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说的就是DanielWellington(简称DW)。凭借简约的设计,成功的营销,它成为近年来风靡全球的潮流单品。
老实说,我们是很好地接受着品牌教育的一代。而DW的品牌故事,恰好是动人心弦的教科书。
我相信,有不少人着迷于故事主人公的绅士气质(尽管我不确定DanielWellington是否真的存在);以及,他那根缠绕腕间的尼龙表带;当然,更重要的是,沉醉于话术中传递的设计、格调、隽永气息。
所以,有些套路也是经久不衰的。
我亦不能免俗,大约在四年前,我曾购得一只DW。
客观上来说,它的设计很讨喜,像第一眼让你感觉清新靓丽的女孩。不过现在回头看,自己被营销话术洗脑的经历还是蛮傻的。
Ⅱ.折腾修表
大约到第二年,我的DW表盘进灰,洁白的表盘上,一粒“硕大”的黑色灰尘……强迫症简直不能忍。而近两年,虽然佩戴不多,但它还是不时出现在我的左腕。
直到年初的一次电池更换,不小心动及机芯,指针掉了……去附近的表店问询,他们表示不一定能打开表镜,并且要价不菲。
转求某宝,看到有表镜出售,那不如我自己暴力拆解咯?心想回头买块表镜合上即可。
不过可惜,自己拆解伤到面盘,指针也稍微弯曲。
随即在某宝寻找寄修的店家,这期间,也遇到跟我机芯漫天要价的不良商户……最后,选定一家价格公道的店,计划给DW换盘面、表镜、机芯,动个大手术。
也许我这只表属于老款,表镜尺寸无论如何与现款规格合不上,于是又经历了另购表镜-寄送店家-还是不合-又再补寄的过程。
尽管最后的表镜尺寸还是偏小一丁点,但店家用紫光胶水完美解决密封问题。
对于这样一只廉价表,并且不赚钱的维修生意,店家细致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令我欣赏。
历时约半个月,我收到寄回的手表。用抛光布给它擦拭一番,旧表焕然一新。
Ⅲ.一点惋惜
就像朋友多年前对我说的一句话:“不要嫌弃你手上的相机不够好,想想你第一次得到它拍照时高兴的样子。”
但,又真的能做到这般有情?尽管我们都有追逐更好物质的权利,但置换掉的汽车、售出的旧宅、闲置的木琴……都不免让人惋惜。
人与人之间尚且薄情,更何况对物。换好表带,装盒收好,继续做个喜新厌旧的人。
看到你写的旧相机的那段话,我把我20年前高中时代的石英表翻出来了。。。。。
往上看,别回头。
表吧14j前来助阵dw腊鸡一个国产的强项变成国外的了?miyota325批发价5块碳纤维镜面尼龙表带铁皮壳大概成本价在20左右卖一千呵呵
这也能算表??
完全能理解楼主的心情,我的天王表也送去修过好几回,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父亲给的,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怎么都不会丢。
楼主敢不敢发手表吧
dw高价低配,成本应该100不到吧?
送人的第一块也是DW,大学时候心尖儿上的可人儿啊,那经典的三色表带掺杂了我对她复杂的情感。虽然今日早已分道扬镳,但是DW在她手上的样子我还是无法忘却。下面说正题哈哈,身边遇到不少戴DW的人,有一次逛超市发现一哥们戴的黑金款(之前坐动车遇到一个聊得来的姑娘也戴的这款的女士款,可谓之巧啊),我下意识看了看手上的Mark17,心里暗骂一句,奶奶个熊,DW竟然比我的马克还亮!十分嫌弃的看了一眼走了,哼╯^╰凭啥比我的亮!最近突然有点迷真力时的铜飞行员,听说不太好买,有没有表友有路子的,有折扣更好嘿嘿嘿~
我刚工作之后买的第一块表-卡西欧gshock,我擦得干干净净放在表盒里,看见她也偶尔想起当年吃土的岁月,偶尔戴戴
我是来打酱油的。
热衷并专注于劳力士,探索并传播其表款与文化。包括但不限于:经典表款的历史沿革、技术细节、文化故事;新款腕表的试戴感受、实拍图片,以及市场行情。希望能为平台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劳力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