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说“扩列一下”,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2000年之后的新生代的社交礼仪,已经和之前的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他们是网络原住民,是追求个性、独立的群体。
当你和00后聊天时,他们不只会提到扩列(即加好友的意思),还有小火苗、四叶草、暖说说。听到这些名词的时候,你大概会不自觉的找度娘问一下。
小火苗:好友连续互动天数;
二/三/四叶草:新朋友连续互动天数;
新生代拥有怎样的社交礼仪?又形成了怎样的社交方式?为此,鞭牛士的90后混入了00后的社交圈,开启了一次听歌、撩妹、尬聊的神奇之旅。
在“扩列”里听歌
这里面其实最有趣的是扩列功能,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微博,但更偏个人,目的性更强。
不过,这个功能最有趣的的地方其实在于听歌。
按照这个功能的设定,用户可以在添加文字之后添加最长60秒的语音,但凡这种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都是检验网友脑洞的地方。
不过,对于在扩列上发布好友信息的00后网友来说,他们倒是像在做生意,使用的都是话术几乎相同的“扩列宣言”:
极其相似的,还有“镇楼音”,大部分人都将选择了放唱歌的声音。当然,这种只能在手机端发布信息的功能,音质都比较堪忧。抛开音质,这些民间CV(声优)选择的曲目,其实都是一些网红歌曲中的节选。
其中包括《静悄悄》《怎么了》《那女孩对我说》等等,当然,也有人选择直接录制原创声音。
虽然这些CV有使用变声器的可能,但奈何这些网友音色多变,如果你是声控,萝莉、御姐、暖男,总有一款适合你。
硬撩00后,变成了一场尬聊
扩列的本质其实陌生人社交,最终目的是交友。为了能“勾搭”到00后,鞭牛士的90后大叔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连土味撩妹手段都用上了。
出现在扩列中的这些网友,警惕性都比较强,习惯以回答问题的方式防止机器人集中加好友。
在两个小时内,鞭牛士的90后大叔共发起了23次好友申请,最终成功加到10个好友。不过,真正的考验是在和00后线上交流之后。
比如这样,
至少从这些扩列宣言里,你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好友有多么渴望。但大多其实是石沉大海,很少有人会搭腔。
或许,是打招呼的手法出现了问题。又或许,对于这些寻求扩列的用户来说,扩列只是一个好友数字的增长,最多也只是多了一些游戏好友。想发展成为朋友,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新生代的网络社交礼仪
腾讯的审美还停留在十年前。
这些新生代的社交方式,相比老一辈,要更加外向。早在扩列功能出现之前,贴吧上就出现了一个“扩列吧”。
00后网络社交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们的沟通语言。
去年年末,B站曾发布了年度弹幕,“awsl”排名第一。这句缩写自“啊我死了”的弹幕,很好的代表了新生代的网络语言——缩写。
举几个例子:
“nss”代表“暖说说”;
“cqy”代表“处Q友”;
“cdx”代表“处对象”;
“cgx”代表“处关系”;
“基操勿6”代表“这只是基础操作,不要666”。
这些东西有一个通性,就是不容易被圈外人接受。尤其是拼音缩写,对很多人来说,甚至是阅读障碍。但这就是新生代的社交方式,需要有一定的门槛,来证明你是合格的圈内人,是可以聊到一起的同龄人,最起码是认同这样社交方式的人。
鞭牛士此前曾在《这群孤独、戏多的00后,Online社交时在干什么?》中写到,“圈子”是了解00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00后online社交的连接点。00后会因趣味而相聚,追星、动漫、游戏、cosplay,是“同好”才是“自己人”。
新生代的网络社交礼仪其实并不能笼统为一种形式,他们追求个性和独立,而小群体、小圈子是既能找到归属感,又能追求个性的便捷途径。
饭圈、C圈(coser)、jk服、汉服、黑界十大家族(微笑家族、情战家族、柔杀家族、血樱家族、亡尸家族、百乐门家族、情杀家族、梦战家族、血魑家族、霸氏家族)……大大小小的群体成为他们可以在网上栖身的圈子。
如今,事情已经起了一些变化,新生代在网络上的话语权逐渐变重。有一件事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点:
特殊时期,各个学校实行网上授课。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但没成想却让钉钉获得了大量的“一星好评”。其中的“事故原因”在于,要在钉钉上打卡后,在钉钉上远程上课。
曾有这样一则一星评价:这可真是一个神仙软甲呢,简直太棒了,根本没有老师学校强迫下载,……每天让我打卡可真让我高兴。假期虽然很短,但有了这个,我作业也翻倍了,可真是个神仙软件。
这是新生代网络话语权的又一次爆发,虽然事件无伤大雅,但也值得企业思考,未来的产品,要学会“讨好”他们。
所以,钉钉经历此事之后,在B站发了一则讨巧的道歉卖萌视频,播放量直逼2000万。
当这批网络原住民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时,他们也就不再会过度依赖这些社交阵地、社交礼仪或者圈子。而那时的新生代网民,或许还会重复这个轮回。
最后,经过一天的试验,鞭牛士90后大叔的扩列信息,只获得了34的人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