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洗衣液市场规模;竞争结构;市场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洗衣液是一种液体洗涤剂,属于洗涤用品中的“合成洗涤剂”。国际表面活性剂委员会(CID)对洗涤用品的定义是:专门拟定的配方配制的产品,配方的目的在于提高去污性能,包括必要组分(表面活性剂)和辅助组分(助剂、泡沫促进剂、填料及配料)。作为织物用液体洗涤剂,能在水中更快的溶解,相对于洗衣粉,碱性较低,性能较温和,不会损伤衣物,花色品种多,使用更方便。
2、产业链剖析:上游是洗衣液行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随着消费升级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实现了从洗衣粉到洗衣液的转变,洗衣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用户增多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从具体生产到消费使用的过程来看,主要分为化工原材料生产、调配包装和售卖三个阶段,这也是洗衣液行业的上、中、下游三个阶段。
上游环节: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洗衣液作为日常化工产品,对原材料供应依赖度大,其化学材料成分,包括各种表面活性剂,以及整合剂、防腐剂、酶制剂等各种辅助用料,都需要依靠上游的生产供应。
中游环节:主要通过上游化工原料制成品进口,然后进行配比合成,加入香精、色素等调料进行专业生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秘方”,也是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中游企业也可以自身研发、生产表面活性剂等化工材料,生产出的洗衣液最后进行包装成品,输入到下游市场。
下游环节:洗衣液厂商一般和商场、超市连锁店等销售平台达成合作协议,超市进货再出售给最终消费者,包括家居用户和洗衣专店,随着网络购物平台及直播电商的发展,也可以直接在线上,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售卖到消费者手中。
3、行业发展历程:从洗衣粉到洗衣液行业的转变,产品质量不断升级
2008年之前,国内洗衣消费习惯主要是用洗衣粉,而同期国外洗衣液已经开始普及,资本在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布局洗衣液行业,一方面提升生产品质,另一方面不断做市场宣传,转变国内消费者的观念。
洗衣液行业在国内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4、行业政策背景: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标准
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市场整体规模不断上涨,但近年增速放缓
2008年洗衣液在国内洗涤剂市场占比尚不足4%,但随着蓝月亮集团研发并推出第一款蓝月亮洗衣液产品,中国整个衣物洗护行业进入开始高速通道,从2009年的337.6亿元增至2018年699.5亿元,随后增速开始放缓,但仍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2023年衣物洗护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51.24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0.99%,同比2020年增长4.42%,这些数据表明,当前衣物洗护市场规模增速缓慢,行业一定程度达到饱和状态。
2、线上零售渠道占比不断增大,尤其2020年提升明显
3、浓缩洗衣液渗透率较低,对比国外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洗衣液凭借相对洗衣粉温和不刺激等优良特性,不断攻占洗护市场份额,但性能更好、更绿色环保的浓缩洗衣液,当下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依旧是以普通洗衣液为主,浓缩洗衣液的表面活性剂成分浓度更高,具有节能节水、降污减排等优点,早在2019年,美国、日本液体洗涤剂浓缩化率已高达98%以上,欧洲浓缩化率近80%,韩国达66%,而中国浓缩洗衣液市场占比仅4%。究其原因,专家表示,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降成本能力不强导致了浓缩洗涤剂单价偏高。但在开放环境下,国外发达国家已深度普及、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必将通过竞争机制促进国内浓缩洗衣液在市场中的推广。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河北省洗衣液企业集聚明显
2、企业竞争:头部效应显著,呈一超多强态势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洗衣液普及带动洗护市场规模增长有限
在洗衣液已广泛普及到居民日常生活、洗护市场规模增速逐渐放缓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相对有限,但预测在农村等地域洗衣液消费量仍会有提高,以及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衣物数量也会增加,对洗衣液仍有较大的需求。
2、内部品牌宣传竞争激烈,洗衣液向浓缩、环保、功能型方向不断发展
中国洗衣液市场虽然已广泛普及,规模增长有限,但内部竞争依然激烈,产品有各自的卖点。各头部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在产品研发、营销渠道和产品多样性上展开激烈角逐,不断推出浓缩型、环保型,甚至抗紫外线、不伤手等多功能洗衣液,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这种多元化产品策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创新与优化,保持了市场的活力与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