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倒计时,多地加大补贴力度,部分地区补贴将延期至明年3月

目前已经有不少新能源车企宣布将于2023年开始涨价。燃油车方面,诸如华晨宝马,近日也被传出旗下的部分燃油车,或将面临价格调整,价格上调幅度从几千到2万元不等。

在补贴即将退出的刺激之下,对于部分有购车计划的消费群体而言,12月份无疑是最好的购车时机。因为除了真金白银的国补之外,12月份一般来说也是各大厂家的年销量目标冲刺期,为了刺激销量,不少车企也会加大补贴力度。

其中,北京昌平区发放了累计1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可叠加使用4S店内优惠,补贴金额从1000元-6900元不等。重庆两江新区则针对1万名在两江新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每人每台2000元的补贴。

由于从2023年1月1日起,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含增程)汽车不再享受免费获得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这样一来插电混动汽车的竞争优势将大幅降低,所以为了刺激插混电动汽车的消费,上海嘉定也调整了补贴政策。

根据最新政策,针对在上海市内上牌车价15万元以下的给予1万元补贴,车价15万元(含)以上的给予2万元补贴的政策,将延续到2023年3月31日。这也就是说虽然插电混动汽车不能在上海继续上绿牌,但仍然享受补贴,并且补贴还将延续到2023年。

除了上海之外,深圳南山区和宝安区也推出了相应的延时补贴政策。其中南山区到2023年1月31日前,将根据单辆汽车的购车发票金额(含税价)分为三档发放消费券。

购车发票金额在15万-25万,按燃油车6000元、新能源汽车8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消费券。购车发票金额在25-40万元,按燃油车1万元,新能源汽车1.2万元标准发放补贴消费券。购车发票金额在40万元以上,按2万元标准发放补贴消费券。

而宝安区方面则是从2022年12月9日到2023年1月31日期间,在宝安区购买单辆小汽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将可申领5000-20000元不等的购车补贴。河北石家庄方面,则推出了截至到2023年2月6日,累计1804万元的汽车促销补贴活动。

辽宁铁岭市则从12月23日起,累计投入了3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最高可享受5000元。值得注意的是,辽宁铁岭并没有宣布这一补贴的截止日期,而是表示发完为止。杭州萧山区也从12月份中旬开始,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在原先补贴2亿元的基础上再追加了600万元的额度,同样也是领完为止,补贴金额为2000-10000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补贴的基础上,为了刺激新能源的消费,不少厂家也推出了相应的限时报价政策。

据统计,包括AITO问界、极狐、长安深蓝、小鹏汽车、吉利新能源、长城欧拉,上汽名爵MG、长安欧尚,沃尔沃、日产艾睿雅等等车企,均针对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承诺在2022年底前完成下定并锁单的用户,将享受2022年的补贴政策。如果由于提车交付周期,导致需要在2023年上牌,届时补贴差价将由厂家承担。

而天际汽车方面的限时保价政策的日期限制,则相对来说更为宽松。天际汽车表示,针对在2023年1月15日前下定ME5或者ME7的用户,天际汽车将按照2022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向用户提供差额补贴,最高可补贴1.26万元。

对于车企而言,在国补即将退出,新能源汽车或将面临涨价压力的刺激下,多地推出的补贴,叠加这一限时保价政策,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12月份订单量的增长。而除了报价政策之外,诸如上汽通用五菱还限时推出了20亿元的购车补贴,其中宏光MINIEV全系车型至高可享受8888元的购车补贴。

红点观察:

不难发现的是,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地方到企业都推出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对于12月份的汽车市场消费来说,多项补贴政策的刺激效果,或将是立竿见影的。

不过从明年开始,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国家补贴的退出,在很大程度上,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个相对艰难的过渡期。明年一季度的车市表现,或将不容乐观。

THE END
1.中鲁B:公司未收到补贴为暂时现象,后续补贴是否持续以相关政策为准中鲁B:公司未收到补贴为暂时现象,后续补贴是否持续以相关政策为准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 鲁B提问:公司提到补贴属于持续性,今年为什么不持续了?还能持续吗?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只是暂时未收到补贴,后续补贴是否持续以相关政策为准。https://finance.jrj.com.cn/2024/11/25150645635384.shtml
2.双11错过?明年补贴加大双11错过?明年补贴加大! 11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了11月份的新闻发布会。关于“两新”政策的下一步安排,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加大支持力度并扩大支持范围。 今年双11没赶上国家补贴优惠的小伙伴们别灰心,明年国家补贴政策还会继续!而且补贴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在发布会上,发改委表示,将持续做好回收循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963120270921680563
3.2025年经济政策及资产配置展望:见龙在田报告精读不过随着美联储 9 月开启降息周期,24Q4 到 2025 年上半年的企业补库有 望受到提振,而后续若特朗普上台,其带来的关税上行风险也可能推动美国外贸 企业进行“抢进口”补库,重点关注 2024 年内和 2025 年 BEA 数据的修正与补 库斜率的变化和弹性。 2.1.3. 货币政策:联储风险再平衡,降息或低于预期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044745d412ea329aad2a7bf20a.html
4.关于深化京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台资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要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可以通过人才、资金、技术等形式,参与投资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端、智能、绿色制造企业,与在京注册的大陆企业享受同等政策。https://www.bjstb.gov.cn/bjtb/htzc89/1311640/index.html
5.A股晚间热点住房租赁“17条”来了!央行等优先支持雄安等地开展虽然新能源车“国补”今年取消,但“地方补贴”马上拿起了接力棒。2月24日,上海宣布将新能源车置换补贴延期至6月30日。 据介绍,上海将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对购置日期在2023https://m.zhitongcaijing.com/article/share.html?content_id=882614
6.纪要三峰环境(601827)交流纪要20240729发言人问:应用账款中电费、国补及其他款项的具体构成比例是多少? 发言人答:第一季度至一季度末,约22亿的应用账款中,大约9亿为国补,5亿左右为应收垃圾处置费,其余为正常周转电费和其他款项。国补通常每年拨付一次,而非一次性支付,地方补贴则会按期支付。https://www.jiuyangongshe.com/a/69gznqzml0
7.国补延期,下半场谁能称王?深蓝就把这件事情想明白了,从去年首款战略车型上市33分钟达成了订单破万,到助力深蓝成为最快单月交付破万的新能源品牌,再到如今的深蓝S7上市即交付,深蓝品牌虽然目前车型还不多,但却懂得怎么抓住用户的心。 尤其是在能源形式的研究上,现在的新能源用户最大的焦虑无非两点:第一就是续航补能,第二是电池安全。深蓝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58931187367297593
8.北京市国家税务局根据《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调整出口退(免)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函[2004]955号】、《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51号】及有关政策规定,出口商的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内容发生变化的,应自有关管理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变更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31/13/831760_106126801.shtml
9.证券从业资格证考前复习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服务机构证从知识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跨国银行、农村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对象是整体经济和利息不计复利,不能提前支取,延期兑付亦不计逾期利息 利率固定,一般都高于同期储蓄利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99258/article/details/130381689
10.国补与补贴双效应加持家电,京东“又便宜又好”再下一城同时,奥维云网(AVC)的线下监测数据显示,“国补”政策实施后,多数家电品类均价同比大幅提升,尤其是洗衣机、燃气灶、电热等相对低门槛的产品涨幅更为明显,这进一步表明政策不仅刺激了需求,还拉动了家电产业的结构升级。 二、消费者行为变化 1.家电购买因素 http://mp.cnfol.com/29644/article/1732587829-141575813.html
11.国补助力双11,大家电以旧换新嗨翻市场,错过再等一年消费者再也无需为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而烦恼,一天之内轻松解决。 在国补加成的这个双11,大家电以旧换新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新趋势。这不仅是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体现,也是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完美结合的结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41101/112024_1597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