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锦绣谷以前是个垃圾坑,我有一点点奇怪,天津的堆山公园那以前也是个垃圾山,为什么北京是个坑呢?那垃圾不是越放越多吗?应该是山才对啊。无论如何,锦绣谷以前是个垃圾坑,现在变成了到处繁花似锦、郁郁葱葱的旅游胜地。据说锦绣谷的设计取自燕京八景之精髓,还原了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景观,燕京八景我大部分都去过,所以看到这样的介绍自然是满怀期待、蠢蠢欲动的。路过天天园艺,天天园艺在锦绣谷的4号入口,其实这已经是锦绣谷了,我们当时不知道。花墙上的、花盆里的花都没了,不能说破败,但至少没人维护。
顺着右手边下山,或者说进坑,下面就是万花谷,满山坡红的、紫的、桔的、黄的、蓝的、粉的、等等我叫不上名字的花。
沿着谷里的主路顺时针走,第二个来到的是“烟树”,蓟门烟树。“烟树”不是应该用柳树吗?旁边的台子看起来有点蓟门桥的感觉啊。
再往前走是个由茅草组成的圆形花阵,这个花阵离近了看不出什么,但离远看还是很惊艳的。
再往前走第三个看到的是“春荫”,旁边的竹子长廊上坐满了休息的人。还有一个用花搭出来的蝴蝶,现在只剩下满是铁锈的架子了,花都没了。
穿过一段廊桥,就来到了“秋波”,秋波几乎位于谷底中心。
秋波的对面就是这样一些雨伞,秋波不是应该有水吗?
然后我们就迷路了,越转越糊涂。
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拍了一张芦苇的照片。
总算看见了“叠翠”,在地图上找见了方向。
假山和泉水。
已是下午,我们还有十几个园子没有逛,于是赶快出谷。至此我们找到了八景之中的五景,谷底有四景:秋波、春荫、烟树、叠翠;其他四景都在谷边上或是外面,需要爬上山去才能看到。其中“晓月”处于5号入口,我们一进来就看到的。其他三处没有看到,有点遗憾。
45、北京园北京园属于典型的皇家园林的风格,也是园博园中五大传统园林之一,地势前低后高,就在锦绣谷的北边。锦绣谷里的地图把北京园也画作自己的一部分,其中的“西山晴雪”就在北京园的后山上。北京园也是这一路上人最多的一个园子,由于人太多,没照几张照片。
万景门
北京园和锦绣谷里有很多这样的石头,上面刻有字,比如这个“左环沧海”大概是说北京的地形。
L4、七彩璞玉出了北京园,在主路右手边有一块七彩璞玉,重达100多吨。这要是块真玉的话那可是个宝。
再往北走就来到了2号园区,共15个园子,其中《忆江南》到《长沙园》一线我们是十一那天参观的,其余的是第二天看的。下面是我们在2号园区的游览路线图。
46、呼和浩特园呼和浩特园也叫泽园。取“大地恩泽,孕育了草原,草原恩泽,哺育了草原儿女”之意。
47、常德园常德园起名“梦桃源”,一进门的墙上就刻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园子虽小确也不俗。
三角枫盆景
池子中间有几个圆形的小岛,其中一个上面都是白色的小石子,据说上面栽的都是碧桃、山桃之类。
墙上还刻有屈原的《湘君》。
48、晋中园晋中园是园博园里最土豪的园子。晋中园把一个明代戏台给拆了,然后原封不动地挪到到园博园里来了。首先一个明代的戏台放到哪里那都算文物吧,要拆不容易,况且还要送给外地,就更不容易了,人家晋中人就这么土豪。
“懒向人间问是非树德尚先,闲从世外观古今为善最乐”
隔断将戏台分为前后台,据说是左出将右出相。
墙上贴的不知道是瓷砖还是画,新流行的装饰手法。
49、银川园银川花儿园
50、西宁园昆仑夏都——西宁园
环青海湖自行车比赛
西宁印象
51、兰州园很简单的一个园子,比香港园强。
52、遵义园遵义园,茶农之家,小院子修得有模有样的。我要求不高,将来能有这样的院子安度晚年,我就知足了。
53、成都园成都园很简单,就是把动物园的一个熊猫馆给搬到这里了,当然现在早已没有熊猫了,20元的门票养不起熊猫啊。
54、海口园海口有海的味道,棕榈树、贝壳、钟楼等。
55、南宁园南宁古称“邕城”,南宁园是按照“邕”的汉字形状来构图的。
池子边有很多的“邕”字。
园子里的路不会真是按照“邕”字来拐的弯吧?
这大概就是“邕”下面那个“邑”。
56、忆江南总算來到了中国园林的发源地——江南园林,也是园博园中五大传统园林之一。整个园子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凝聚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有拙政园、留园等等的影子。几大传统园林各有各的色彩,北京园华丽、岭南园艳丽、忆江南素雅。
主建筑像极了拙政园,连这荷花都长的像。
57、株洲园株洲园以“火车”为主题,火车拖来的株洲。
走廊是铁轨做的,台阶是枕木铺的。
58、郴州园郴州号称“天下第十八福地”,多谦虚啊,不知道谁排的名。也是女排的训练基地,所以园林突出一个福字、还有女排。
连桥上、地上都是福字。
此时天色已晚,照片只能凑合着看了。女排。
59、湘潭园湘潭竟然叫“莲城”,毛主席、彭德怀、曾国藩、宋楚瑜、马英九、齐白石、黎锦熙等等竟然都是老乡哎。
碧泉书院
湘潭园里有很多这类石刻,只能说人家湖南是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
这里是湘潭
60、长沙园长沙园以“赫曦怀古”为主题,展示了湖湘文化。
九问门,只听说过屈原有《天问》《九歌》,九问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千寻道,怎么让我想起了“千与千寻”呢?
仿岳麓书院的朱张亭,朱张亭就是朱熹和岳麓书院一个姓张的会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