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08:05:21发布浏览44次信息编号:182804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新时代青年律师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2022年1月24日,司法部官网发布《国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文件指出,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人数达到75万人。预计每万人拥有律师人数(人)为5.3人。三年前,2019年1月,司法部印发《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年—2022年)》,其中提到,到2022年(即今年),全国律师总数达到62万人,每万人拥有律师人数达到4.2人。当时,业内不少专家和媒体分析称,未来律师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而现在这已成为现实。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律师人数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见图1)。目前,我国约有50万名执业律师(见表1)。按照规划,四年内将新增律师25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律师6万人以上。这对于已经从事法律职业的律师,特别是在一二线和东部沿海城市执业的年轻律师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当然,这并不一定是坏消息。
图1
表1
一、律师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法律行业参与力度越来越大
图2
内卷化现象不仅表现在受理业务上,还可能延伸到律师执业纪律上。当前,律师职业道德和行业纪律领域越来越受到司法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重视。不少地方在律师行业协会下设立道德纪律委员会,负责监督律师执业行为、调查委托人投诉。近年来,针对律师的投诉、举报数量居高不下。以杭州为例,2019年,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共收到各类投诉307件。事实上,有很多委托人不理解的投诉,但有些律师为了承包业务或争夺业务,“无形中引导”委托人去执行。这并不是说律师行业不需要监管,但如果监管发展成律师之间的相互伤害,实际上不利于律师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内卷是一种温和的相互伤害,那么窝里斗就如同你我之间的赤裸裸的战斗,最终会导致流血,直到双方都被埋在摇摇欲坠的大楼里,尸体完好无损。如今,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疫情零星发生,法律行业已然经历寒冬。律师要团结取暖、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但如果长期对峙,最终双方都会两败俱伤,谁也赢不了。
(二)法律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律师事务所是法律职业的组成细胞,律师事务所由个体律师组成,利用法律专业知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归根结底,法律职业的事情是每个律师的事情。律师是一个应用型职业,就是将白纸黑字写成的冷冰冰的法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件的过程。他的执业特点和职业本质决定了律师需要终身学习。2021年,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1月1日起施行,其配套的122条万余字司法解释也将同时发布。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将于1月1日起实施,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和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7月15日,民事诉讼法将于年底施行。也于12月24日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北大魔方统计,2021年,在国家立法层面,制定法律17部,修改法律26部,修改法律2部废止、制定行政法规9件、修改条例6件、废止条例10件、制定监察条例1件、司法解释23件修改司法解释4件,废止司法解释5件。地方层面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发生了更多变化。在法律知识快速变革的新时代,律师需要不断充电和输入输出,委托人也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全面性:十年前,一些律师事务所或许可以通过上门办案来解决温饱问题,维持日常生活。但随着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司法行政机关“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律师事务所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转向以委托人为中心,即律师走到哪里就跟到客户身边。他们是需要的。有。尤其是新时代,案件扑朔迷离,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有些纠纷不仅需要单一的民事视角,还可能涉及行政甚至刑事视角。如果在纠纷发起时没有充分规划,没有选择维权路径,或者诉讼计划不周全,最终您可能会不知所措而功亏一篑。所以,法院的案件少,案件少,而律师行业的案件少,人多。这就需要律师了解更多,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特点,并能够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3.适用性:律师是自负盈亏的职业,并且是自由职业者。没有人发工资,也没有年终奖。客户是每一位律师的“资助者”和“上帝”。业务量是衡量律师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数。十年前,律师少,纠纷多。也许即使有查房,也只能处理很少的案件。但如今,纠纷多了很多,但律师的数量却增长得更快。如果年轻律师只是被动等待,很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发展了。如何从现有客户中挖掘增量业务是每个年轻执业律师面临的紧迫问题。或许,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是一条捷径。法律服务是良心问题。做多或做少不一定能体现某个案例的成败,但从长远来看,客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到。金杯银杯不如顾客口碑。如果你认真负责,回头客自然会多,服务态度好,顾客也会对你的生意进行口碑传播。你的名声不会差,你的生意也肯定少不了。
目前,在律师事务所执业的青年律师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团队律师,第二类是独立执业的聘请律师。从客观来看,当前青年律师的执业状况存在三种状态。第一种是作为承办律师,为保荐律师服务,与委托人直接接触,但无法提供核心服务内容。他们位于第三梯队,他们的作用是充当保荐律师和委托人之间的纽带。二是担任领军律师,位于第二梯队,跟随资深律师在团队中提供辅助工作。提供一些核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程度上接触客户,但都是处理法律事务上的接触和对接。客户信任并重视资深律师。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律师与资深律师或团队带头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特征;第三种是直接委托聘请律师,与律师事务所有直接关系,自己开发案源,自己提供服务。不同层次的青年律师要立足自身岗位,深入思考服务质量。不仅要做好师傅吩咐的一切,还要为客户着想、全面,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
(三)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加剧
二、青年律师发展的思考与应对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是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官方规划已经出炉,增加市场法律服务供给不再是口号,而是逐年迈出的具体步伐。作为一个取得了律师执业证书的活生生的个体,青年律师执业的“难”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光干不就很难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依然热爱它。”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年轻律师应该提前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进行调整,寻求对策,锤炼自己,适应变化。
(一)青年律师的发展需要自我修养和提高
(二)青年律师的发展离不开公益法律服务
图3志诚慈善组织横幅陈列室
对于浙江青年律师来说,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演变为承担社会责任、体现青年责任的行业使命。两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律师,积极投身公益服务,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其他律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杭州律师数量大幅增长(见图4)。2019年,全市律师人数9274人。2020年,执业律师人数突破1万人。2021年,律师人数超过12000人。这两年也新增了不少律师事务所。据了解,杭州市将于2021年4月进行区划调整,原余杭区拆分为新余杭区和临平区。2021年下半年,余杭新区新增律师事务所数量将在两位数左右。在很多律师事务所,都会有双倍的律师。年轻律师想要在行业中获得发展机会,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特色,这相当于给自己贴上标签,打造了品牌,增强了律师的辨识度。。近两年,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密集更新颁布,给了很多年轻律师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青年律师的发展,应在执业初期尽早选择某一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学会差异化竞争。向身边优秀的资深律师学习,与优秀的律师同事共同进步、成长。力争突破内卷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4
三、结论
一切从头开始,微妙的药方显露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必须辩证地分为两部分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善于拥抱变化,在危机中培育新机遇,在形势变化中开新局。对于法律职业来说也是如此。互联网技术催生了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智能设备产业等众多新兴领域,这些领域在信息技术下取得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法律问题,这也给年轻律师的发展带来挑战。新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进一步挖掘行业主体的内在潜力。律师事务所追求高质量发展,必然激发律师的创造力和突破能力。法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取决于每一位律师的努力,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执业律师初心的坚持,以及推动社会法治进程的法律职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