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名称:万家祥云智慧社区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四、案例简介
(一)背景目的
智慧社区建设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建设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区域社会进步,使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智慧社区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增长迅速,而且已经渗透到各个维度,使智慧社区的海量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数据资产,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海量的数据在不同维度,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存在,在数据应用中形成了巨大挑战,整合数据资源,统一数据格式成为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智慧社区具有明显的数据特征。一方面,智慧社区建设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另一方面,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从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到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都离不开对于社区各种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
大数据应用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整合社区的地理信息和人口数据、社区周边企业法人信息数据,结合线下、物联网和互联网配合采集的信息数据录入方式,在智慧社区平台上建立一个实时数据库。
二、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智慧社区大数据库,建立政府、社会、小区居民的数据渠道,实现需求数据的分析应用。
三、利用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建立地区安防数据应用,为地区警务提供海量精准的数据支撑。
四、通过社区居民消费服务的分析,打造地区性的社区生活圈,指导地区经济发展。
(二)主要做法
1.技术方案
万家祥云整体技术架构以2021年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为蓝图,整合实际智慧社区实施中用户需求,形成整体的技术架构。
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基础信息数据、第三方数据、业务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针对社区层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而精准的分析数据源可能来着各个机构或平台,包含人口信息、房屋信息、车辆信息、家庭消费习惯、家庭消费能力、消费规律、用户收入、用户通勤方式、社区热力图、社区流动人口、职业等数据,通过平台的实名信息关联,可应用到更多垂直且专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同时可根据区域数据对比,在地域上进行行业发展分析。
1.1数据采集
基于“万家祥云智慧社区平台”的实际应用,可实现平台用户的基础数据获取,涵盖人、车、房等基础数据。在社区硬件层面可获得人脸等数据,及第三方的数据资源。
1.2数据清洗
以“万家祥云智慧社区平台”为数据底座,以人员身份信息作为数据ID主要特征码。通过特征码进行多平台数据的关联,实现以人员基础信息的数据横向拓展,同时对脏数据进行筛选,形成可用的数据标准。
1.3数据分析
基于社区安防、社区管理、社区发展需求,对不同维度数据进行实时、定时的数据分析工作。
1.4数据应用
基于数字孪生、BI展示平台对数据进行汇总,可按照需求方进行权限的划分,充分保证数据应用的安全性。
2.实施方案
“万家祥云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中的软件平台,均提供云部署服务,无需用户单独采购服务器。整体核心基础业务采用“SaaS部署”,保证核心基础业务可以共同迭代,在产品化标准上共同享受最新服务。
各项目业务采用“私有化部署”,保证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定制化解决。涉及“地区级”管理分析需求,各平台采用“末端运算”,各自产出“自有数据”,最终在上层形成汇总数据。
(三)特色亮点
在社区安防及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人员与人脸无法结合的问题,通过自有解决方案的全面覆盖,实现了数据的贯通,在居民应用平台生产人员基础数据,在硬件应用平台生产人脸图像数据。通过该数据的关联,真正做到了硬件设备可以对“人”的认证。
1.感知迁出
2.流动人员发现
3.出入预测
4.特定人群检索
对特定人群种类进行检索分析,例如统计所有凌晨2-3点出入社区的青年男性人群,或统计所有近3周内出入小镇、道路、园区或楼宇的女性儿童,已实现对特定人群的分析管理。
5.社区基础数据
(四)应用成效
1.优政
解决了政府在社区管理工作的短板,打通数据孤岛,连通内部、外部资源,形成贴近居民真实数据的管控平台。推动社会资源数字化进程,建立居民触手可及、惠及全民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敏捷、主动、精准的服务。
2.惠民
(五)其他事宜
在外部的数据对接中,建设一套自定义、可视化的对接程序,通过该平台的“零代码”操作,实现外部数据的快速接入。逐渐完善数据内容,建立社区专属数据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