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的童话故事,孩子的童年怎能缺少童话的滋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蜻蜓书影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每个孩子都喜欢童话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他小时候生活贫苦,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只有在放羊的间歇,他才能拿起书如痴如醉。童年时期爱读书的经历,潜移默化地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而让莫言出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看过的聊斋故事和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瑰丽新奇,想象丰富,具有寓言般的色彩,又饱含深厚的隐喻,读起来轻松有趣,正义满满,是小朋友们最适合阅读的书目之一了。
说起童话故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如果你还想看看其他不同的童话故事,那这套《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绝对能让你耳目一新,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套书的作者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卡尔维诺,他在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因为当年猝死,而于该奖项失之交臂。
巨人陨落,然而他的作品却焕发着朝阳的活力,在世间广泛流传,他的代表作《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等,得到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喜欢,为无数儿童打开了阅读之门的钥匙。
在中国古代,蒲松龄为了收集故事,在家门口开设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他用这个方法,收集了很多民间离奇故事。
在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里,不仅最大限度保留了民间叙事传统,还原了它们热情、幽默、纯粹的本貌。
让孩子们阅读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在巨人的宝藏、恶龙和秘境、强盗和森林等等有趣又充满魔力的故事里,感受冒险和希望的双重期待,感受每一个小人物的智慧和勇敢。
童话,是孩子童年时期一场盛大的冒险,在童话的光芒里,映照着整个世界以及人生的丰富可能性,它包罗万象,妙趣横生,让孩子们在一场冒险中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孩子对探索世界与人生的渴望。
我们都知道,阅读并不是单单只看文字表面的意思,一本书看后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能学有所用,或者对我们的内心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种阅读才是有意义的。阅读童话,同样如此。
在《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这套书中,出版社还细心地为小读者们准备了导读手册,不仅为孩子们介绍这本书背后的故事,还指导孩子们应该怎样阅读童话故事,引领孩子走向经典文学殿堂。
童话故事虽然读起来轻松简单,但要真正做到看懂、吸收其精髓,小朋友们就要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读:
问题一:
童话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二:
他/她为什么会出门踏上历险的旅程呢?
问题三:
他/她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问题四:
在那里,他/她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和困难?
问题五:
有没有人为主人公提供帮助?是什么样的帮助呢?
问题六:
主人公顺利解决问题了吗?解决之后是怎么离开异境的呢?
问题七: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怎么样,看了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也觉得只要弄懂这七个问题,不管什么故事,都能一清二楚了呢?
其实,所有的文学的作品,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方法,不仅能教小朋友们看懂童话故事,对于其他的故事书籍,也同样适用。
在看完故事,孩子们还能用这种方法,构造自己的故事,开启妙趣横生的创作之路。
每一个童话故事里,都蕴含着作者对这个世界最大的爱和善意,而这些含义,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这套书中,收录了近百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不同的情景和感动。
在《骑马去冒险》中,勇敢的少年来到了别的国家,他们英勇善战,杀死了吃人的恶龙,战胜了狡猾的巫婆,打败了敌人,赢得到公主的爱。
这个故事里,所传达的寓意,也是每个孩子将来都要面对的生活现状。
呆在舒适圈不会有成就,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要走出家门,适应环境;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有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也有表面无害而内心恶毒敌人,我们要做的只有勇敢面对,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战胜敌人,化险为夷;
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相信,真心可以换来真心,正义可以战胜邪恶,想要获得别人的青睐和帮助,自己要先付出努力和真心。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个好的童话故事,它的力量不仅仅是有趣那么简单,还可能隐藏在我们内心,化为爱的力量,让我们始终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世界永远都值得我们心向往之。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这套书中的每个故事里,都有别样的精彩和意义,小朋友们可以在这个奇异广袤的童话王国里自由探索,发散思维,寻找属于自己的惊喜温暖时刻。
卡尔维诺童话故事3辑15册
¥171
购买
莫言曾说:我觉得卡尔维诺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伟大的作家,他的书值得收藏,也值得一读。
有哪个孩子,童年里没有几个英勇的童话故事呢?又有哪个孩子的童年,不需要童话故事的温暖呢?阅读童话,不仅仅是让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更是给孩子的童年插上了翅膀。
文|文渊说史
编辑|文渊说史
小学生们是如何发现千年宝藏的?那些宝藏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1978年的夏天,苏州市城西的一个学校中发生了一件小事。
结果被老师发现了,三个孩子传来传去的小泥人也被没收了。因此,小孩子们非常不高兴,老师则用心教育了他们,并告诉他们明天让家长来一趟学校。
三个孩子也就十来岁,一听叫家长就害怕得不行,毕竟上学的时候,叫家长来学校一般不是啥好事儿,老师谈话之后自己回去还免不了一顿教育。
于是,孩子们一个个低头不敢吭声,放学时一溜烟儿拿起书包就跑出去了。可他们并没有乖乖回家,而是相伴去附近的树林里玩。
正是暖和的好天气,孩子们看着附近叽叽喳喳的鸟儿,成群结伴的,就想起来之前有人爬树上掏鸟蛋玩儿。
三人一商量,那我们也去看看鸟窝里有什么宝贝吧!
当时很多关于保护鸟类的法律还没那么健全,人们对于保护自然动物的觉悟也不是很高,所以小孩子们处于好奇好玩,就想去树上看看。
可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身高,几个人把书包丢在旁边,费了好大劲爬树,也就爬了两米多一点就上不去了。
三人垂头丧气,正准备离开时,又发现不远处一座破旧的塔上也有鸟儿。高个子小孩就说:
“看好几只小鸟都在塔上,说不定那里面筑有巢,咱们上去看看吧。”
生下的俩孩子欣然同意,几人背着书包就向破旧的塔走去。
那时的塔看起来已经很旧了,而且当时由于不太重视,因此管理也不严格,谁也没注意到几个小孩子就这样偷偷溜进去了。
小孩子一边爬楼梯一边寻找着鸟窝的地方,又想着鸟儿都在高处住,所以他们往上爬肯定能找到。
还有个孩子表示,自己奶奶还说过,这个塔以前是个宝塔呢,那说不定宝塔里有宝贝,咱们还能探险。
就这样几个孩子兴冲冲跑到第三层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因为塔里的光线不太好,就扶着旁边的墙往上爬,结果无意中摸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
这个砖竟然能推进去?小孩兴奋的叫住了同伴们,告诉他们这里有个好玩的机关。
三人一时之间也忘记要往上找鸟窝掏鸟蛋的事儿了,都跑来一起看这个好玩的砖头。
小孩子贪玩又好奇,感觉自己像是童话书里那种英勇的探险者一般,发现了不得了的机关。
他们甚至开始期待这里面会不会有像故事书里写的一般,有金光闪闪的宝藏了。
他们合力打开了这个砖头,发现里面竟然是空的,而且里面看不出有多大。
为了一探究竟,几个孩子看过之后又将旁边的墙砖取下来,直到够他们能够通过的大小。
透着夕阳的微光,他们直接钻了进去,期待着洞穴里会有着大的宝藏。
而此刻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无意中打开的,的确是一所宝藏所在地。
并且,这个宝藏已经在此尘封了上千年。
等三个孩子钻进去后发现,里面的空间并不大,并且黑漆漆的有点害怕。
他们借着微弱的光开始寻宝,在拉着手一番摸索之后,三人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全身都是黑色的木函。
难道这里面就藏着宝藏吗?三人兴奋极了,想迫不及待看看这个木函放了什么好东西。
于是他们就费力将这个还挺重的木函给拖了出去,因为木函足足高一米多,三个孩子没多少力气,在搬运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木函摔了。
这下子,木函受到撞击,里面的东西好像也碎了。
三个孩子打开木函后,发现木函中竟然还藏着一个盒子,盒子雕刻得非常精美,可孩子们完全不在意,在他们眼里这个东西和自己家里的木头盒子差不到哪里去。
打开盒子后,他们并没有发现想象中金光闪闪的宝贝,就是一个他们都没见过的东西,还沉甸甸的。
由于刚刚的撞击,里面像是小塔一般的东西还被摔破了,可孩子们也没注意,就将它取出来,再看看盒子里有其他什么好东西。
可惜的是,翻来翻去他们也没找到其他东西,于是他们就将这个东西放回盒子里,将木函也合上了。
毕竟黑漆漆的木函也没什么好看的。一个大胆的孩子想再进去一下,看看洞里还藏着什么东西。
于是其余两个孩子就在洞口守着,孩子进去之后,又找到了类似经书之类的东西,可惜他们看着那文字也看不懂。
不过他们觉得这个书上面的纸倒是很光滑,比他们平时用的作业本感觉好许多。
这时天色已经见黑了,调皮的小孩为了照亮周围,就拿出偷偷藏着的火柴将这个经书之类的东西给点燃了。
结果他们也没发现什么金子银子之类的,于是就只能放弃寻找。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点燃的那卷经书居然是佛教异常珍贵的《妙华莲华经》,价值上亿!
这一贪玩不要紧,回到家免不了一顿臭骂,一个小孩的妈妈严厉询问他去哪儿疯玩了,衣服也是脏的,手还黑黑的,就连脸上也有灰尘。
小孩不敢说谎,只能说他们去掏鸟蛋了,结果在那个破旧的塔里发现一个黑漆漆的木盒子,结果也没发现什么宝贝。
父母一听,觉得事情有点不对。虽然那座塔已经比较破败了,但据说还是有很多年历史了,自家孩子不会是发现塔里藏的什么古物了吧。
一夜辗转反侧,第二天家长就留着孩子去了当地派出所,讲述了小孩子调皮结果发现古塔里有洞穴的事情。
此事引起派出所异常重视,派出所立马联系了当地的文物局,就这样一群人在小孩子带领下再次来到塔里。
因为昨天小孩子们离开时匆匆忙忙,他们就随意堵住了,因此警察和专家们到这里的时候,很轻易就看到了周围有过人来过的痕迹。
毕竟这个塔平时鲜有人来,早就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小孩子来过的痕迹还是新的呢。
警察们在下面布置了警戒线,留守好治安,几名文物工作者开始小心翼翼寻找洞里的东西。
他们将青砖挪开的时候,手电筒照亮了周围,青砖上赫然写着“天宫”两个字,想必这个就是洞穴的名字了。
文物工作者们在照亮洞穴里面之后发现,里面的空间并不是很大,而且的确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黑色木函。
他们小心翼翼将木函从里面搬出来,看到木函上面还写有“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的字样。
他们大喜过望,因为从木函的材质上和刻字上看,这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凡品。
专家们才知道,这里面是真真正正的国宝。
木函中的盒子更是精致,它是由银杏木制作成的,通体彩绘,高124厘米,整个形状和雕刻都是上等品。
从里面专家们得知,这个木函制作于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也就是北宋年间!
这可真是无意中挖到了真正的宝贝,这件东西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文物工作者们用专用的消毒棉片将盒子上的灰尘擦干净后发现,盒子上的花纹异常精美,就算是已经保存了一千多年,每一笔彩绘的颜色还像是新的一般。
他们不由地佩服起古人的智慧和制作手艺了!
接着,他们将盒子打开之后,在里面果然看到了真珠舍利宝幢的真面目。
但是由于前一天几个小孩子顽皮,不小心搬东西时摔了一下木函,里面的宝幢也被摔得不完整了。
可是文物工作者们依旧非常惊喜,毕竟这个磕碰的不是很严重,专业修复文物的人能够很快将文物修复好。
很快当地的文物局就对此引起非常大的重视,就连专家都表示,这个木函里的真珠舍利宝幢最少估计价值50亿!
瑞光院为何会有这么珍贵的宝物?里面的真珠舍利宝幢又是什么?为何它能够价值连城?
瑞光院就是瑞光寺院,而当时这个看起来非常破旧,经年失修的塔便是“瑞光寺塔”,一般人们都称为瑞光塔。
这个寺根据志书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和当时著名的吴王孙权有着非常大的联系。
开始孙权修建普济禅院是为了迎接西域的高僧嵇康而用的。
之后孙权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在寺中建造了十三级的舍利塔,这就是瑞光寺和瑞光塔的前身了。
宋宣和年间塔重修时改为了七级,并被赐名“瑞光禅寺”。
相传,因为塔上面常常会出现五色的祥光,人们在寺院更是虔诚跪拜,寺内香火鼎盛,因此这个塔也改名为瑞光塔。
瑞光塔的建筑工艺非常成熟,从底层到第五层都是由一块块整齐的砖筑成的,从第六层开始的塔心矗立着一根高15米的楠木柱子,非常坚固。
因此在清朝咸丰年间,发生了一起很大的战争破坏,附近的房屋田产全部都被毁掉,就连瑞光寺也被破坏殆尽,只留下了瑞光塔。
可是瑞光塔为什么藏了这么多贵重的宝物呢?
这就要从古人的习惯说起了,尤其是寺庙中,宝塔自古以来更是“正义”“神圣”的化身,古人会将供奉的宝物藏入佛塔之中。
在发现“真珠舍利子宝幢”的地方就是天宫,天宫一般在塔里面,相对应的地宫则会埋在塔下面。
当专家们找到天宫里的宝幢时,还顺带在塔里找到了金涂塔、小木塔、小佛塔、铜佛像、铁质莲瓣佛龛,檀香三连佛龛等一大批珍贵的文物,这些都能被称为“佛门珍宝”。
而除了这些之外,最为珍贵的要数《妙法莲华经》了,暂不提里面的经文有多重大的意义,就连记录这个的纸都大有来头。
《妙法莲华经》使用的是宋代“碧纸雕版”,这种纸在宋代极为珍贵,甚至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一面。
首先,这种纸张具有防水防潮性,容易保存,不会轻易消散。其次,这个纸摸起来光滑如玉,整个纸张都非常有质感,并且这个纸张质地还十分耐磨,就连一页一页翻录时响声都十分清脆。
可令人痛心的是,因为熊孩子们的不懂事,《妙法莲华经》在他们翻找宝物的时候,用于照明烧毁了一卷,还剩下六卷。
虽然损失惨重,但文物工作者们来这里寻找到这么多国宝级别的文物,也可谓是意外的惊喜。
最让他们惊叹的就是这个“真珠舍利宝幢”了。
宝幢在清理过后整个都是金碧辉煌的,高度在122.6厘米,整体使用上好的楠木制成。
整个宝幢全身装饰这4万颗色彩斑斓的珍珠,由须弥座、佛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
宝幢上装饰的有各种佛门宝象、缠枝图案,就连宝幢底部的须弥座上还有八只惟妙惟肖的“银狮子”,上面环绕这的是描金勾栏,雕刻的虚拟山海上更是盘旋了一条“鎏金银丝穿珠九头龙”。
据说,这个“九头龙”代表的就是佛教中的“龙王”。
宝幢的主体是“佛宫”,周围由神色栩栩如生的“八大护法天神”守护着。最令人惊讶的是,专家们在佛宫中发现了一只浅青色良玉制成的葫芦小瓶。
小瓶中存放的,是九颗形态不一的舍利子。舍利子五彩耀目,坚硬如珠,就连见多识广的专家们也没见过如此珍贵之物。后来他们也经过各种查阅,但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记载,因此也不知道这里面的舍利子是哪位高僧的。
宝幢最上面的部分是八角形的华盖,华盖的周围点缀着各色保释,塔顶端最高处更是安放着一个大水晶球,自水晶球周围缠绕着银丝火焰光环。
另外,宝幢上点缀的除了各式各样的珍珠之外,还有水晶、琥珀、玛瑙、檀香木和金、银等材料。
这些都是佛教中盛传的世间七宝,整个宝幢雕刻精美,一寸一厘构造都十分得当,工艺精巧甚至现代技术都无法复制。
但同样可惜的是,由于几个孩子在第一次发现这个木函时,因为重量和大小问题,将木函摔了一下,里面的宝幢也不完整了。
虽然之后,文物修复工作者尽力修复,但宝幢仍旧能够看出明显的裂痕。
因为瑞光塔里发现的东西太过珍贵,因此国家并没有公开展览,而是被珍藏于非常适合的环境之中,永久禁止公开展览此物。
如今,真珠舍利宝幢已经成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虽然是各位专家仔细研究之后,仿制出来的,但这个精美绝伦的仿制宝幢仍旧受到人们的喜欢。
而这些孩子们不是故意损毁国家文物的,因此专家和政府并未对孩子们处罚,反而因为他们的“调皮”,这些埋藏在塔里近千年的“秘密宝物”才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当时,苏州市政府为了表达对孩子们的感激,特意赠送了孩子们奖状以及50多斤的粮票,国家也是诚意满满。
根据现在的文物评估,光是这个“真珠舍利宝幢”现如今市值已达到100亿人民币。
但文物是有市无价的,从宝塔里找到的这些文物不能只用金钱衡量,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物的出土,能让我们更好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手工和经济,甚至是信仰、文化的发展,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
如今,瑞光塔经过多次修缮,周围景色也受到很好的保护,那里早已成为苏州有名的旅游胜地,整座塔都很好的保存着唐宋古塔的建筑风格。
而当时几个孩子的顽皮举动,却让这些宝贝经历千年风雨之后重现人间,这对于那些宝物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给孩子买童话故事,第一要价值观正确,第二要图片好看,图片不好看,买再多也不行,因为孩子不愿意看啊,真的很难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习惯。
孩子才2岁多,肯定是看不懂的,但是我这个快20年没有看过童话故事的中年父母却越看越上头,果然是被王小波喜欢的作者,有两把刷子。
在所有的儿童故事中,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绝对深入人心,大灰狼就是一个坏人,他要骗小红帽开门,然后把她吃掉,最后猎人出现,改变了结果。但是在《狼叔叔》里,小红帽不如想象中的可爱,大灰狼也没有想象中的坏,反倒让人觉得,因果循环,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除了语言表现生动,这本书的配图也是绝绝子。
在插画中为了塑造小女孩的形象,作者用大围巾作为开始,天啊,这个姑娘真的太懒了,为了不织围巾,居然跑到厕所睡觉,是的,你不用做大围巾了,你也不能吃葱油饼了。
小女孩拿了狼叔叔的锅,明明知道要把礼物拿给叔叔,却因为贪吃,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了,在这个画面中,我们看到小姑娘吃得很开心,但是在她的位置下,有着狼叔叔的红舌头,这,是不是说明狼叔叔真的会把小女孩吃掉?
大灰狼从唯一的烟囱里爬进了女孩的家里,结果即将揭晓,我却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女孩到底怎样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原则性很强的狼叔叔,他不随便吃小孩子,它只吃那些言而无信的,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很糟糕的孩子和妈妈,我一直在想,如果妈妈在女孩逃避织围巾的时候就狠狠地教育孩子,她会不会知道怎么对待狼叔叔的晚餐?如果她能提前给孩子指一条难走而正确的路,故事会不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卡尔维诺的小说稍显现实,有点儿荒诞,这是因为他在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之后仍然保持着乐观主义。他要让孩子看到世界的阴暗面,也要让孩子在阴暗面中快乐的生活。
也许很多人说,让孩子保持童真不好么?如果能让孩子一辈子童真,当然最好啊,但是你可以吗?如果不行,为什么让孩子实际一些呢?
我的孩子啊,我希望你看过世界的苦难,还是对世界充满期待,因为这才是生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