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剩女”婚恋困局引热议,网友:一辈子很短,挺挺就过去了

日前,看到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新闻报道:

讲述县域体制内“剩女”的婚恋困局,她们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在毕业后考进了体制,工作朝九晚五,日子过得比较体面。

按理来说,像她们这样的女子,比起普通女子要有婚恋优势,自然也更加有选择权。可即便如此,她们是拥有高起点,现实却把她们困在了原地。

比她们好的异性,大多已成家。比自己差的男生,她们又瞧不上,于是宁缺毋滥,维持心中的那点傲气,持续僵在婚恋的困局里。

其实特别能理解,体制内“剩女”的存在。她们自诩条件好,有挑选的资本,于是慢慢物色,哪怕好不容易遇见那么一个能让自己动心的男人,却在自己的矜持与冷漠下,磨灭了对方的热情。

只能说她们对爱情的期待太高,而对自身的认知又不够。说得难听点,体制内的女孩无非有份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真不知道炫耀,能够跳脱出来,依旧活得精彩,才是真本事。

可惜,她们没有这样的认知,总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需要匹配全方位都要优秀的男子才行,在没遇到之前,不愿将就。

人有追求是好事,可要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体制内的剩女,之所以会陷进婚恋的困局里,在于她们的欲望匹配不上能力。

简单来说,她们还不够优秀,在婚恋市场上,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据我观察和了解,凡是到了一定年纪还没结婚的男女,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些毛病。

可能是个性太强,也可能是太过特立独行,抑或者是过于追求自我,觉得一个人也挺好,没必要拿婚姻来试错。

若是铁了心不嫁,笃定要过一个人的生活,那便不会有压力,更不会陷入婚恋的困局里,难以走出了。说白了,还是修行不够,在意世人的看法,想要追求世俗的成功。

即便她们在工作上,可以说是成功了,可在感情上,却拿不出手,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稍微有点耻辱心的人,内心都会不好受,都会想要冲破这种困局。

当然,她们若想走出婚恋困局,其实也不难。要么降低标准,要么差不多将就,若是依旧坚持当初的追求,那恐怕会难如愿,仍会被困在原地。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婚姻不会圆满,爱人亦不会十全十美。与其不断挑剔,倒不如找个差不多的,先搭上婚姻这趟车再说。

或许有人会说了,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不可马虎,必须慎重又慎重。道理虽如此,但若是谨慎过了头,那就过犹不及了。

当一个人对爱情有极高追求的时候,她是会比较谨慎的,小心翼翼地寻觅,上下多方打探,发现稍有不合心意的,便会轻易作罢。

哪怕这个人整体不错,就只因为某个短板,她所不能接受就错过了,如此着实有些意难平。我们在追求爱情的路上,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可在某些时候,是需要“抓大放小”,别总是盯着他人的劣势,而忽略掉了他的长处。

如此这般拿放大镜来找,是找不到称心如意的恋人的。世人都有毛病,或多或少,若是你真的爱一个人,会聚焦他的闪光点,而忽略掉他的阴暗面。

不能说体制内的剩女,百分之百是鸡蛋里挑骨头,但以她们的条件,还是被困在了婚恋局里,那还是说明她们真太挑剔了。

也许她们会矢口否认,真不是自己挑剔,而是遇见的人都不合心意。若是如此,那也只能用网友的回复来安慰了:一辈子很短,挺挺就过去了。

其实,人生紧要的也就那几年,若是这几年,你都挺过来了,余生也就好过了。或许有人真心不想结婚,她们之所以会焦虑,在于父母家人的舆论压力,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应付了事。

外力再强大,内驱力不足,也不能成事。婚恋这件事,还真不是光靠一个人努力,它就能轻易实现的,它需要情投意合的双方共同努力。

体制内的剩女,不能说她们眼光毒辣,但都到了这把年纪了,已经不再会为爱冲动了,理智主导的她,告诉自己要矜持,要体面,不能乱了分寸。

如此说来,婚恋困局也就三五年,等女孩挺过去了,也就“渡劫成仙”了,从此无欲无求,逍遥似神仙了。

若没成功,那余生便会被痛苦缠绕,越往后越疼痛。悔恨当初,白白错失了良机,才酿就了如今的苦果。

我不觉得,人生会有婚恋困局。不管是体制内的剩女,或是世人眼里,到了该结婚,依旧还没结婚的大龄青年,自己的生活,理应由自己主宰,而不是被外人牵着鼻子走。

谁规定三十岁之前,就得结婚生子的;那是普遍人的人生轨迹,你若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持鹤立鸡群又何妨。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你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对抗外界施加于你的压力,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那你就得考虑,如何才能够从中找到,一个能让你舒服自洽的平衡点。

人生怎么过,都会有遗憾,等你五六十岁时,别人家的孩子,都大学毕业了,而你的孩子还在上小学,自己还要去开家长会,忍受家长们异样的眼光。

想想是不是会苦恼,觉得那样落后于人的人生,会让自己觉得羞愧。若不想经历那样的尴尬,那就赶紧追上同龄人的步伐,别相差太远。

人这一生,都是活在你追我赶的游戏里。求学的时候,你争在人先了,在婚恋这件事上,稍稍落后于人也无妨。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到最后,我们谁也没法论输赢。此外,人生的好坏,不是外人来评判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只要你觉得好,那就真的好,管它单身与否。舒服自在,才是值得追求一生的状态。

THE END
1.春节回县城相亲的年轻人:逃离将就与不甘土著体制内:持续降低要求的“剩女” 上岸后,吴怡进入了体制的围城,也陷入了婚恋的困局。 县城女孩有一条既定的“孝子”轨迹——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到家乡,进入体制,成为老师或公务员,再找个同样端“铁饭碗”的另一半,过上安定生活。吴怡的人生,严格遵循这条路线。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8328.html
2.体制内的女孩可以看成是房东。随着经济总体的提高,房东从来都是涨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观念能够改变。女方赚钱男方照顾家里也不是不可以嘛。 2022-05-14 14:50 开开眼界:有文章称县城体制内女孩出现了婚恋困局,真实性几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网页链接https://xueqiu.com/3387862739/219942685
3.这篇文章真实到我都不能一口气看完,看一会来自格尔达land这篇文章真实到我都不能一口气看完,看一会需要缓缓才能看下去,每个字每句话都仿佛看到过真实案例。(鸡皮疙瘩都起来的那种,这就是现实)【转发】@人物:【县城体制内的女孩,和她们的婚恋困局】体制内适龄未婚https://weibo.com/1793751150/LrVZiaeI4
4.春节回县城相亲的年轻人:逃离将就与不甘02 土著体制内:持续降低要求的“剩女” 上岸后,吴怡进入了体制的围城,也陷入了婚恋的困局。 县城女孩有一条既定的“孝子”轨迹——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到家乡,进入体制,成为老师或公务员,再找个同样端“铁饭碗”的另一半,过上安定生活。吴怡的人生,严格遵循这条路线。 https://www.tmtpost.com/6939595.html
5.东莞工厂里的婚姻困局有些男工一进厂,就到处加女孩子的微信,相对机会就多些;可也有不少人天性比较沉默和内向。 我见过很极端的,一个来咨询的男工,他以前在别的城市上班,是因为这些,我觉得,太有必要为新生代工人专门搭建一个婚恋社交平台,提供婚恋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学会沟通,适应社会,打破老乡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婚恋对象。https://www.douban.com/note/72145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