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河边的摔跤王他是青岛版《摔跤吧爸爸》

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往往是各方争夺的焦点,可黄保清的这手绝活,你诚心学,师傅可以免费教你。

黄保清:“想想真的不甘心,你要说这门功夫咱们没有也就算了,咱们的中国式摔跤对抗性、实用性一点不比柔道差,可偏偏就是没人学,难道就要让咱们的孩子一直学别人的东西么?”虽然已经到了该看淡一切的岁数,但聊起中国式摔跤的现状,黄师傅还是一肚子不甘心。

今年50岁的黄保清是李沧区沧口街道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业余的中国式摔跤教练。之所以强调“业余”,并不是因为黄师傅水平不行,而是教摔跤不足以养家糊口,因此白天的黄师傅在工厂里当电焊工,给别人打工,晚上他给自己的爱好打工,教孩子们中国式摔跤的各种技法。

中国式摔跤成了“熊猫”项目

所谓中国式摔跤,是一种区别于国际式摔跤的叫法。与《摔跤吧,爸爸》中的自由式不同,中国式摔跤有自己的摔跤服,选手可以抓住对方衣服上的“把位”发力。中国式摔跤与柔道更相近,只不过是评分规则和技法上有一定的区别。

作为中国传统的格斗形式,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起,中国式摔跤便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彼时跤手辈出、风靡全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的奥运战略使得非奥运项目日渐冷清。1993年后,中国式摔跤无缘全运会。现如今,中国式摔跤已经成了“熊猫”项目,知道的人少,会教的人更少,黄保清就是这冷门武术的传承人。

每天20吨训练量业余选手拿下全省第二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青岛新闻网记者来到了黄师傅平时训练的地方。50岁的人却有着小伙子一般的身体素质,尽管穿着上衣,但黄师傅“倒三角”的身材还是若隐若现。与白天做电焊工时的低调不同,每当夜幕降临,黄保清踏上摔跤垫的那一刻,这位并不算高大的师傅可以震慑住所有徒弟,仿佛他就是这里的摔跤之王。

学武只为强身健体?那是成年之后才有的境界,黄师傅刚刚接触摔跤的时候只有十几岁,他学武的初衷很纯粹,就是为了不受别人欺负。在亲戚朋友们的引荐下,黄师傅拜青岛摔跤名家王忠智为师,开始学习中国式摔跤。

“立竿见影,会的遇上不会的,摔倒对方我们都是论秒记的。”黄师傅说,自打他学了中国式摔跤之后,就再没有受过别人欺负。当然,老师傅也一再告诫他,学跤不受辱,但也绝不能恃强凌弱,坏了武德。

摔跤究竟好玩在哪?按黄师傅的说法,摔外行没意思,要摔就跟高手摔。两人对峙的时候,精神、体力完全是高度集中,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失误,那就是站着和躺着的区别。凭借着对中国式摔跤的执着,黄保清在第十八届山东省运会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这个野路子输给了职业选手。而令人惋惜的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中国式摔跤退出了全运会。练得再好,没有了展示的平台,对中国式摔跤的爱好者来说,一条能被社会熟知认可的路彻底堵死了。

河边搭起“摔跤馆”20年教出300位徒弟

黄师傅教学生收不收钱?收钱,但这钱基本上跟没收差不多。每周二、三、五、六训练,每次两个小时,最高标准是一个孩子一月100块,平均单次训练费用6.25元,也就够交个电费和买买训练设备。

“现在稳定的学员有20多个吧,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绍来的,收费的就几个,也是家长不好意思孩子白学才给的。”黄师傅说,他教摔跤秉承着自己师门的传统,当年他学摔跤的时候,师傅就没收钱。只要孩子愿意学,他免费教都没问题,“这门功夫再不传承真就断了”。

要说黄师傅的教学环境真算不上多好,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就在河边的巷子里铺上旧地毯和防摔垫,训练器械一部分是黄师傅自己买的,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做的。夏天的河边,就是蚊子的“食堂”,为了能少受点罪,有些家长自发买了些蚊香,老师上课,家长“上香”。

就是这么个条件,居然还有很多人愿意跟着黄师傅学摔跤,这里面不仅有三十多岁的大叔,还有刚上小学的小朋友。

“黄师傅的水平绝对是这份儿的!”今年40岁的李雷是位资深的摔跤爱好者,来青岛工作之后,特意打听哪里有能摔跤的地方,一来二去认识了黄师傅,跟着他学摔跤。李雷说,在他山西老家,至今还保存着“摔羊”的习俗,连续摔过5个人,这羊你抱走!这是咱们民族骨子里的运动,别的东西代替不了。

“我要看到它走向世界的那天!”

采访那天,黄保清上的是一堂对抗课,跑步、拉伸一系列热身运动之后,徒弟们两两一组,打对抗赛,这是每周学员们最兴奋的时刻。

“进攻进攻!上!拿出气势来!”赛场上的的黄师傅一边当裁判,一边指导动作。一轮对决结束后,他还会跟徒弟复盘刚刚的比赛,告诉徒弟哪里有问题,哪些招数应该怎么使。

“体力上我可能比师傅强,但是技巧上还有差别。”刘宾算是黄师傅最得意的弟子,今年32岁的他已经跟着黄师傅练了十多年。多年的苦练加之名师指点,刘宾蝉联了4届青岛体育大会中国式摔跤60公斤、63公斤级的第一名,今年他将备战国赛,准备冲击更大的平台。在刘宾看来,自己今天的成绩,跟师傅的付出有着绝对的关系。

“师傅没跟你们说吧,他原来是青钢的工人,原本钢厂搬迁,他是可以跟着一起走的,但是为了我们这帮徒弟,师傅买断了工龄,快退休的人了又从头开始找工作。”刘宾告诉记者,因为担心没办法每天教学生练摔跤,师傅放弃了企业里安稳的工作。师傅的牺牲,徒弟们都看在眼里。

“我不相信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这么没落了。”黄师傅说,这几年环境好了,越来越多地人开始了解中国式摔跤,这是个好兆头,尤其是中国式摔跤已经正式成为了全国青运会的项目,对于这些执着的摔跤人来说,又有了新的希望。

尽管已经到了“半百”的年纪,但只要有机会,黄师傅还是会自费出去学习,参加比赛。2013年,头发已经花白的黄保清代表青岛参加山东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当黄师傅站到比赛场上的时候,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因为这份特殊的体育精神,黄师傅被特别授予了“敢斗奖”!

“只要能动,我就一直练下去,只要有人学,我就一直教下去!”25年前,因为比赛项目的取消,黄师傅在最好的年纪告别了正式比赛,而今天,他不想把遗憾留给下一代,他希望尽自己所能,让中国式摔跤可以像柔道一样走向世界,让更多人见识到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很多人愿意跟着黄师傅学摔跤,这里面不仅有三十多岁的大叔,还有刚上小学的小朋友。

赛场上的的黄师傅一边当裁判,一边指导动作,一轮对决结束后,他还会跟徒弟复盘刚刚的比赛。

“我不相信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这么没落了。”黄师傅说。

白天的黄师傅在工厂里当电焊工,给别人打工。

黄保清原来是青钢的工人,1986年就进入钢厂工作,后来钢厂搬迁,但是为了这帮徒弟,黄师傅买断了工龄,没有去新厂工作。

如今,他在自己家附近重新找了一个长白班的工作,也是电焊工,为了就是晚上能带孩子训练。

满地的获奖证书,是对这位“业余”中国式摔跤教练最好的肯定。

THE END
1.这群“摔跤大爷”倍儿棒!天津王晖在被称为“跤窝子”的天津,一批当年的优秀选手虽然已不再年轻,但仍保持着热爱。在天津的街头巷尾,每逢周末,这些“摔跤大爷”在大大小小的露天跤场仍一展身手,同时也把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新生代,让中国式摔跤的体育精神得以延续。 今年重阳节前夕,记者来到天津的室外跤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中国式摔跤表演,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84QSJI05346RC6.html
2.摔跤大爷一搭手就见输赢【#摔跤大爷一搭手就见输赢#】#中国式摔跤的传承# 在中国北方,有一门体育运动:中国式摔跤。这项运动曾被列入国家体育竞赛项目,并举行全国比赛。在被称为“跤窝子”的天津,一批当年的优秀选手虽然已不再年轻,但仍保持着热爱。在天津的街头巷尾,每逢周末,这些“摔跤大爷”在大大小小的露天跤场仍一展身手,同时也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810373291/ma782e4ab03302m9cm
3.徒弟向师傅下跪求责罚抽小腿视频在线观看中国式摔跤入门基本功,抽腿的动作要领,一分钟给你讲明白 发布时间:2021-08-25 上传者:精武讲堂 简介:中国式摔跤入门基本功,抽腿的动作要领,一分钟给你讲明白 00:15 看看往年今日,师傅和弟子的练武场面 发布时间:2024-05-01 上传者:武威功夫哥精武武术 http://client.so.pps.tv/so/q_%E5%BE%92%E5%BC%9F%E5%90%91%E5%B8%88%E5%82%85%E4%B8%8B%E8%B7%AA%E6%B1%82%E8%B4%A3%E7%BD%9A%E6%8A%BD%E5%B0%8F%E8%85%BF_ctg_%E4%BD%93%E8%82%B2_t_0_page_1_p_1_qc_0_rd__site__m_1_bitrate_4
4.生不逢时的跤王时尚频道天津跤坛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有跤王之称的跤手张维生。 在一般人看来,在中国式摔跤的全国大赛中,只要夺得了冠军便可冠以跤王的称号。其实,跤王这顶桂冠并非可以随便戴的,如同外国的拳击运动一样,真正的拳王只能在重量级选手中产生,因为只有重量级的拳击冠军才真正称得上是天下无敌,同样道理,跤王这顶桂冠也只能https://fashion.ifeng.com/news/detail_2010_12/15/3518785_0.shtml
5.牛街居民姓氏故事(171)切糕杨:在牛街经营切糕的杨姓人家有:曾家住牛街丁家胡同(牛街三条)路北的杨九巴、其父曾给官宦人家包厨。家住吴家桥二条路北的杨开泰,也以经营切糕为业,他还是民国期间牛街一带享有名气的中国式摔跤的高手。 (172)月盛馆杨:原住牛街以东的法源寺街,家人杨小亭曾在前门大街以“月盛馆”为商号,经营一家https://www.meipian.cn/3e6z2xhd
6.水润雄安北京出来个摔跤名家徐俊卿。徐俊卿北京顺义县人,早年师从摔跤名家扑户,宛永顺,薄二爷,纪四爷和张兴,年轻时摔遍京城和东北三省,徐俊卿在沈阳,会同其他兄弟杨振声生。参加过国内外无数次比赛,获得过全国空军八级别中国式摔跤冠军赛冠军,辽宁省中国式摔跤冠军赛冠军,陕西省中国式摔跤冠军赛冠军,沈阳市中国式摔跤赛多年http://www.xanculture.com/liuzhuxiangchou/feiyichuancheng/2018-08-09/605.html
7.原创中国武术为什么衰败了?溪流游鱼楼主 全科医师 江苏卫视正在直播昆仑决,有人看没?2015-02-08IP广东广东 收藏回复点赞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28656427
8.文化传承——老北京跤艺双德全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土生土长在皇城根脚下的双德全打小就着了魔般地迷上了中国式摔跤,从十几岁拜师学艺到如今弟子满堂,从摔跤运动最鼎盛时期的风光到如今全京城不过三四百人从事跤艺的尴尬,从一名获得奖章奖状无数的全国劳模到退休后独自开办免费摔跤培训班的“老”教头……双德全70岁的人生中经历了很http://hbdfxy.cn/basic/detail/36/36/8901
9.京跤史话京民圔年间的择跤武术世家在比跤场开展的数年活动 中,70年代初有一小孩在一旁偷学,当时并没引起大人们的注 意,“后生可畏这话一点不错,这个偷学功夫的小孩就是后来 叱咤北京政坛,为北京在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上夺取第18块金牌的中国式摔跤82kg级冠军的苏洪涛。关于苏洪涛情况事迹不做过多描述,因为从1984年至1988 年报刊杂志不乏关于他的http://www.wushupeixunban.com/p_116474.html
10.失落的武林:假大师真功夫与江湖乱象封面故事他十岁习练中国式摔跤,一摔十年,13岁他就可以跟任何年龄的人摔。在那振刚门下学摔跤的时候按照专业队的训练强度,急速俯卧撑往地下一趴,咵咵咵,40、60、100做三组,在双杠上做曲臂支撑动辄100个。有这身摔跤的功底,现在对方使绊儿,搁他这没用。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9/c49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