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投资市场风起云涌,不少大热的明星基金都呈现断崖式下跌趋势,面对不够明朗的市场行情,因追涨杀跌、听信非专业人士的建议、频繁买卖等不良理财习惯带来的投资亏损,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再过两天就是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啦,我们随机采访了三个杭州小年轻,聊了聊他们与理财之间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小白们告别理财的一些不良习惯,让自己做到在震荡时期,也能健康理财不迷路。
01
理财之后才发现,自己身上挺多“拿铁因子”
每天下午来一杯续命奶茶,看电视的时候必须备几包零食……这是小新和闺蜜们的日常喜好。“以前从来没算过,没想到最近看外卖订单,发现这些年光奶茶就喝了不少钱。”小新有些惊讶地说道。
小新每天消耗的奶茶,就是大家生活中经常被忽略掉的“拿铁因子”。在经济学上,也用来指那些生活中非必要,但却能产生积少成多的影响的支出。
奶茶不一定能续命,咖啡也不一定真提神,但戒掉每天喝奶茶、喝咖啡的习惯,你的财富或许能像滚雪球一样,一分一分的在无形中慢慢增加。
02
盲目杀入新能源赛道,半年亏了一年工资
vivian是个理财新手,去年盲目跟风大火的新能源赛道,原本抱着收益暴增的幻想,一把梭哈投入大笔资金押宝其中,没想到今年新能源行情一路看跌,就连某些明星基金经理,近几个月管理的基金净值跌幅都超过50%以上。
“手头20多万现金反被套牢,最近家里人急用钱,只好忍痛清了一部分”。vivian这样表达着心中的郁闷。像vivian一样,大幅亏损后急需用钱,无奈选择清仓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她身边还不乏朋友,跑去某些二手平台卖闲置物品来“补仓”,有的还不惜套现信用卡。
“这就是典型的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一位理财老兵告诉记者。他表示,只有分散投资,做到保本和风险兼顾,做好多元配置,资金安全和财富增值才可以一起实现。在他看来,固守一种投资方式的人往往会比多种工具灵活应用的人,抗风险能力更差,也更有可能成为大家日常说的韭菜、接盘侠。
03
原本自己并不打算买,结果却掉入了“沉锚效应”
上周末,程序员小钟陪女朋友去逛街,两人无意中进到一家珠宝店,女朋友被摆在店门口的首饰吸引了,在店员的一番助攻下,女朋友非闹着买下来作为520的礼物。小钟一看价签,觉得价格贵的离谱,只好好言相劝,直到买了另一件价格稍低的首饰后,女朋友才露出了笑脸。
“原本没有买珠宝的打算,而且最后花销完全超预期。”事后小周回想起这一幕,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很多人也会像小周一样,陷入“沉锚效应”的陷阱。
沉锚效应,是心理学上的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小周女朋友第一眼看中的首饰,就是珠宝店抛出的一个“锚”,你可以不买这个“锚”,但为了安慰女朋友,原本没有购买预算的小钟,最后退而求其次,买了那个虽比不上这个“锚”,但价格绝对令女朋友满意的首饰。
这就好比,很多人在理财过程中,喜欢盯着自己户头上的资金一直上涨的数字,而一旦出现亏损,就会急急忙忙投入更多的钱,想让资金回到初始状态,但事实往往是越补越亏,这就是典型的“沉锚效应”。对此,建议理财者一定要对平台和产品做全面的了解,并且要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一定不要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要根据市场规律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计划及决策进行有效调整。
04
专业人士提醒:拒绝理财焦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如何从负债100万到3年赚500万”、“失业一年,通过理财狂赚80万”、“花9.9元上XX理财课,新手小白2年收益翻10倍”、“跟着理财大神,一年家庭收益增加50万”。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不少年轻投资者,最早是被大量贩卖焦虑的投资文案吸引,而加入理财大军。对于这一现象,不少专业人士提醒:谨慎辨别,避免掉坑!即使像巴菲特这样的大神,每年亲自管理的基金,年投资回报率也只有20%左右。
理财是一条需要持续探索学习的路,在投资过程中,大家应该树立起积极正确的理财观,避免因不良习惯,反给自身资产造成巨额损失。每年5月15日,是中国证监会开展的“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这一天,旨在帮助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健康理财,让投资者教育这件事情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一起助力参与到投教活动中去。
今年5·15期间,在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督局的指导下,蚂蚁集团投教基地联合新华社客户端发起了5·15系列投资者保护宣传问答活动,上支付宝搜“515投教日”,参与“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知识问答”,除了测试自己的理财知识储存到底靠不靠谱外,参与答题互动,还可抽取最高49999元投教奖学金、小霸王投教学习机、投教趣味壁纸等缤纷礼包。
原标题:《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即将到来!我们随机采访了3个年轻人,意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