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宣翻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Abstract】Folkloreembodiestheprofoundculturalheritageandhistoricalconnotationofanation,andthetranslationoffolklorepublicitymaterialsisamajordifficultyoftheinterlingualtranslationdifficulties.Germanfunctionalisttranslationtheory,arguingthatthepurposeorfunctionoftranslationdeterminesthechoiceoftranslationstrategiesandmethods,providesanewtheoreticalbasisforthetranslationoffolklorepublicitymaterials.Throughtheanalysisoftranslationexamples,theprinciples,strategiesandmethodsof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offolklorepublicitymaterialswereexploredundertheguidanceoffunctionalisttranslationtheory.

【Keywords】Functionalisttranslationtheory;Thetranslationoffolklorepublicitymaterials;Translationprinciples;Translationstrategies;Translationmethods

0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通过文化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容易攻破意识形态壁垒,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其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开展外宣工作更是展示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的重要手段。

1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起源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莱斯在书中首先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的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1]。莱斯的学生弗米尔在莱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1几种交际功能”[2]。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提出“功能+忠实”这样一个概念,指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是由译文预期或所要求达到的功能确定的,这种联系也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标准[3]。

功能翻译理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的功能和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因此,与主张以原语文本为中心推崇等值论的传统翻译理论相比,功能翻译理论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翻译实践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

2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

民俗外宣不仅要向读者介绍民俗文化的信息,展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要召唤世界读者融入深刻的中华民俗文化内涵。所以总的说来,民俗外宣材料是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的结合体,其预期功能就是跨越文化障碍,在目标语文化中再现其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及劝诱功能。

3民俗外宣翻译的标准、策略和方法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民俗外宣翻译中,应根据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译文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把握翻译标准,谨慎选择翻译策略,灵活采用翻译方法。

3.1挖掘文化内涵,选用补偿策略,充分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坚持“功能+忠实”的标准,因此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准确、忠实,更要注重其实际效果在中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完全被“忠实”的翻译思想所左右,而要积极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涵义,选用变通补偿策略,运用解释性翻译方法,实现跨文化交际。

所谓补偿策略,是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表现手段,尽力弥补译文语言效果方面的缺损,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马先生(2003)认为只要释义或变通是为了再现原文语言效果及传达言外之意,均可归于补偿[4]。本文中补偿是指为了再现民俗文化内涵而采取的各种释义或变通策略,包括阐释、意译、改写等解释性翻译方法。

ChinaDaily的一个“元宵节”译例,充分说明民俗外宣翻译中选用补偿策略运用解释性翻译的重要性:thelanternfestival,whichfallsonFebruary26thisyear,the15thdayofthefirstmonthofthelunarcalendar.Thefestivaltraditionallyfeaturesbigfireworksdisplay,massperformanceofyangkoufolkdances,landboatstiltwalking,liondancesanddragondances.Othermainactivitiesaretoappreciatethebrightnightscapehighlightedbycoloredlanterns,ortoenjoyyuanxiaoorglutinousfloutballswithsweetormeatfillings.文中“元宵节”的解释性翻译不惜笔墨,用了三个长句近七十个单词,详细、完整、准确地挖掘并传递了这一节日内在的文化内涵。

中国菜名的翻译更是体现了了民俗外宣翻译中的补偿策略的运用。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菜肴赞不绝口,但有些菜名如“全家福”、“玉扳禅师”如果直译却容易让他们如坠五里雾中。对于这样的“写意”型菜肴名,要采取意译法译出菜肴的烹调法、主料和配料,将“全家福”、“玉扳禅师”译为“stewedassortedmeat”,“stewedpotatoeswithmushrooms”。更多中餐菜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味。素有闽菜之首的美誉的佛跳墙,如果按中国菜名直译为“buddhajumpingoverthewall”,会让外国读者不知所云。所以,要加简单解释,将“佛跳墙”翻译为“Futiaoqiang―theBuddhajumpedthewallforbeingluredbyitssmellofassortedmeatandvegetablescookedinembers”。挖掘菜名的文化内涵,运用解释性翻译展现其中的民俗情趣,不仅使外国读者容易理解,而且吸引更多的外国读者体验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3.2保持民俗特色,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策略,恰当采用音译(或加注)\直译(或加注)等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指出:翻译策略受翻译目的制约。民俗文化英译的目的在于促进华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了使民俗文化特色在翻译中得以再现,翻译中应尽量保留原语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翻译的策略,恰当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

按照Schuttleworth和Cowie(1997)编写的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中给出的定义,异化指刻意打破目的语的行文规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特色的翻译策略[5]。民俗外宣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在翻译民俗文化外宣资料时应尽可能选择异化策略,正如葛校琴(2002)指出,在从由弱势文化译入强势文化时,选择异化策略,有助于传播民族文化抑制文化霸权[6]。

汉语中有很多语义空缺的民俗词语,如“馄饨”、“旗袍”、“太极拳”等,如果借用英文的近义词翻译为:“dumpling”,“akindofgrownwornbyChinesewomen”,“shadowboxing”,西方读者便无法领略到独特的中华民俗文化色彩。所以,翻译这些民族色彩很浓的专有名词时,前辈们大胆选择异化策略,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把汉语的词语借过去,分别翻译为“wenton:akindofdumplingmadewiththinwrappers,usu.servedinsoup”;“cheongsam:body-huggingwoman’sdressoriginatingfromManchus”;“taijiquan,schoolofpopulartraditionalmartialartmarkedforslowandgracefulmovementsthataredesignedtoattackorcounterattack,keepfit,preventandtreatdiseases”。于是产生了西方读者最初感到陌生但逐渐接受的英语新词:“wenton”,“cheongsam”,“taijiquan”。这种异化翻译凸显了华夏文化身份的清晰度,引领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另外,汉语中还有一些具有民俗色彩的谚语、俚语,也宜采用异化策略,运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保留俚语俗语的中国民俗特色。“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富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俚语。如果借用英语谚语对应的表达法翻译为:“Moneymakesthemarego”,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使读者一目了然,但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不如异化直译为“Moneymakesthedevilturnyourmill”,保留原文中“鬼”、“推磨”的形象,以其陌生的文化内涵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帮助外国读者在感受独特的华夏民俗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3.3再现民俗韵味,把握文体翻译策略,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

目前翻译界不少人倾向于把翻译研究的视点扩大到文体,也就是要求译者对原文语篇的文体特征了如指掌,并作为构建译语语篇的重要参数。民俗文化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如蒋红红(2007)指出,民俗具有两个鲜明的个性:民俗是通俗的民间文化,又是说话的文化[7]。所以,民俗文化口语化特征较为明显。翻译民俗文化时,要尊重原文语体风格,注意使用口语体,采取一切可用的翻译手法,再现原文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富有美感等民俗韵味,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

方言俚语的翻译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翻译中文体翻译策略的把握。方言俚语带有口头语体的色彩,是一个地域的名片,每一句无不浓浓地散发出养育她那片土地的风土民俗。如青岛人把傻子称为“膘子”,而北京人却将之称为“二百五”。翻译时如果直译为fool,stupid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方言俚语的民俗特征。不如套用英语的俚语blockheadordumbbell,与原文在风格上比较接近,无疑会使语言更加通俗地道。同样,汉语中的“老爷子”、“小菜一碟”、“歇个脚”、“没着了”等口语,翻译中也尽量借用英语中口语化的表达“pop”,“apieceofcake”,“getaloadoffone’sfeet”,“beattheendofone’stether”,以保留原文生动诙谐、口语化的文体风格。

4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民俗外宣资料的英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民俗外宣翻译中,译者应突破传统翻译观念,把握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遵循挖掘文化内涵、保持民俗文化特色、再现民俗韵味的翻译标准,恰当选用补偿、异化、文体等翻译策略,充分运用音译、直译、意译、解释性翻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争取使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保持“最近距离”,从而实现译文传播中华民俗文化成果的预期功能,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Criticism:PotentialsandLimitations[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

[2]ReissKatharina,.&VermeerHannksJ.GeneralFoundationsofTranslationTheory[M].Tubingen:Niemeyer,1984.

[3]Nord,Christi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4]马.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5]Shuttleworth,M.&M.,Cowie.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M].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1997.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语料库频率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9

AnalysisofPublicSigns

――ChinaNationalKnowledgePublicityMethodsRelatedPapersKeywordStatisticsbasedonCorpus

YUANChangwan,JINShuangjun

(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

AbstractThetranslationofpublicsignshasstrongpracticabilityandwideapplication,andhasbecomeoneofthehotspotofcurrentresearchandapplicationoflanguage.Thepapermainlyanalyzeskeywordsof2196CNKIarticlesonpublicsignsusingcorpora.Theanalysisandstatisticsuggeststhatthecurrentresearchesmainlyfocusonerroranalyses,theoryandmethodsofpublicsigntranslation;andthatfieldinvestigationofpublicsignsinthetargetlanguagecountriesandtheculturalheritageofthesourcelanguageshouldreceivemoreattention.

Keywordspublicsigns;translation;corpus;frequency

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4年8月),《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7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先后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及其组成部分;深圳市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编制,于2013年9月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公示语译用管理法规《深圳市公示语英文译写和使用管理办法》。各大中小城市的公示语翻译专家委员会相继成立,公示语译用办法不断出台。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数据采集

1.2研究方法和工具

2统计分析

2.1论文关键词统计

2.2论文关键词分析与分类汇总

常用的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138)、功能翻译理论(87)、关联理论(28)、顺应论(22)、模因论(21)、翻译目的论(18)、功能理论(13)、功能目的论(13)、翻译理论(13)等。

3讨论

同时,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非通用公示语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这部分公示语翻译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重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尊崇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推动源语言的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贺学耘,2006)。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批准号:SC14WY23)、2013年度南充市社科联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批准号:NC2013B043)和川北医学院2014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戴宗显等.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42.

[2]方梦之等.汉译英实践与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翻译美学综述发展

一、缘起

二、发展

三、新发展

四、展望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基础知识考得勤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常见句式翻译等。打开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阅读这一块,除了字音在“积累运用”板块已经考查过之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可谓卷卷皆有。这类题目呈现两大特点:一、都是平常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踏实,注重积累,那答起来就十分容易。二、分值大,以确保更多的同学能在文言文阅读板块拿到基本分。

譬如2009年苏州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这一阅读共有三道基础题,第一题的考查点是一问多义,虽然有五组之多。量大面广,但这些词实际上都是常见实词,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AC。第二题的考查点是古今义异同,这也是文言文学习与积累中的一个重头戏,所出现的四个词全是“老面孔”,非常容易发现D项符合要求。第三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句话中,只要明白“闻”、“朝”这两个实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就易如反掌。而“闻”、“朝”能有几人不知呢

再来看这一阅读的分值设计,总分是12分,而基础题竟然占了8分,确保了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吃亏。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这一命题特点,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生僻字读音到常见词意思,从通假字到一词多义,从词类活用到古今义异同,从常见句式到重点句翻译,要逐篇进行梳理,最好设计一个表格,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力求做到没有遗漏,准确无误。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能了然于胸了。

题型稳中创新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与往年基本上大同小异。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基本题目有释词、译句、理解性填充、问答、赏析等。只是在释词、译句、赏析这些题目上,有些试卷设计成了选择题。但在这些常见的题型之外。一些试题也颇有新意。譬如过去在针对朗读停顿这一考点设题时。一般都是设计成选择题型,难度不高,但今年多地试卷这类题目要求真接用‘,断句,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例如2009年沈阳卷:

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日:“王亦有宝乎”威王日:“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日:“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a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an)子:人名。下文“(ba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i):高兴、快乐。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而变化最大的,是诗文类对比阅读的“批量”出现。这种题目,将有关联的古诗与文言文放在一起对比、设题,拓宽了命题空间,加大了对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

例如2009年安徽卷: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恶: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4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这组题目,1、2两题是基本题,第3题是划分朗读节奏,第4题就是诗文对比阅读填表题,题目不难,却很有新意。

【建议】针对今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同学们只要有所了解就行。关键是要打好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怎么变化,考点却是不变的。譬如划分朗读节奏这类题目,关键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大意,那断起来就非常容易了。而诗文对比题,和普通的对比阅读是没有两样的。

对比阅读唱主角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继续唱主角。从选文内容上来看,有课内与课内文言文对比、古诗与文言文对比、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其中,以课内与课外对比阅读为主。从题目设计来看,一般都是先出现基础性题目,然后是对比分析类题目,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积累到能力运用的原则。从对比阅读题涉及的考点来看,主要有景色对比、人物性格对比、情感观点对比、哲理对比、表现手法对比及寻找两文共同点等。

例如2009年浙江台州卷: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备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昊均《与朱元思书》)

1【甲】文中写到“高峰人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题便是有关景色特点对比的题目,第2题便是寻找共同思想感情的题目。

再如2009年常州卷: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嘲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念ha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a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i,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u,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很显然,这道题考的就是性格对比。其他例子,在此不再一一而足。

【建议】针对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设题特点,我们平时在进行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从景色、人物性格、情感观点、哲理、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寻找两个文言文语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玩昧。长期坚持下来,对比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文体特征很明显

例如2009年厦门卷: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鲍。

1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描绘币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再如2009年常德卷:

强项令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固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萋,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勒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日:“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难度不大重能力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能力的要求却不低。一是识记能力,基础类题目的解答,靠的就是平时的识记,只有记得准,背得牢,答题时才不会出错。二是阅读能力,包括疏通文言文能力,

例如2009年咸宁卷:

李将军列传(节选)

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当:_______②其势不屯行屯:_______

③周自辞于大将军辞:_______④军亡导导: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自以精兵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无老壮皆为垂涕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且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2)青欲上书报夭子军曲折。

4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白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中国文化专有项体现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活环境、社会政治发展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不少困难,是文本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将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视角,利用王颖频/滕硕总结的文化特色词的10种翻译策略,结合中德文化网站,通过实例分析来探析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并对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解释和评价。

关键词:顺应理论;文化专有项;中德文化网;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代社会和经济结构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彰显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倡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为我国的文化外宣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中德文化网站就是这样一个进行文化外宣的好的展示平台。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使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但在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却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其表现形式为文化专有项。文化专有项在文本翻译时更是翻译的难点,因此,能否处理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叶苗(2009)在她的“归化异化之争”中指出,研究汉译外时应该提倡“异化”、并坚持“异化”。这是因为“异化”可以彰显汉语相对于外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抵制西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处理中国文化项的翻译时,我们应该优先采取“异化”的方法,将中国的文化特色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真正达到文化外宣的目的。Verschueren首次提出了顺应理论,王颖频则系统地将顺应理论应用到了翻译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二、文化专有项

1996年,西班牙的翻译理论家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定义是:“文本中出现的某些词项,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词或者与该词项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所谓不同的文本地位,也就是因意识形态、惯用法或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价值。”(张南峰,2004)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德两种语言所承载和传递的文化内涵往往有很大不同,尤其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译入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文化专有项成了文本翻译时的一大难点。

三、顺应理论与翻译

顺应论在翻译中体现为对理解和表达过程的顺应。在理解源文时要顺应源发语的语言规律和表达习惯,顺应源发语的文化语境和交际背景,顺应原文作者的意图和交际意向等;在表达时,译者要顺应译文读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接受可能,顺应目的语的语法规律、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总而言之,整个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不断对语言、语境和文化进行顺应选择的过程。(王颖频2013∶248)因此,用顺应论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四、中德文化网站的特点

五、实例分析――以中德文化网站为例

王颖频/滕硕(2013)在他们的论文中总结出了10种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笔者通过对比发现,他们总结出的这10中翻译策略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系统和详尽的有关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不仅在指导翻译实践方面而且在指导翻译评价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此,笔者在下文中拟从顺应论视角下借用这十种翻译方法指导我后文的翻译评价,并结合中德文化网站上的实例,来具体探讨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问题,并评析每种翻译方法的优劣。

笔者将这十种方法划分成了三组:第一组:音译;直译;音译+直译。第二组:近义替代;扩充式解释性翻译;缩减式概括性翻译。第三组:音译/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音译/直译+文外补充式解释+音译/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文外补充式解释+近义替代+文外补充式解释。笔者将第二组近似看成是“意译”,因为按照范仲英(1997∶90)的说法,意义就是一门“钻进去”、“跳出来”的艺术,“钻进去”是指钻研原作,吃透原作;“跳出来”就是要摆脱原文语言的影响和束缚,设法按照译语的表达习惯把原作重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意译是一种不注重原作语言形式的翻译方法,而第二组中的三种翻译方法就是力图摆脱源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第三组则是在直译、意译和近义替代的基础之上加上了文内文外的补充式翻译,为此笔者把第三组理解为补译。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中德文化网上的实例对这三组翻译方法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组:

1.音译

音译即将原文中的汉语以拼音的形式直接引入德语译文中,例如将武术中的“文场”、“武场”\+①分别音译为“wenchang”、“wuchang”。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所了解,很多中国元素在德译时并不需要在目的语中寻找替代词,用于那些为外国人所熟知的中国文化专有项中,如:“qipao”,“Kongfu”,“Mahjong”等。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交流的日趋广泛,新事物、新生活方式、新的社会结构和习俗的变化,都会刺激新词语的产生。因为方便快捷,未来音译词数量增大是必然的趋势,也必将极大丰富德汉语言。(卓新光、王晶2007∶109)

2.直译

直译是指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卓新光、王晶2007∶110)直译包括两种变体,一是逐字翻译;二是根据字面意思直译。(王颖频/滕硕2013∶165)例如,将“纸钱”\+②翻译成“Papiergeld”就是逐字翻译。逐字翻译往往只适用于翻译较小的语言单位,而根据字面意思直译则使翻译具有较大的灵活度,译者可以顺应目的语的语序和语法表达习惯做出调整。(王颖频/滕硕2013∶165)例如,将西游记里的“花果山”\+③根据字面意思直译成“Der,BergderBlumenundFrüchte”。

3.音译+直译

有时也可以将音译和直译结合起来使用,如译者将“风水学”\+④翻译成“DieTheoriendesFengShui”,“fengshui”是音译,而“dieTheorien”则为直译,二者结合使用,形象地体现了“风水学”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内涵。

第一组的这三种翻译方法从总体上看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文化色彩,丰富了目的语,但却无法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传其形,不传其意。例如:

例句1:我就认识这样一位高中老同学,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⑤

德译:“DieKulturbereitetdieBühne,damitdieWirtschaftihreShowabzieht”,lauteteinerderLieblingssprücheeinesehemaligenKlassenkameradenvonmir.

此处译者直译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其文化背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以办“节”的形式招商、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宣传和打造整体形象的活动。搭的是文化台,唱的是经济戏。这种模式有其好处,但也存在着“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问题,已经是过时的一个口号,现在提倡的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然而,对中国社会政治背景不了解的德国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会不解其意。

第二组:

1.近义替代

在表述同一情景时,由于习惯的不同,会用到不同的意象。有些对于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事件或人物,到了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那里会显得陌生。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译者就可以采用替换法,用西方文化中人们熟悉的形象相似的人物来替代表达。(冯素芳2010∶94)近义替代的优点是译文读者能够快速感知源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这种近义替代的翻译方法有时候不一定能准确或全面地表达出源文含义,例如:

例句2:每次习武前,学员们跪拜祖师,诵读梅花拳教理。\+⑥

德译:VorjederübungsstundekniendieSchülervordenMeihuaquan-GottheitenniederundrezitierendenMoralkodexderGlaubensgemeinschaft.

译者将“祖师”替换成了“Gottheit”,并补充上了“梅花拳”这一原文中缺失但隐含的信息。汉语中的祖师原指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又指创立某种学说或创造某种技艺而为众师法的人,同时也用于帮会的创始人。Gottheit则是对多数神的总称,包括希腊神祗、人物神(被视为神崇拜的现实人物)。由此可见Gottheit的意义范围与“祖师”的涵义并不完全重叠,此处取其“人物神”的含义。但二者间存在区别,中国的祖师指的是“创始人”,而“人物神”指的是因为崇拜而被神化的现实人物,因此笔者建议翻译成Zushi(BegründerdesMeihuaquan)。

2.缩减式概括性翻译

源语文化专有项在目的语中有时很难找到十分准确的近义表达,退而求其次,译者可以转而用一般概括性词语进行表述。这种翻译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译者的翻译难度以及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难度。概括性翻译舍弃了原文化形象,会导致原文的美学价值丧失、感染力削弱,但为了保证译文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语体风格的简练,这是不可避免的。(张丽红、陈友良2012∶162)例如:

例句3:当“留德华”登上《非诚勿扰》\+⑦

文化论坛

顺应论视角下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探析

ChinasbeliebtesteDating-ShownimmtsichinDeutschlandvor

“留德华”指的是“留德华人”,其谐音跟中国著名的演员和歌手“刘德华”相同。译文直接跳过了这个词的翻译,而概括为“德国”,这种做法降低了翻译和理解的难度,但却失去了源文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用“ChinasbeliebtesteDating-Show”代替了《非诚勿扰》是可取的,因为如果直接翻译《非常勿扰》则译文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但翻译成“中国最受欢迎的相亲节目”,读者便对源文的含义一目了然,此法更注重喻义的转达和交际的效果的出现,为保证表达和理解的畅通,并没有过多强调原文色彩。

但概括性翻译所带来的“文化过滤”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源语词汇的具体文化特殊内涵被译者过滤,不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例如:

例句4:“养儿防老”:“KindersinddiebesteAltersversorge”\+⑧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在西方社会的基督教的文化中,子女所代表的生命,更多的不是作为父母的“骨肉”,而是上帝赐予的“个体”。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孝道,即孩子独立后要自觉承担起对父母精神和物质上的赡养义务。为此,中国在以前社会养老保险还没有或者不健全的时候,大部分中国家庭的老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子女来养老。作者没有深层次地去解释中国“养儿防老”的具体社会原因,而是概括性地翻译成“孩子就是最好的养老保障”,过滤了“养儿防老”这个词具体的文化特殊内涵。

2.扩充式解释性翻译

扩充式解释性翻译恰与缩减式概括性翻译相反,译者对源语文化信息不再进行过滤,而是在译文中进行详细解释,以补足目的语读者的源语文化背景缺失。(王颖频/滕硕2013∶166)例如:

例句5:德国专场共有15位男嘉宾,爆灯8次,成功牵手了9位女嘉宾,成功率高达60%,击败新西兰,成为“史上牵手成功率最高海外专场”。\+⑨

德译:BeidenDeutschlandfolgentrateninsgesamt15mnnlicheKandidatenan.AchtMaldrückteeineKandidatindenBuzzer,umohneUmschweifeihrInteresseandemKandidatenzubekundenundneunDamenkonntenschlielichverkuppeltwerden.

译文对“爆灯”进行了扩充式的解释,指明了“爆灯”的具体内涵,即《非诚勿扰》节目上的女嘉宾对某个男嘉宾非常有好感,愿意为他一直留灯到最后。这种内嵌式的解释既顺应了目语的语言结构,也顺应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并通过这种方法巧妙地扩大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但此种翻译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对源语文化专有项进行了篇幅较长的改写,使译文没有原文言简意赅,同时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语言形式也得不到再现。

第三组:

1.音译/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下文分别对“音译+文内嵌入式解释”和“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进行举例说明:

A.音译+文内嵌入式解释

例句6:“写意”应该是凝聚艺术家修养和才气的一种内在灵魂的载体。\+⑩

德译:DiefreiePinselführungdesXieyi-StilsmüssealsinnerseelischesMediumfungieren,indemsichdiecharakterlicheBildungunddasTalentdesKünstlersverdichten.

“写意”是一种中国画的技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译文将“写意”音译成“Xieyi”,并补充说明了她的内涵,即“diefreiePinselführung”,并指明它是一种“Stil”。译文没有单纯地翻译字面意思,而是在译文中巧妙地融入了文化形象,增加了对读者的信息输入,迅速建立了语义连贯。

B.直译+文内嵌入式解释

例句7:面对西方人以猎奇的目光将中国艺术同中国符号相提并论,出现了中国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春卷论”,……\+⑥

二、公示语的功能与翻译

(一)公示语的感召功能

(二)公示语翻译策略

三、传播学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一、涉外电子商务岗位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一)基本知识与技能

企业需要翻译人员不仅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贸基本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了解商务领域的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现在很多企业都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推广企业和产品,这些平台的产品展[(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示模板中需要企业填写价格条款、付款方式等信息,翻译人员必须了解常用的外贸术语、付款方式等外贸专业词汇,以便准确地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海外买家。因此,掌握基本的翻译技能与外贸专业词汇是成为企业合格翻译人员的前提。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拓展知识与技能

企业需求的人才是一专多能型人才,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商务英语、科技信息、国际贸易、公关礼仪等知识,在工作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提升能力等都是企业所看重的素质。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就业上岗的综合能力,通过第二课堂、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拓展知识与技能。

二、涉外电子商务岗位英语翻译能力培养途径

(一)整合优质资源,构建职业化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师的职业化素养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能优化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应与企业融合,主动打破校企界限,探索形成“互融共生”的长效机制[3]。高职院校应加大企业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企业外贸人员和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人员。聘请企业资深员工作为职业指导师,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培训,给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面对面的指导。

(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翻译实践教学环节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用企业真实的翻译文本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对不同企业产品翻译、国际市场推广、英文网站建设等外宣资料的比对、分析,总结翻译规律与技巧,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翻译能力。案例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不同的翻译文本格式,了解从事企业翻译的基本程序与步骤,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学习的主动[(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权交予学生,避免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项目模拟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职业情境,采用电子商务项目模拟演练法,使学生了解企业翻译应遵循的步骤与策略。以企业产品翻译为例来说明使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企业产品翻译的技巧。首先,借助翻译软件。使用百度翻译、Google在线翻译、有道翻译等翻译软件,对几种软件的翻译结果进行认真比对,选出表述相对准确的一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其次,利用搜索引擎图片功能做翻译验证。通过搜索引擎查看每个词的使用数量,选择使用频率高、翻译准确的词语作为产品名将有助于产品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最后,运用国外网站进行同行分析。从搜索引擎查到国外同行的产品图片,通过该产品图片链接进入国外网站进行分析比对,最终实现产品的准确翻译。

实战演练法。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程综合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等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职业导师制的优势,承接企业翻译业务。教师根据翻译任务将学生分组,明确其角色与分工,学生合作完成翻译资料的加工处理、润色校对等工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间的沟通协调与分工合作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上岗能力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校企合作可以采用“校中企”和“全对接”模式。[(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

“校中企”模式是指将企业请入学校,将企业的实战引进课堂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企业派资深员工以工作室的模式将企业任务的一部分放入工作室,与学校教师、学生合作完成。例如,外向型企业可以将企业英文网站的各项翻译与产品推广工作放入工作室中完成。

“全对接”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学校与当地的网商协会合作,批量输送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网商协会选派企业资深员工对学生进行统一培训,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协会直接推荐给会员企业。这样既降低了企业招聘人才的成本,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又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双赢”。

[1]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8.

论文关键词:合作原则;格莱斯;翻译理解能力

论文摘要:语用学介入英语翻译,为英语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阅读中的运用加以论述从而促进读者的英语阅读能力。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与奥斯汀的施为用意是两种重要的语用原则,它对英语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这两个语用依据入手,结合英语日常对话与英文电影对白等,论述了语用等效理论对语言学习者的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的促进作用。

一、语用理论与翻译

(一)语用等效理论与翻译

(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与翻译

(三)关联理论与翻译

根据关联理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强调译者首先要正确认知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识别源语的意图,然后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找出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对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正确评估,以及考虑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等。译者若一味地照搬原文形象和表达方式,完全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背景和差异,就会给读者带来超负荷的阅读负担,导致读者对译文失去兴趣或者不理解,导致交际失败。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译文无论怎样处理,只要能传达原作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只要有理论的正确指导,翻译的技巧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四)语境与翻译

曾经有这么一个例子:

A:GoingB:Gone!

A:AnyB:Some

二、结束语

在英语翻译中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与语用等效理论为英语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们应该重视英语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运用,在社会交际中正确选择使用,从而避免在英语阅读中读者可能会出现的误会和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翻译能力。

[1]LeechGN.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132.

[2]GriceHP.SyntaxandSemantics3:SpeechActs[M].NewYork:AcademicPress,1975:308-309.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7-108.

[4]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28-34.

[5]周红,陈锋.模糊语言的礼貌表达功能——从遵循礼貌原则角度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4-97.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汉语公示语;英译错误

汉语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罗选民、黎土旺对汉语公示语进行界定,“汉语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已经跻升世界前列。特别是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中国已在全世界及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基于此,很多的外国游客和外国商人都希望来中国参观旅游或投资办厂,发展经济。因此,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和和学习中国文化,而汉语公示语则是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最直接的窗口,因此这必然会涉及到中文汉语公示语的英译问题。而做好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可以为他们的参观旅游和全球性的经济和商业活动提供很大的便利。

汉语公示语是一张能够传递信息的名片或纸条,也有可能是一块木板或一根金属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汉语公示语,比如在大学校园里,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医院,超市,工厂,甚至是在街边路边。汉语公示语带给人们信息和指示或者说明。笔者发现从汉语公示语英译效果来看,很多汉语公示语译语根本没有传递出原语言想要传达的信息,有些翻译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有些则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很多的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非常随意,不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由此可见,在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汉语公示语的误译,希望能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对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启示

1.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2.功能对等理论对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启示

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功能对等是用来指翻译某一源文本词汇或短语的一个目标语词语;该翻译不是为了追求与源文本词语在形式上的相似,而是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原文的语境意义。采用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可能是为了取代更为字面的翻译,也可能是因为在目标语中不存在与源语所对应的现象而找不到形式对等语。(FormalEquivalent)”汉语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最直接的目的是在引起读者注意的前提下,将信息传达给读者,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按照汉语公示语的指示去做。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应注重功能上的对等,使目的语达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而这正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宗旨所在。笔者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该是汉语公示语翻译中应当遵循的重要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总是强调准确表达原文的信息,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其文学形式,本来的字词顺序,原本的语法甚至时态特征。

二、汉语公示语误译分析

1.语用错误

在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极易犯语用错误。公示语英译时所出现的语用错误相对较隐秘,译者往往轻易难以发现,它通常需要仔细地甄别原文和译文才能找出。大部分语用错误都是因为译者在翻译时忽视了语用学原则和方法所造成的。语用错误可分为以下三类:

1.1.不精确表达

汉语公示语英译在措辞和表达时应精确细致。译者在做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精确的表达常会引起误解,因此,译者应尤其注意译文的选词。比如:

原文:谨防撞头

原译:Watchyourhead.

改译1:Mindyourhead;

改译2:LowCeiling;

改译3:OverheadHazard

以上汉语公示语是笔者在上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内发现的,其英译存在明显的错误。老外会感到非常疑惑,会很难理解汉语公示语本身想要表达的真正涵义。

1.2.中式英语

原文:购买正版手机,坚决抵制山寨手机

原译:Pleasebuythegenuinemobile,resist“mountainfastness”ones.

改译:Givenochancetofakemobiles!

这种错误在汉语公示语英译中也是司空见惯的。汉语和英语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汉藏语系。其风格特点是大相迥异,更何况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这里我们所讨论的英译错误完全是因为“中式思维”所引起的“翻译腔”。

1.3.逐字翻译

原文:收银台

原译:Receivessilver

改译:Cashier

这是笔者在某市的一大型超市所发现的一则荒谬的公示语英译。公示语内容“收银台”被译为了“Receivessilver”。我们可以试想老外在看了这则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后会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刚开始他可能会有点疑惑,当我们结合中国文化背景给它解释之后,他肯定会笑掉大牙。

2.文化错误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过程。(范仲英1994:13)在笔者看来,翻译不仅是编码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递的过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跨文化学习与交流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换个角度来说,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学好词汇和语法,更要清楚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双语汉语公示语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老外在中国会经常遇到的。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在公示语英译时显得尤为重要,水平低下的汉语公示语往往是因为译者忽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所以熟悉掌握中西文化差异是译者做好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必要前提。

2.1.忽视文化差异

一些译者,尤其是翻译入门者,在刚接触汉语公示语英译时常会忽略文化差异。

原文:请主动给老病残孕让座

原译:Pleaseofferseattotheold,thedeformedorthepeoplecaringchildren

改译1:Pleaseofferthisseattotheseniors,theunderprivileged,orthepeoplecaringchildren.

改译2:CourtesySeat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使用像“deformed”或“old”这样的词时会尤其注意,他们一般很少会在公众场合下使用它们。因此,在英译诸如此类的汉语公示语时,译者应牢记尽量选用西方文化中常用并能被接受的词。因此这一案例在英译时,译者使用“theunderprivileged”和“senior”来替代“deformed”和“old”显然更接近译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

2.2.文化误解

有些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对两种文化的误解所造成的。如:

原文:桃园三结义

原译:Thepeachgardenthreebecomebrothers

改译:TakingOathinthePeachGarden

河北省有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叫“桃园三结义”。从原译不难看出译者是很想译出其中的文化含义,然而译者误把“三结义”译为“三兄弟”。其实从《三国演义》原著中不难看出“三结义”的真正含义是指“张飞、关羽、刘备”三位历史人物彼此陈诺,下定决心想要大有一番作为。这种情况下改译的效果显然会更佳。

2.3.语调生硬

原文:危险,请勿动。

原译:Danger!Keepout!

改译1:Pleasekeepawayfromdangerhere!

改译2:Danger!Pleasekeepout!

陈淑莹指出,汉语汉语公示语多用祈使句,简洁又凝练;英语汉语公示语较多地使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委婉而间接。中文汉语公示语在提示受众需要做什么时往往会更加直接。因此,中国受众对“闲人莫入”、“禁止践踏草坪”这样的汉语公示语会感觉特别亲切。而西方文化中受众则不然,他们更习惯于使用委婉和间接的表达。

三、结语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06.

[2].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04.

[3].陈春平,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读者关照看平遥景点名称的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

[4][5][6].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a.

[7].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8].刘艳芳,功能对等理论照应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以文化差异为视角[J]林区教学,2008.09.

[9].王贺,张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10].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4.

[11].陈淑莹,标识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作者简介:吴丹(1981—),男,湖南平江人,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

关键词:日本美学;哀;物哀;知物哀;《源氏物语》;本居宣长

一、“哀”

“物哀”这个词是一个合成词,是由“物”(もの)与“哀”(あはれ)两个词素构成。作为偏正词组,其词根是“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哀”在文献中大多是独立使用的。在日语假名发明之前,“哀”大多用汉字标记为“阿波礼”,有时也标记为“阿波例”、“安波礼”、“安者礼”等,假名创制后,则写作“あはれ”,读若“aware”。后来,大约在中世时代,也有人用汉字“哀”来标记“あはれ”。虽然汉字的“哀”的悲痛、悲哀、可怜、悲悼的语义不足以概括“あはれ”的感物兴叹的全部含义,但也约定俗成。作为中国读者,为了记忆和阅读的方便,我们不妨将“あはれ”一律称为“哀”。

THE END
1.百合佳缘集团与高校合作,共塑婚姻服务教育新格局此次合作不仅是对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对婚庆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百合佳缘集团旗下的实体门店,如北京爱菲尔宴会中心,将成为婚传学院学生的实践实习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相信未来,百合佳缘集团与高校的合作将对婚姻服务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将推动行业内部的交流http://qx.tynews.com.cn/system/2024/11/29/030828518.shtml
2.缘起2018.4.30大龄相亲直播来自厦门公益月老山鹰正在加载,请稍候ü 简介: 厦门缘起公益相亲平台,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脱单结婚 缘起线下活动多 线上聊两年,不如线下见一面 更多a 微关系 他的关注(275) 微博安全中心 师姐日记m 盈盈的理财日记 ETF金公子 他的粉丝(300) Wa哈哈哈1_ W糯米e团子 公子裴钰 裤字掉了 查看更多 a 微博https://weibo.com/2409199664/GetU370dg
3.“缘起”让厦门周周都有公益相亲会“相识于网络,相恋于线下,厦门缘起公益相亲平台(www.xmyuanqi.cn)上线后,我与三十多位相亲的义工一起通过这个网络平台组织在厦门的单身男女进行线下相亲活动,基本每周周末都有大小不一的相亲会,有时达到三百多人。”轮椅月老山鹰介绍说。 轮椅月老山鹰是厦门缘起公益相亲平台的发起者。此平台于今年3月创建,通过网站、https://www.jianshu.com/p/3a0de18f32ff
4.微博厦门公益月老山鹰 关注278 粉丝300 厦门缘起公益相亲平台,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脱单结婚 缘起线下活动多 线上聊两年,不如线下见一面 精选 微博 视频 相册 厦门公益月老山鹰 11-28 22:42 来自 三星android智能手机 12.08周日|百人单身相亲交友.户外聚餐?烧烤 吃吃喝喝~顺便带个对象回家 厦门缘起公益免费相亲微信群活动https://m.weibo.cn/u/2409199664
5.缘起网www.iyuanqi.cn缘起山鹰公益网,本站由厦门知名网络人士山鹰创建携上百名义工团队提,创建年轻人积极参加见面,创造和谐降向上的交友平台,宗旨免费,公益、**、**、分享、互助的网络现实**结合全新平台,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幸福。缘起网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6082485
6.缘起欢迎访问厦门缘起山鹰缘起只为有缘人缘起山鹰公益,相亲交友群,免费,公益、高效、靠谱、线下活动多,网络现实相亲交友社群平台。本站由厦门知名网络人士山鹰创建携上百名义工团队提供月老免费配对、婚恋问题咨询,创建年轻人积极参加见面活动恋爱新风,创造和谐健康向上的相亲交友平台,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幸http://www.iyuanqi.cn/
7.缘起欢迎访问厦门缘起山鹰缘起只为有缘人缘起山鹰公益,相亲交友群,免费,公益、高效、靠谱、线下活动多,网络现实相亲交友社群平台。本站由厦门知名网络人士山鹰创建携上百名义工团队提供月老免费配对、婚恋问题咨询,创建年轻人积极参加见面活动恋爱新风,创造和谐健康向上的相亲交友平台,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幸http://www.xmyuanqi.cn/
8.福建相亲网福建相亲吧靠谱的交友相亲平台珍爱网珍爱福建相亲网实名认证体系为福建同城单身男女、中老年、高端白领、大龄青年创造一个真实的网上婚恋相亲平台。珍爱网不要钱的同城相亲活动相亲会更让你大胆去爱!http://m.zhenai.com/xiangqin/fujian
9.险道神再看泰坦18Pro2024的C面。全尺寸大键盘处在偏上的位置,键盘顶部上方各有两道斜向红黑撞色的装饰阵列,C面开合处也有泰坦极光矩阵灯条,强化了电竞元素。-- 文件补充道:“被告与一群私人同谋合作,以候选人的身份采取多种犯罪手段,通过欺诈方式来破坏政府的选票收集和统计工作,而被告作为总统,并没有这项职能。” http://crm.hyrace.cn/index.php/mokied/2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