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中,咨询双方共同遵守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平等原则、专业性原则等。
二、关于心理咨询的常见问题
(一)为什么需要看心理咨询师?
(二)哪些人需要看心理咨询师
1.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群:包括情感问题、婚姻关系矛盾、家庭冲突等。这些人群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和负面的思维。
2.工作中遇到压力过大的人群:高度竞争和劳动密集度强,工作场所也成为了焦虑和抑郁的重要温床。
3.与他人沟通不畅的人群: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自我意识不足等,自卑和焦虑感较强。
4.职业规划、自我成长、人生阶段转折的人群:这些人群没有或可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但认为不清,有些两难,陷入瓶颈的。
(三)心理咨询对什么样的人效果最好?
1.来访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希望自己在感受和行为上做出改变,而且希望从咨询中获得帮助;
2.来访者是一个能够充分表达和反思自己经历的人;
3.动机比较高的人。
(四)心理咨询一般用什么形式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首先,是个别谈话,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心理咨询;
其次,一些特殊的艺术疗法,如沙盘、绘画、音乐等手法的配合;
再次,其它方法,如家庭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各类活动小组等等。
三、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有什么区别?
在心理健康领域,"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是两个常被提及的职业。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助人的意愿和终极目标是一样的,但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场所不同
心理医生,顾名思义当然是在医院进行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大多都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但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现在也已经有医院开始聘请心理咨询师了。
(二)处方权、职业技能不同
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之前,是作为医师在医院工作的,是可以有处方权的,面对精神疾病类患者,有权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
心理咨询师则是根据各种心理咨询技巧为来访者提供帮助,无权做药物治疗。
也可以说心理咨询师是解决心理问题的第一道关口,如果心理咨询师无法解决问题,患者症状比较严重,需要药物治疗了,则需要心理医生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