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期间,主创团队推出了系列以非遗为载体的奥运短视频,其中仅“非遗登上北京冬奥领奖台”一条视频播放量就超过740万,点赞数超过17万,排名抖音“北京冬奥颁奖花束”热点话题榜第二位。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国庆系列等非遗短视频也爆款连连
《非遗来了》广播非遗专题节目播出已超过300期,采访传承人200多位,其内容选题包括非遗历史、非遗新闻、传承人故事等,并结合重大事件、活动、节庆等推出特别节目,如文化遗产日、进博会、花博会等。
《非遗里的江南》描绘中国故事
《非遗来了》利用多年积累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推出了系列非遗深度视频影像《非遗里的江南》,探访非遗传承人,讲述匠心故事。例如《艺韵江南》用优美的镜头和语言把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创造和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江南文化,用精致鲜活的画面展现了出来。端午时推出的《龙舟之乡》从今日穿越时空来到唐宋,经过浩瀚的历史烟尘,又回到江南水乡正在举办的龙舟大赛。《非遗来了》讲故事、说文化、看历史,让龙舟从千年前逐浪而来。
探索非遗创新表达
开讲红色皮影情景党课。《非遗来了》策划推出的“红色皮影情景党课”,用皮影讲述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红色电波》《保卫楠亭里》等多部原创红色皮影戏走进剧场,深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演出,还通过抖音、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了线上传播。主创团队又以这些红色皮影戏为核心内容,策划设计了创新融合的“红色皮影情景党课”。党课先后开讲20多次,来自社会各界数百名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图片
打造非遗声音微纪录片。《非遗声音微纪录片》以非遗各个维度的知识点为内容,融合了配音、音乐、音效等要素,形成了身临其境的效果。该系列已播出300多期,包括300多个非遗项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示范性的传播样态。
线上线下联动,推动非遗落地传承。《非遗来了》以节目为平台,聚合传承人资源,在学校、社区、单位等场所,开展了超过50次非遗线下活动,培养出了一批非遗后备人才,推动了一批非遗项目落地传承。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