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来丨这个对话世界的论坛,为什么选取在深秋的良渚

深秋的良渚,是金色的。稻浪翻滚,芦花婆娑,熙来攘往,和美与共。

自今天起至27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举办。良渚,这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实证地,再次向世界张开双臂,五千年的文明之光,正照亮未来。

潮新闻记者董旭明倪雁强摄

它是一个敞开的怀抱,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那么,作为浙江省最高规格的论坛,“良渚论坛”到底是干嘛的?又为什么要用“良渚”之名呢?一起和有风君长长知识。

01

何以良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与人的相近相亲需要一个和平友好的平台、一座互鉴交流的桥梁。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同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正式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世界级的文明对话。83个国家的84名艺术家留下150余幅作品,展示着人类文明百花园的姹紫嫣红。

中外嘉宾在论坛结束后纷纷合影留念。潮新闻记者李震宇董旭明摄

那么,这场世界级的对话,为什么要用“良渚”命名呢?身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是无与伦比的。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距今5300至4300年期间,先辈们就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建立了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良渚文明。

1936年,考古学家首次发现良渚遗址;20世纪80至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相继发现一大批高等级墓地、祭坛和人工堆筑的大型宫殿基址;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发现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它是中华大地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国家文明,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文明遗迹,是东亚和中国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更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之于中国,是文明的源头,之于世界,是人类的珍宝。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为由,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了一年多年。

人类的伟大文明是相通的,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拥有“穿越时空”的对话能力。而以它命名的“良渚论坛”,其主题也从首届的“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到本届的“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平等开放的姿态一以贯之。

02

汲古启新

鉴往知来,汲古启新,良渚肩负着当代的使命。有风君了解到,本届“良渚论坛”由1个开幕式及主论坛、3个平行论坛、3个配套活动组成。其中,3个平行论坛分别是中外作家对话、“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中外音乐家对话,期间还将举办“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和“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成果展示及学术研讨活动、良渚文化专题音乐会、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展等3个配套活动。

其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已于论坛期间正式开馆。开馆当天,首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顺利举办。展出了1685件宋代(含五代、辽、金)及敦煌藏经洞、黑水城出土同时期绘画高清打样稿档案,全面展现宋代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宋代绘画的首次重大汇聚。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现场展出的还有“大系”拓展延伸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美美与共·集”展览的部分展品,以及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和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立项的“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前期成果。

”良渚论坛“期间,外国嘉宾们品尝中国茶。潮新闻记者董旭明倪雁强摄

而在接下来的“中外音乐家对话”论坛中,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产业系教授鲍比·博格(BobbyBorg),钢琴大师安东尼奥·波帕姆-巴尔迪(AntonioPompa-Baldi),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叶小纲,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等将悉数登场。

文学、音乐、艺术……无国界的语言让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人们实现情感的连接和碰撞,弥合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文明,触手可及;互鉴,从未停止。

THE END
1.澜湄视听MekongLook澜湄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是广电视听交流合作最为密切和活跃的区域之一。2019年,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倡议创建澜湄视听周,得到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流域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发展至今已成为澜湄国家媒体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https://qy.unibiz.cn/zh-CN/Web/EntPage/InformationDetail?userId=81edf985-7202-45f5-9399-503967ba490f&id=08dc3f58-d870-1624-d238-79373c1683cd
2.#南京与合肥签约合作#合肥与南京,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连【#南京与合肥签约合作#】合肥与南京,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连,是#全国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也同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11月22日,合肥市产业融合对接会宁合“双城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南京-合肥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在市政务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南京市与合肥市工信部门共同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https://weibo.com/1805685140/P1FT9B1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