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平台乱象丛生相亲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日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江苏省消保委)点名世纪佳缘、网易花田等五家婚恋网站,指出婚恋平台普遍存在审核漏洞和系统性风险。

记者发现,除江苏省消保委点名的问题外,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关于网络婚恋平台实名账号买卖、服务买卖等“婚恋黑产”依旧活跃。

另一方面,受陌陌等陌生人社交平台的冲击,传统“相亲式”婚恋平台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5家婚恋平台被点名

根据极光(AuroraMobile)发布的《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处于适婚年龄(20岁-40岁)的人群中,有55.5%的人目前为单身状态,其中有34.6%的人从未谈过恋爱。在婚恋市场的主力人群90后中,有46.4%的人目前仍然为单身状态。

庞大的单身人口背后,是旺盛的婚恋需求。随着网络婚恋需求增多,婚恋平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

2020年11月份,江苏省消保委对恋交友行业现状开展专项调研,调研历时9个月,共获取有效样本7805份。调研结果显示,本次调研涉及的世纪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百合网、网易花田等5个平台,普遍存在平台信息审核存漏洞、“洗脑式”营销、退费规则不明确等问题。

以珍爱网为例,珍爱网客服表示,在门店刷身份证可以显示会员是否单身,门店对于男性会员的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身份证、学历证,还需要男士签署单身证明并提供房产和车辆证明复印件,收入流水证明等资料。但是,在门店体察调研中,珍爱网的2位体验员均只提供了身份证即完成了线下收费服务的购买。直至体验员完成第一次相亲后也未被查出婚姻异常状况,且调研中也未被强制要求提供房产和车辆证明复印件,收入流水证明等资料。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婚恋平台只顾推销、无审核的行为,使消费者人身、情感和财产均暴露在巨大风险中,已严重侵犯消费者安全权;世纪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在宣传时进行的安全性承诺和宣传内容是虚假的,平台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情况,其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另外,世纪佳缘网存在退款难的问题,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各平台应立刻填补审核漏洞,不得“先收费后审核”,更不得通过“保证书”等形式取代平台审核义务,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另外,建议加大对发送“商业性的信息”的限制。

婚恋生意难做大

基于庞大的单身人口,我国婚恋市场自20年代初期开始成规模化运营。2003年起,世纪佳缘、百合网、有缘网等网络婚恋平台相继成立。2008年婚恋网站开始探索以付费会员为主的盈利模式。

2011年5月份,世纪佳缘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网络婚恋平台,开启国内网络婚恋市场的资本序幕。

百合网在海外上市失利之后,拆分VIE架构于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几个月后,世纪佳缘就宣布“下嫁”百合网,完成合并,并正式更名为百合佳缘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佳缘”),成为网络婚恋市场的“巨无霸”。

根据当时媒体报道,世纪佳缘、百合网官网数据显示,这两家平台拥有注册用户共计近3亿人(未去重)。从市场份额来看,合并后的百合佳缘占有40%的市场份额。

从收入情况来看,自2009年至2015年合并前,世纪佳缘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百合网情况不佳,自2013年起,百合网就徘徊在盈利边缘,除二者合并后2017年公司曾经实现净利润6548.09万元外,直至退市前百合网5年间(2013年-2018年)累计亏损2.53亿元。

一位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世纪佳缘、百合网等传统婚恋网站的雏形就是‘婚介所’,其优势也在于线下门店和线下服务。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婚恋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仍集中在下沉市场,行业大多数企业是地区性的‘作坊’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熟人社会中用户的信息相对透明。”

“对于世纪佳缘这种全国性的大平台而言,线下服务的弊端是,需要平台尽到用户信息审核与信息安全把控的责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作为付款方,企业很难完全把控资料的真实性。”上述行业分析师补充到。

交友正在代替婚恋

那么,婚恋市场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婚恋市场仍是门好生意,但传统婚恋公司在逐利过程中,审核不严、虚假信息频发等问题屡禁不止。”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Wephone创始人、开发者苏享茂曾通过世纪佳缘网相亲后因情感问题导致自杀,当时关于“网络婚恋黑产”的话题就已经受到重视,直至今日部分顽疾仍然存在,这不仅仅需要平台自我约束,法律监管也亟需加强。

截至2021年一季度,陌陌App月活用户(MAU)达到1.153亿,SOUL月活用户也升至3300万。

《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显示,线上社区交友平台(包括陌生人社交及兴趣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接触潜在婚恋对象的主流渠道,其中超30%的90、95后会通过陌生人交友平台和兴趣社交平台来找对象,而00后对“兴趣交友”的偏好度明显更高,占比超40%。

事实上,网络交友与婚恋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去中介化”。“由于时代变化,异性交友、婚恋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中间人筛选介绍’成为一种局限,而自主选择是交友市场中最能触动年轻人的关键点。”上述传媒行业分析师表示。

THE END
1.婚恋平台国家治理吗婚恋平台作为一个特殊领域,确实需要国家治理。国家治理可以减少虚假信息和骗子的存在,提高平台的安全性和公信力。国家治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用户仍需保持警惕和理性。只有国家的治理和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相结合,才能让婚恋平台发挥其正面作用,为人们的婚恋选择提供更好的平台。推荐http://www.aichao521.com/hunl/q7412.html
2.网络婚恋诈骗手段翻新需提高警惕对此,笔者建议:一是保持高压惩处态势,针对证据收集、认定难等突出特点,公检法三部门应及时会同出台相关规定,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扫清障碍。二是健全网络平台用户注册审核、实名认证机制,优化智能检测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诈骗行为。三是加强新型婚恋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宣传,揭露诈骗新方法、新形式,引导公众安装反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220606.shtml
3.婚恋平台的套路婚恋平台诱导消费霸王条款霸王条款:无形的消费束缚在婚恋平台的规则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但却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霸王条款”。这些条款往往隐藏在用户协议中,细小得让人难以察觉,却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将你束缚住。很多平台在你注册时,会要求你接受一系列的隐性消费条款,甚至是自动续费的条款——你明明只打算订阅一个月,结果到了下个http://www.wedating.cn/hunl/47207.html
4.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对于婚恋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也应从正负两方面看。首先,它的存在满足了社会需要,它确实帮助很多难以凭借一己之力找到中意对象的适龄男女找到了真爱。其次,它给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代青年人价值观的平台。但它对大学生婚恋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略。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
5.“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同时,也有不少媒体报道称在婚恋交友平台中相识的“恋爱对象”被诈骗损失上百万,而实名制认证话题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婚恋交友平台却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作为行业关注焦点的实名认证注册的问题最为关键。因注册门槛低、信息审核不严,婚恋交友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6.68888元红娘服务派“托儿”来相亲?婚恋社交平台顽疾难治为什么婚恋社交平台的“顽疾”难治?互联网婚恋平台是否存在管理缺位?婚恋社交市场的前景发展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度调研与采访。 乱象成“顽疾” 多名消费者反映,在世纪佳缘等平台遇到诱导付费、会员服务与前期宣传不符、要求退费遭拒绝等问题,消费者称“权益遭到损害”。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7041542643195.html
7.婚恋平台乱象:部分私信含色情信息新闻频道婚恋平台乱象:部分私信含色情信息 调查动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有关情况。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指出,要协调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规范婚姻介绍和婚姻服务这一类的事项,打击婚恋介绍方面的一些虚假欺骗行为。https://www.hnr.cn/news/xwrd/201705/t20170526_2968301.html
8.始于“真爱”终于“套路”!婚恋交友平台乱象多业内呼吁加强监管真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婚恋平台对用户实名认证审核不严,是后续因此引发的消费欺诈行为的根源。婚恋交友平台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作为行业关注焦点的实名认证注册的问题最为关键。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婚恋交友平台本身的盈利模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存在一些问题。实际https://news.hsw.cn/system/2020/0731/12175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