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0"v-text="'原作:'+postInfo.postMetas.postOriginal">
案例名称
基于“我的南京”APP的信用金产品精准营销
案例简介
该项目以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运用政府共享数据、市民个人信息,结合征信报告、行内数据进行联合建模,打造“数据化、模型化、自动化、便捷化”为标签的纯线上数字信用卡产品,实现客户在智能移动终端快速申请、支用、还款等全流程线上操作。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徽商银行基于“我的南京”APP强大的用户流量和海量的政务数据优势,开展信用金产品发卡精准营销。
此项目主要涉及的系统为我的南京APP、信用卡审批系统、信用卡决策引擎平台、信用卡外部数据平台、信用卡核心系统。“我的南京”APP为客户提供产品申请入口,该平台提供客户引流并推送政务数据,模型体系主要基于政务大数据和银行大数据打造准入、反欺诈、定价、授信四大模型。模型体系运行于信用卡决策引擎平台,是该业务运行的决策中枢。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为:
(1)联合建模。基于政务平台公积金、社保、房产、车产等政务大数据,结合徽商银行可获取的人行征信报告、学信网、行内数据等建立量化风控模型,实施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险管理。
(2)精准推送。信用金客群是针对公积金市民,精准捕捉信用金目标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我的南京APP平台是服务南京市居民的公共平台,信用金产品依托该平台为属地居民提供短期资金需求,最大程度的惠及广大客户。
为了便于推广,制作我的南京信用金申请流程图(如下图)。
项目效果评估
该项目上线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精耕细作,成为南京分行发展信用金产品的重要支撑力,为后续开辟新的跨界营销合作渠道奠定良好基础。截至2022年3月31日,通过“我的南京”APP申请信用金的客户达2.5万人,总授信金额为35亿元,户均授信21万元,交易笔数4.6万笔,累计投放金额为40亿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该渠道信用金产品当前余额为10.8亿元,占南京分行信用金52%,占全行信用金产品17%。该渠道产品风险管控较好,不良率仅为0.2%,低于线下渠道,且远低于全行信用卡不良率的2.45%。该渠道为线上申请渠道,响应“非接触式金融”服务要求,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的金融服务。
跨平台合作是徽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突破现有发展困境的有效手段,基于“我的南京”APP平台的信用金精准营销项目是首次同政务平台合作,该项目成功实施为信用卡业务发展提供新的突破口,当前信用卡中心正在积极推动同各地市政务中心合作,如马鞍山市民卡中心、成都天府市民云APP、皖事通等,以实现政务数据应用、政务平台引流等作用,为属地居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该项目目前已获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2021年金融数字化营销创新大赛跨界营销类银奖,以及第二届城商行数字金融与支付创新优秀案例“营销获客优秀案例奖”。
项目牵头人
宋捷徽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团队经理
项目团队成员
宋捷、许一诺、王方春、陈端、光艳
以上信息我们将会严格保密,报名结果以官方通知为准。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0postInfo.postAuthor.authorDes:'TA还没写个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