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交锋年轻人纷纷走向相亲,自由恋爱失败了吗?婚姻爱情结婚

据澎湃新闻的报道:自由恋爱风潮正在悄然退却,90后甚至00后们已“累觉不爱”,“爱不动了”,男生不再追女生,“不主动、不拒绝、不花钱”的“三不”流行。但这不意味着当代年轻人不再找对象,而是选择了相亲方式。尽管多数人并不喜欢“相亲”这个词,更不愿接受“包办婚姻”,但寻找对象的方式却与“相亲”没有本质区别。无论是配对软件、约会APP,还是“985相亲群”、“海归交流群”、“清北复交相亲群”,匹配的标准是外表、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地域、家庭等,与被年轻人排斥的“家长安排”和“公园相亲角”没什么不同,都是把物质基础与现实条件作为考量的重要指标。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你觉得相亲和自由恋爱哪一种方式更靠谱?

观点交锋现在开始

相亲再流行

自由恋爱(LiberalLove)是男女自发交往中彼此自然吸引,两情相悦;相亲(Matchmaking)则是以条件为前提的筛选,具有功利和目的性,强调理性经济人的匹配与选择的最优化,遵循的不是自然而然,而是计划(Arranged),也称“包办婚姻”(ArrangedMarriage)。

过去,“包办婚姻”代表落后与压迫,是封建社会毒瘤,与之相对的“自由恋爱”甚至“私奔”往往是爱情的代名词。《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是爱情典范,宝玉与宝钗被家长安排的相亲结婚则是封建制度对青年的压迫。印度经典电影常以打破包办婚姻、勇敢追爱的故事成就经典,《勇夺芳心》中的男主,就用真挚爱情将女主角从包办婚姻中拯救出来,走上自由恋爱的康庄大道。

▲宝黛间的“自由恋爱”与宝钗间的“相亲结婚”图:《红楼梦》剧照

▲线下相亲活动

与之同时模糊的,还有自由恋爱与相亲间的界限。2020年,美国奈飞(Netflix)出品的真人秀《爱情盲选》(LoveIsBlind)就是一场自由恋爱实验。参加节目的男女展开一场纯粹的恋爱,不仅不知对方的职业、学历、收入,甚至不看长相,紧靠隔墙聊天交流,用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寻觅灵魂伴侣,然后再面对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种族身份及社会阶级的考量,从精神向物质层层加码。这大致是最接近“纯爱”的求偶模式,但最终15对陌生男女里只有2对牵手结婚,成功率仅13.3%。

▲在真人秀《爱情盲选》中,不看脸的纯爱在现实中败下阵来

与《爱情盲选》几乎同时上映的另一档真人秀《印度媒婆》(IndianMatchmaking),则是与自由恋爱相反的包办相亲,把职业、收入、学历、宗教、家庭、阶级作为前提条件,经过筛选符合条件的男女,才能聊感情,可以说是《爱情盲选》的逆向模式,把从精神到物质,变成从物质到精神。但连续三季的节目,13位客户中仅1位通过媒婆相亲牵手,成功率8.3%,并不比《爱情盲选》的纯爱式择偶更容易。

▲真人秀《印度媒婆》的模式,是先见家长再“试谈恋爱”的相亲

自由恋爱,不必然摒弃物质条件,而相亲结婚,也不必然没有感情,两者的区别不是考虑或不考虑条件,而在于条件的出场顺序。前者感情第一,然后再谈条件,条件或适配,或不适配;后者条件第一,先选一波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池,再在这个划定的池内寻觅感情,或者寻觅不到感情。但共通的是,自由恋爱与相亲都不能保证配对成功,无论哪种模式,牵手成功总是少数,求偶失败才是大多数。

新自由主义爱情:自由选择的暴政

▲一见钟情只发生在天生丽质的人身上,韩剧《春夜》剧照

▲比起忠诚却不善言辞的李大仁,女主一开始更青睐不忠但很“会恋爱”的丁立威图: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

这也导向了自由恋爱的最后一层陷阱,即“自由”带来的风险。自由恋爱天然向擅长“谈”的人倾斜,就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和榨取价值的空间。当油嘴滑舌、巧舌如簧的人遇到追求纯爱的对象时,便可施展其PUA技巧和欺骗,自由恋爱模式反而成为信奉真爱者被捕获的猎场。

▲爱情骗子与杀猪盘,《Tinder诈骗王》剧照

▲在同居关系的立法方面,大部分国家仍是空白,同居关系无法获得与婚姻同等级的保护,图源:央视新闻

总体而言,自由恋爱不能保证物质条件,以年少轻狂的爱情为开始,以一地鸡毛为结局的关系比比皆是。自由恋爱也需要一个人有“情感资本”,有足以吸引异性的优势才能加入这场浪漫游戏,否则只有输的份,大部分普通人,如果不是对自身和他者有清晰认知和足够智慧,很难在这场游戏里成功。最后,自由恋爱因其自身属性和缺乏公共治理,尚处于私域自治范畴,交由人性去自发驱动,给不可靠的人性阴暗面留出巨大空间。

滞后的亲密社会时钟与生理时钟错位

▲2024年4月13日,江苏淮安,王婆说媒现场相亲点,不少青年男女前来寻找心仪的另一半。

相亲的回归,也催生了经济产业链,以浪漫为名的生意开始涌现。除婚介服务和婚礼策划外,还有教搭讪聊天技巧的恋爱培训学校,有教人美妆打扮的造型师、亲密关系咨询师、口才训练师、社交训练师、失恋治疗师,风水大师和面相大师也纷纷加入,寺庙也能借助求姻缘来获得捐款。相亲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互相催化。

自由市场经济时代的“计划婚姻”

爱情在人类历史上非常短暂,因爱成婚是18世纪末以来才发展出来的求偶方式,自由恋爱在中国的历史更加短暂,大致是从民国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才在中国出现,并一度成为婚恋最受推崇的模式。中国人的婚恋方式,也随着时代,特别是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发生多次变革。

▲《金婚》剧照

20世纪80-90年代是自由恋爱的高潮,可以说是爱情黄金期。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思想开始解放,爱情被视为人性解放。高考恢复后,走入校园的青年来到一个可以遇见大量异性的场域,适龄男女来到了一个可供交往的自由空间,青年男女坠入爱河,还产生了一批爱情诗歌和外国翻译文学作品。

▲《将爱情进行到底》剧照

一个不容小觑的事实是,这个时期虽然经济发展,但尚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仍保留了计划经济的部分遗产,包括大学毕业“包分配”,单位分宿舍、分房、分户口,单位大院还有医院、托儿所、学校等“从摇篮到坟墓”式的一条龙服务。这就让校园里自由恋爱的情侣们,毕业后无需担心生存问题,他们是社会精英,有定向的工作、分好的房子、迁入城市的户口、美好的前途,甚至配偶的工作也能一并解决。因此,70后和部分80后们的婚姻,很多是大学同学之间的通婚,凡是大学时候相恋的,毕业后基本都结婚了,婚姻也很稳定。在此前几千年,中国也未有这种黄金期,放到40年后的今天看,这种黄金期一去不复返了。

到新世纪大约2008年后,随着房地产狂飙,自由恋爱逐渐消退起来。大学生毕业不再分配工作、户口和房子,自由恋爱的物质条件被抽离掉,像20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恋爱所享受的社会条件,已是昨日黄花,大学生往往是“毕业就分手”。工作要靠自己找,去哪里找,能不能找到都是未知;买房更是年轻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城市的高房价“劝退”年轻人,去哪里安家也不确定。自由恋爱面临的是有爱情没面包的尴尬。

THE END
1.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加之高压的工作环境、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限的闲暇时光、狭窄的社交圈层以及延长的学制等现实因素,众多“80后”“90后”青年面临晚婚甚至单身的无奈选择,婚恋难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青年而言,恋爱成家不仅是个人生活的重大里程碑,也是普遍的心理需求与社会期待。因此,妥善解决青年婚恋问题,不仅关乎青年个体的健康http://www.sxqnb.com.cn/html/sxqnb/20240802/25932.html
2.共青团谈青年婚恋问题:目前存一些功利化婚恋观念新闻频道共青团谈青年婚恋问题:目前存一些功利化婚恋观念 原标题: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图片来源:国新办网站) 央视网消息:针对如何帮助青年人解决婚恋问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17日表示,将规范婚姻介绍和婚姻服务事项,打击虚假欺骗行为,帮助青年人找到自己合意的伴侣。https://news.cctv.com/2017/05/17/ARTIyX9c8QXXEsw80QvWJdSq170517.shtml
3.某县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一些功利化的婚恋观和落后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的婚恋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解决大龄青年遇到的婚恋难题,营造大龄青年婚恋的良好氛围,我委对本县大龄青年基本情况展开调研。 二、调查目的 对本县大龄青年的婚恋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大龄青年在婚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升https://m.wydbw.com/show.asp?Id=191539
4.青年人的婚恋问题发展问题怎么办?西塞山区这场座谈会干货满满青年人的婚恋问题、发展问题怎么办?西塞山区这场座谈会干货满满!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念念)“青年联谊交友活动形式单一”“28岁以下青年不愿意谈恋爱……”以上这样的声音来源于西塞山区的青年代表们。 2024年8月13日上午,团区委组织召开青年工作座谈会。大冶特钢、西塞电厂、振华化学、金皇冠等近10家企业的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3105280.html
5.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服务青年多种需求……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婚恋观是人的价值观念在婚恋问题上的表现,属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的婚恋观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婚姻家庭的稳定性。让青年人“安身、安家、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6.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摘要: 青年婚恋领域的法律、政策特点明显,比如法律层面提倡婚姻自由、注重对妇女儿童及老人的利益保护、反对家庭暴力,政策层面关注配偶及子女的医疗待遇、母婴保健以及家庭住房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影响和引导了青年的婚恋意愿,但因为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现象及问题,关涉家庭稳定、家庭成员健康、财产归属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7.上海单身青年婚恋观调查:年龄是问题颜值是距离《上海单身青年的婚恋调查》昨天发布,干货来了,我们来看看上海地区单身青年找对象会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呢。 据《上海单身青年的婚恋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男性希望自己与对象的年龄差在5岁以内,这个比例高达70%,女性则恰恰相反,半数以上的女性都能接受5岁以上的年龄差。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web&eid=RqfLSZPzmWw=
8.浅议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现状及对策综上所述,当代青年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青年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透视现代婚恋观带来的社会问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04/11/144735_36804498.shtml
9.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3、当代青年的恋爱关系比较脆弱 当代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一般不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性问题,浪漫色彩浓厚,表现为恋爱率高,巩固率低,能发展到缔结婚姻关系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均落得个“毕业季即分手季”的无情命运。 考虑到婚恋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我采访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从中发现:随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