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HO!有货:大数据下的智慧电商_数据分析师
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倡议》,宣布启动对大数据的研发计划,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将新投入超过2亿美金推动大数据提取、存储、分析、发现等领域技术与工具的发展。大数据在一个国家层面被人们所知道,并且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去年12月,亚马逊获得了一项名为“预测式发货”的新专利,可以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在他们还没有下单购物前,提前发出包裹。“亚马逊似乎在充分利用他们庞大的数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分析师苏查里塔·穆尔普鲁(SucharitaMulpuru)说,“根据他们对用户的种种了解,他们便可依据多种因素来预测需求。”
没错,这就是大数据的贡献。如今,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在其领域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也可以说,大数据的存在,让电商变得更加智慧。《互联网周刊》记者与中酒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泽旭,YOHO!有货总裁钮丛笑进行了互动,深入了解电商与大数据背后的故事。
大数据让消费更加个性化
与此同时,大数据也让电商更具个性化。钮丛笑说道:“大数据的本质,从营销层面理解是实现产品的一对一营销,这也是营销的最高境界——专门为一个人定制的产品。此前,我们是一个产品对应一类人,千人千面,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将是一个产品只对应一个人。”他举了一个例子,在营销过程中,电商企业经常纠结一个事情,例如北方已经到了冬季,南方还在穿着短袖,那么网站页面到底该推什么商品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一边出现冬季页面,一边出现夏季页面。“大数据的核心本质最终就是要解决一对一营销,纯研究数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王泽旭则谈到,电商网站每日都会收集大量的数据,由于有了大数据的协助,让中酒的线下经营业更具有特点,例如在门店商品的选择上,酒品有2000多个种类,门店是无法放下的,经过大数据的分析,每个门店的商品陈列、陈列主次、销售结构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经营方式大大提高了商品的转化率。另外,根据网络销售得出的区域用户行为节奏分布,对店面的选址也有帮助,可以知道选址周围人们的喜好分布,得出的促销侧重点也不同。
大数据让营销更精准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大数据的存在则让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有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钮丛笑谈到,不管什么行业,都会有一个标签,都需要精细化整理自己顾客的属性标签以及商品属性标签,而且在大数据到来之后,这些标签必须能够细化到单个顾客和单个商品。
钮丛笑提到了一个词:计划经济。他谈到,有货上面的销售量都是计划好的,虽然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好,但是为了避免销量溢出过度浪费,就可以进行宏观调控。而在大数据帮助下的数据调控也变得更有依据。
去年7月底,有货在上海举办了YO'HOOD潮流新品C2B预售会。新品预售会仅两天,线上线下预购金额就超过了2000万元。“不仅对上新有极高要求的潮流电商需要避免库存风险而尝试C2B模式,其他定位于大众平台的电商有更加迫切的供应链变革要求。”钮丛笑表示,“根据消费者的预购情况,按需生产、限量发布,可以让品牌商直接与消费需求对接,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库存周转;另一方面,可以预先抢占下一季度的市场。”
C2B模式虽然能够很好的将需求与企业的供应有机的结合起来,极大的节约成本,但若无数据支持,将造成供应链的极大供给短缺,大数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体验是用户忠诚度保持的关键
在众多电商快速崛起的今天,如何保持用户黏性,增加重复购买率成为了关键。
“我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用打价格战的方式拉拢客户,这样的客户可能会购买一次商品,但是未必会买第二次。”钮丛笑明确表示不会盲目跟风低价,“对于分众电商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要卖什么,而是知道不能卖什么。”比如有货虽然出售阿迪达斯品牌商品,但仅限于个别潮流产品线。这就是大数据告诉了企业,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应该做什么样的决策,大数据也让电商更具智慧。
目前,大数据在国内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随着大数据技术以及人才的不断发展,人们也会对其更加重视。大数据不仅仅为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提供决策方向和指导,未来,成熟之后的大数据还将让各行各业变得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