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累了大叔就来看看小鲜,2016各大院校毕业季相继出炉,国内设计院校PK国外设计院校,全球设计圈小鲜肉带着新鲜灵感推出震撼毕业季!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能遍览设计圈小鲜肉的处女作的话,就赶紧跟着小编吧!本期鲜货:2016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之建筑学院毕业获奖作品赏。
院长寄语:
又是一年毕业季,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将在这一刻,得到丰厚的回报。
感谢同学们多年来的陪伴,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你们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是我们倾情投入教学的动力源,也是我们努力专研教学的推进剂,希望你们在美院建筑学院度过的是充实而又有收获的青春年华,是值得你们一生回忆的美好时光。
你们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在更广阔的天空施展你们的才华。希望你们时刻不忘自己是央美人、建筑人,更希望你们未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2016.6.15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硕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院院长,丹麦奥胡斯建筑学院荣誉教授。
【一等奖作品】
毕业作品:“历史的映像”重修灵鹫寺
作品简介:植入手工艺教育的业态,重新回复灵鹫寺作为一个教育空间的历史。以庭院连接新旧空间,随着空间递进,教学,交流逐层展开。曲面玻璃让图像,映像与虚像并存。“历史的映像”反映在业态,空间与材料多个层面,激发旧建筑在当代使用中的活力,构建新与旧,人与自然共生对话的场所。
设计师:毕拓
指导教师:傅祎韩文强韩涛
毕业作品:《四维城市—立体街区营造新空间》
作品简介:如果城市生长突破了平面延展的限制,将触角伸向空间,构建凌驾于快速路节点的立体街区基面-即城市第四维度,激发了城市结构的剧变。从中生长出的建筑群在空间中对话,多个建筑单体的立面、顶面甚至底面,组成新的城市空间。
设计师:郭锦达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
毕业作品:创意聚落-深圳布吉关城中村改造
作品简介:设计旨在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一个集创业、生活、工作、展示、交流等为一体的创意聚落,设计着重解决在高密度高楼层的现状条件下年轻人生活与工作、商业、展示等关系,研究现有的狭小空间与年轻人创业生活行为的关系与可能性。将现有村落提升为高品质的创意聚落。
姓名:闫玉琢
指导教师:李琳、虞大鹏、苏勇
毕业作品:谷家峪民宿酒店设计规划-清林雅筑
姓名:康俊杰
指导教师:王铁
【二等奖作品】
毕业作品:《池阳绿谷——自然教育园区》
姓名:靳开颜
指导教师:丁圆侯晓蕾
毕业作品:乏城单身楼与公共澡堂改造计划
作品简介:以乏城现状已经荒废的单身楼和公共澡堂为中心形成的包括城市设计、场地设计和建筑改造设计在内的更新计划。2006年乏城居民整体搬迁后,城市建筑至今已被拆除三分之二以上,余下的建筑在城市荒漠中彷如一件件城市历史的展品,由此形成了乏城“城市即展场展场即城市”的城市设计新概念。原本的单身楼和公共澡堂在新设计中将被改造成为新的单身公寓和公共活动中心,赋予其新使用功能的同时,它们也将成为城市展品中的一个被展示出来,成为从核城公园中蔓延出来的新城市游览路径的衔接核城公园和城市中心区的核心节点。
设计师:李昕荷
毕业作品:游历
作品简介:设计从城市环境分析入手,提出地景建筑的概念。来到公园的人们先被坡道引向屋顶,让人们在行走过程中先从整体上感受公园,然后通过各个功能区的交通核心进入想要去的功能空间,最后再从河岸层出来近距离地亲近公园。
姓名:陈扬
指导教师:王小红丘志
毕业作品:《深圳城中村边界再设计》
作品简介:城中村外的遮蔽墙从曾经的历史和资本消费两方面主导了周边居民的行为,日常生活被挤压成为碎片。作品从“游戏性”与“庇护性”两方面对遮蔽墙的存在形式进行解读和基于日常生活的再建构,将碎片还原为一个另类的情境空间。
姓名:高原
毕业作品:《大栅栏公厕计划》
作品简介:经过观察,发现其中的公共厕所具备了很好的改造条件,通过改造并在其上方加建住宅,以保留被腾退的居民,使居民在可以留居本地的前提下提高生活质量。而居民原有的地面空间将得到释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姓名:卓俊榕
指导教师:傅祎、韩涛、韩文强
【三等奖作品】
毕业作品:“渗透”--文化体验下的山居谷家峪
作品简介:利用当地原有的特色元素(香椿及砖石建筑)对村落进行改造设计,引入新型经营方式(民宿),对当地发展逐步做出渗透性帮助与发展性的引导。
姓名:王佳玥
毕业作品:圣玛丽亚公园
作品简介:在尊重原有的校园空间与历史保护建筑的基础上,通过退台式建筑、内外交错的流线以及逐层变化的立体公园,将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一个具有现场性与互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设计师:李亚先
指导教师:虞大鹏李琳苏勇
毕业作品:惠女文化纪念馆
作品简介:基地选址于惠女主要聚居地之一,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建筑主体由中间大厅联系两边功能,结合参观路线与惠女一生的经历,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空间中的不同感受体验其生活情境的变化,打造具有场所精神的纪念馆建筑。
设计师:庄嫣然
指导教师:程启明
毕业作品:《透明工厂》
作品简介:
姓名:汤铠纶
指导教师:邱晓葵、杨宇、崔冬晖
毕业作品:“渗透”与“反渗透”
姓名:王峰颖
毕业作品:随意
作品简介:由于空间彼此的相似性和类似的连接方式而难以区分,其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方向丧失模糊开始和结束的概念因此这些均制的空间创造出无限感的理想空间。均制是一种可以在有限或者平庸场所创造出无尽的空间方式。
姓名:朱方地
指导教师:邱晓葵杨宇崔冬晖
毕业作品:大运河2050——聊城曲艺文化综合体
姓名:宋颖
指导教师:吕品晶、史洋
毕业作品: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设计
作品简介:从聊城民俗文化最具当地特色的东昌府木版年画切入,挖掘大运河沿岸宝贵的文化底蕴,意在激活运河使其焕发生机,赋予运河新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对古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与更迭进行探究,展现一种古城更新的可能性。
姓名:张天禹
毕业作品:元大都遗址公园商业综合体设计
作品简介:根据场地南北的现实条件,设计选择了针对南北界面的不同处理方式,使建筑呈现向南开放的方向性。多层次的视线关系将建筑与河对岸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几种空间类型的组合排列,创造了新型的空间体验方式。
姓名:彭勃
指导教师:王小红、丘志
毕业作品:重返枯荣之光
作品简介:鼓励人们从回到峡谷窑洞中,去挖掘那些我们现代生活失去的美好,纯粹简单与自然共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