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体制内女孩的婚恋困局:婚恋鄙视链男孩出走新闻频道

欧阳静说话利落,习惯聚焦于事实本身,不一定「政治正确」,但却是真切的现实。

上世纪80年代初,她出生于江西,有「小镇女孩」的成长经历,也有属于县城的生活经验,直到现在,她的亲人依然生活在县里,并且有几位是县乡公务员。

所以,她对县域生态并不陌生,对体制内这个圈子也足够熟悉,研究起县城婚恋话题有天然的便利。

体制内适龄未婚青年性别比失衡,但县城生态下对女性的规训又更加严苛,她们一边承受着找不到心仪伴侣的压力,一边还要承受来自熟人社会的舆论压力,欧阳静说,在她的访谈对象中,有人降低标准,有人异地解决,也有人单身至今。

那些曾经的好学生、乖乖女,后来顺利考进体制内、有着体面工作的女青年,唯独在婚恋的竞技场上,被「困」在原地。

如果说「女性独立」是现代社会的「应然」,那么欧阳静的调研反映的是县域语境内的「实然」。

【剩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年后,这一词条就被收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汉语新词之列,并定义为:高学历、高收入、27岁以上仍然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女性。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到的一个新称号,她们被称作“单身派”。

日本人则称之为“被男人扔掉的女人”,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

网络上一度流行着这样的说法,25岁至28岁的未婚女性称为“初级剩女”或是“剩斗士”;28至32岁的未婚女性被称为“中级剩女”或“必剩客”;32至35岁的未婚女性则被划归“高级剩女”的行列;35岁以上还未嫁的女性则被尊称为“齐天大剩”,大龄单身女性们被贴上了种种年龄标签,而有关“剩女”的形象并不止于此。

THE END
1.春节回县城相亲的年轻人:逃离将就与不甘土著体制内:持续降低要求的“剩女” 上岸后,吴怡进入了体制的围城,也陷入了婚恋的困局。 县城女孩有一条既定的“孝子”轨迹——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到家乡,进入体制,成为老师或公务员,再找个同样端“铁饭碗”的另一半,过上安定生活。吴怡的人生,严格遵循这条路线。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8328.html
2.体制内的女孩可以看成是房东。随着经济总体的提高,房东从来都是涨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观念能够改变。女方赚钱男方照顾家里也不是不可以嘛。 2022-05-14 14:50 开开眼界:有文章称县城体制内女孩出现了婚恋困局,真实性几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网页链接https://xueqiu.com/3387862739/219942685
3.这篇文章真实到我都不能一口气看完,看一会来自格尔达land这篇文章真实到我都不能一口气看完,看一会需要缓缓才能看下去,每个字每句话都仿佛看到过真实案例。(鸡皮疙瘩都起来的那种,这就是现实)【转发】@人物:【县城体制内的女孩,和她们的婚恋困局】体制内适龄未婚https://weibo.com/1793751150/LrVZiaeI4
4.春节回县城相亲的年轻人:逃离将就与不甘02 土著体制内:持续降低要求的“剩女” 上岸后,吴怡进入了体制的围城,也陷入了婚恋的困局。 县城女孩有一条既定的“孝子”轨迹——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到家乡,进入体制,成为老师或公务员,再找个同样端“铁饭碗”的另一半,过上安定生活。吴怡的人生,严格遵循这条路线。 https://www.tmtpost.com/6939595.html
5.东莞工厂里的婚姻困局有些男工一进厂,就到处加女孩子的微信,相对机会就多些;可也有不少人天性比较沉默和内向。 我见过很极端的,一个来咨询的男工,他以前在别的城市上班,是因为这些,我觉得,太有必要为新生代工人专门搭建一个婚恋社交平台,提供婚恋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学会沟通,适应社会,打破老乡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婚恋对象。https://www.douban.com/note/72145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