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衍生的新媒介形态和新产业形态,打破了单一的盈利模式和原有的传播格局。传统电视媒体纷纷调整经营范围和经营活动,进入新的利润区,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新的产业链
媒介融合带来媒介自身变化。目前,一些电视媒体纷纷建立多媒体传播平台,对信息传播内容和采、编、制、播流程进行再造,使之成为跨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综合平台。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承载信息的媒介形态在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信息内容的融合,并融合为多媒体形态。
媒介融合带来媒体市场的变化。媒介融合之后将产生新的媒介产品、新的用户、媒介将产生新的功能特性,这将促进媒体重新定位市场,研究客户新的需求,调整经营范围,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融合时代,媒介的技术、渠道、资本的融合最终促进产品的融合和市场的融合,促使媒介根据客户和市场的变化生产新的媒体产品,创造新的盈利模式,从而催生媒介产业的重要价值和新兴产业链,这也是媒介融合价值的最终体现。
新的利润区
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新歌声》以优质内容为中心,开发出节目产业链。例如,灿星制作公司成立专门的演艺经纪公司,与选手签约,举办巡回演唱会;同时,与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作,获取彩铃市场的营收。
可见,新的适应多元化传播格局的盈利模式不断涌现,那些从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发现并创造新的利润区的盈利模式正在赋予传媒产业新的意义。
新的盈利模式
以T2O模式为突破口,向“广电+电商”转型
“T2O”模式,即从电视到线上或线下,将电视节目的内容传播到电子商务终端,进行即时消费;或者将电视节目内容带到线下产业链,进行即时体验。这是电视媒体人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电视栏目与电商相结合的一种新尝试。
T2O模式还在探索中,但电视栏目可以运用T2O模式尝试栏目电商化;消费服务领域可通过T2O模式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开发;媒体可以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向“广电+电商”转型,打造电视新的产品链和价值链,创造新兴独特的盈利模式。
“广电+新媒体”成功地将电视与互联网实现价值连接,并在连接点上创造新的利润,为“广电+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开拓更广阔的盈利空间。
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向“广电+新业态”转型
当前,广电媒体从受众向用户转型、从渠道向平台转型、从节目向产品转型以及从业态向生态转型,应该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和广电优势,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创新业态,为广电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生机。
打造节目产业链和产品链,打通线上线下盈利通道。以节目为中心,开发衍生产品,打造节目产业链。其实,生活服务栏目连接着巨大的行业资源,将线上节目与线下行业资源打通,盈利通道也就打通了。比如扬州广电充分开发品牌相亲栏目《相亲相爱》和《天天有喜》节目资源,形成了集婚庆礼仪的创意设计、婚宴及活动承办、婚庆博览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从纵向上看,依托栏目开发的是行业产业链;从横向上看,依托栏目还可以开发产品链。例如,现象级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推出了电影、手游、图书、舞台剧、旅游产品等,全方位开发新产品链。内容品质和影响力决定其产品链的长度和广度。特别是当优质的栏目内容成为品牌IP时,其叠加的媒体内容、社会关系和人群消费的综合辐射影响力就越大,栏目产品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不管是以节目为中心,打造产业链和产品链,开展线下活动营销,还是开发新业态,调整产业布局,电视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是从节目策划、生产、推广等出发,在生产过程和产出方式中寻找盈利机会,通过发掘地方资源寻找经济增长点,将产品、服务、渠道、受众等媒体内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媒体外部资源,从而建立起与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的商务结构和利润创造机制,实现自身盈利模式的根本转型。
(作者单位: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冷梅
参考文献:
①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大卫·莫里森、鲍勃·安德尔曼著,吴春雷译:《发现利润区》,中信出版社2014版。
②栗学思:《商业模式制胜——案例解析超速赢利的商业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
③周勇:《电视会终结吗?——新媒体时代电视传播模式的颠覆和重构》,《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
④陆地:《中国广电媒体盈利模式的三种选择》,《新闻战线》2015年第2期。
⑤李岚、张苗苗、莫桦:《“广电+电商”:广电产业发展新突破》,《新闻战线》2016年第1期。
⑥徐红蔚:《电视与电商结合的模式探析——以明星跨界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期。
⑦王小娟:《电视产业转型:从“产业链”到“生态圈”》,《中国广播影视》2014年第22期。
⑧喻国明、高兴利、李力可、孙航:《新闻传播新业态下传媒转型中的基因重组》,《新闻战线》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