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宁夏的王欢家庭。
王欢家庭入选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
当兵一日军魂一生
王欢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两位太爷与一位姑父皆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那些关于家国大义的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他幼小的心灵。作为教师的父亲,常将“有国才有家”的深刻道理融入日常教诲,让王欢自小便对保家卫国的军队满怀敬仰与向往。
2004年,正值青春年少的王欢,在念大三之际,就毅然选择参军入伍,开启了他丰富多彩和惊心动魄的五年军旅生涯。
王欢在部队荣获16枚荣誉奖章
在军营中,王欢投身过汉江、渭河流域的抗洪抢险战斗,与战友们一道用血肉之躯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他还远赴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在那片饱经战火摧残、疾病横行的土地上,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清除地雷。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又迅速响应号召,奔赴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参与抢险救灾,成功救出150余名受困群众,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与担当。
用大爱践行初心使命
王欢退役后分在宁夏自治区交通厅工作,是大家眼中羡慕的“铁饭碗”。然而,王欢不久就毅然辞了公职。原因是当他看到一些学历不高的战友退役到地方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就决定辞职带领他们一起创业,“我不能说我一个人过上好日子,就不管他们了。”
于是,王欢携手二十余名战友踏入了电力行业的创业征途。这条道路布满荆棘,但王欢和他的战友们凭借军旅生涯铸就的坚韧不拔,历经风霜雨雪,在电力行业深深扎下了根。如今企业蓬勃发展,不仅荣获七项国家专利与三项著作权,更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山西、山东、浙江等多地,累计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达1.9万人次,公司规模壮大至470名员工,其中退役军人占比高达102名,彰显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对战友情谊的坚守。
王欢资助退役军人子女完成学业
王欢带领志愿者给困难家庭发放物资
妻子张钏与王欢携手共度了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分工明确,一个在外打拼,一个在内持家。“他当过兵的人,根红苗正,认定的事肯定没错。”张钏一直支持丈夫的事业,“夫妻俩就是要有难同当,劲往一处使。”
王欢对妻子总是充满感激之情:“无论是家庭的荣耀还是事业的辉煌,都离不开妻子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在每件事情上,夫妻齐心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爸爸就是一面旗帜
儿子王一赫在王欢的影响下,从小就想报效祖国。在当年新冠疫情最危险的时刻,王欢不仅自己迅速响应,还带上儿子王一赫一起冲锋一线,他将此次经历视为对儿子进行社会责任与担当教育的重要契机。王一赫自豪地表示:“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爸爸常说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我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一个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人。”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一赫从小就立志报效祖国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王欢说虽然普通人并不能当什么“大侠”,但要教会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他人、爱国爱家,才可能成为一个内心富足、品格健全的人,而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将自己丰富的军旅经历、国内抗洪救灾的英勇、抗震救灾的团结以及非洲维和的艰辛,都化作了对两个孩子教育的宝贵素材,激励着他们成长。他常对两个孩子说你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爸爸维和的时候,看到战乱国家的儿童从小失去父母,吃不饱穿不暖,特别痛心,今天你们生在红旗下,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父亲的熏陶下,王一赫年仅13岁,就志向高远,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多次获得银川市“新时代好少年”、自治区“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
对孩子们来说,父亲就是一面旗帜
对于孩子们来说,父亲就是一面旗帜!从团员到党员再到迷彩绿,王欢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作了榜样。也为退役军人增了光,谱写了一曲退役军人动人的歌,而他前行的动力是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家人。
他说:“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任务。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奋进中书写精彩人生,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新形象,这是我的人生意义,更是当过兵的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家永远是我累了倦了要回的港湾,给我加油赋能,让我心中永远有再次出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