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拆解、破碎、装袋……走进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以下简称贵州静脉产业园)的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区,机械设备轰隆运转,几位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将回收的旧家电放入拆解线。
伴随轰鸣的机器声,历经拆解、破碎、装袋等多道工序,每年约有550万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和其他小家电在这里被科学回收处理,实现处理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
“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只是我们业务四大板块之一。”该产业园经营主体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天之源公司)党办主任黄海洋介绍,落地花溪以来,公司还在此投建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医疗废物处置以及科普教育基地等功能板块,目前均已建成投用。
作为贵阳贵安“强省会”生态提升重点项目,贵州静脉产业园项目为何会选择落地贵阳市花溪区?望着眼前工作间的火热生产场景,黄海洋思绪回到3年前。2021年,贵州天之源公司因业务拓展,贵阳市区的原有厂房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需在市区周边另择新址。
“那个时候企业也有其他选择,但花溪区是我们的首选。”黄海洋说,项目之所以落地花溪,一方面是这里距离市区不远,且拥有良好的交通优势与土地支持政策,便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这里拥有贵阳市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焚烧发电项目,不仅能满足企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需求,且与其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随后的落地建设阶段,黄海洋成为了项目筹建组的一员。由于企业旧厂的生产与新址的建设同步进行,筹建组面临人少事多的问题,花溪政府贴心高效的服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项目下涉及4个子项目,手续复杂、流程繁多,多亏园区工作人员的助力才得以顺利完成”
据悉,为做好园区企业服务,花溪区工业园区成立了由“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组,为落地工业园区的每个项目提供全流程专业服务。为此,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拥有“一对一”服务专员,更有一支自上而下的服务团队在后方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为项目发展夯实了基础。
优良的环境、完善的服务,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安心。如今,这里已成为全省唯一集医疗废物处置、输液瓶(袋)处置、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循环经济科普培训于一体的静脉产业园,能实现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550万台、报废机动车10万辆、医疗废弃物13000吨、废塑料3000吨、有机固体废物10万吨,销售收入超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