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校读大学、大专、研究生期间,父母教育不要谈恋爱,同时考虑毕业将来就业问题、异地问题等现实因素,在学校谈恋爱成功率极低。
2.录用到工作岗位的男女未婚青年忙于工作,单位未婚青年少,在单位交友又少,县域镇域范围内新录用的政府机关、企事业未婚青年彼此也不了解,缺乏交流交往互动平台。
3.大多数已婚同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介绍,缺乏传统“媒婆”牵线搭桥做好事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4.人才来自不同区域融入难。通过对部分县直单位、乡镇、学校、医院、企业了解,大多数青年人才来自不同县市,包括合肥、淮南、六安、蚌埠、阜阳、亳州、滁州、宿州、安庆等市、县、区、乡镇,他们人生地不熟,缺乏熟人社会朋友圈,交友介绍难。如果阶段性找不到婚姻幸福,看不到成家立业希望,导致他们不敢在寿县买房置业,一心想考走,或辞职到其他地方,不利于寿县发展。
二、建议解决措施
1.积极搭建公益性青年交友平台,积极提供婚恋社会服务。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要发挥县级政府主导,由妇联、共青团、工会三家牵头主办,通过实名注册、信息筛选等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打造信息真实安全、资源共享的地区性适龄青年网络交友平台,利用“元旦”“五四”“七夕节”“国庆节”“春节”等传统节假日,为大家搭建展示自我、交流感情、缔结友谊、收获爱情的平台,帮助解决他们因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社交圈受限等原因导致的婚恋难题。充分合理利用互联网为适龄青年创造安全可信的交友机会,定期为适龄青年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面对面”活动。民政、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要根据青年心理和生理特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组织社会服务专业机构,为广大青年提供专业的婚恋、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财政部门要在平台建设和购买服务中提供适当的经费保障。同时创新联谊交友的活动形式,扩展朋友圈,提升交际能力。也可依托古城旅游资源,开展“假日寿州郊游交友”互动活动,提高婚恋成功率,也借此宣传寿县旅游。率先在全省开展“关爱婚恋难”活动品牌,提升寿县形象。
3.县域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为广大未婚男女青年提高交友方便和支持。
5.政府购买“云相亲”APP服务。启动全县未婚青年、单身离异职工线上“云相亲”联谊活动。
总之,通过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作用,聚焦社会热点,回应家庭关切,围绕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群团所能,用好用活服务阵地资源,全心全意服务好广大未婚男女和家庭(包括离异),加强对未婚适龄男女婚恋交友的指导和服务,推动解决单身青年婚恋难等问题,帮助未婚适龄男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恋爱观,引导广大青年修身明德、齐家敬业,以家庭文明助力寿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住茶庵镇县政协委员戚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