水平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六,余额可以全部退还
第七,减轻社会啃老风气
农村重男轻女和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农民不愿意提高缴费档次,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没钱,而是把大部分资金用来补贴儿子、儿媳,寄希望于儿子、儿媳将来给自己养老,这么做既会增加孩子的啃老风气,将来的老年生活也无异于裸奔,没有任何保障。其实真正聪明的人都会为自己提前规划,按照最高档次参保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