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内,为了获取有关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或教育过程的系统性知识,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程序和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教育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2.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随意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3.教育研究中的“信度”指的是:A.研究结果的一致性B.研究结果的普遍性C.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4.以下哪种研究设计不适用于探索因果关系?A.横断面研究B.纵向研究C.实验研究D.案例研究5.教育研究中的“效度”是指:A.研究工具的准确性B.研究结果的普遍性C.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简述教育研究中的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

7.描述如何提高教育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8.解释什么是混合方法研究,并给出一个可能的应用场景。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论述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

10.论述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区别,并讨论它们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教育研究方法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观察法2.答案:C.随意性原则3.答案:A.研究结果的一致性4.答案:A.横断面研究5.答案:D.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二、简答题6.答案:实验法通常涉及对变量的控制和操纵,以测试因果关系;观察法则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现象进行描述和记录,不涉及对变量的控制。

7.答案:提高信度可以通过标准化研究工具和程序,确保研究的一致性;提高效度可以通过确保研究工具能够准确测量研究变量,以及研究结果能够反映研究问题。

8.答案:混合方法研究是结合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的一种研究设计,它允许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索研究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b)a。

示范点法b。

范例法c。

观察法d。

参观法2。

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b)a。

中期目标b。

近期目标c。

远期目标d。

活动目标3。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a。

充分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

注重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

认同儿童原则d。

实践性原则4。

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c)a。

婴儿玩具应当高档化b。

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c。

应当根据婴儿年龄特点挑选玩具d。

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5。

幼儿园创收b。

补偿教育c。

增加幼儿园知名度d。

服务社会6。

儿童体重和体重快速增长最为快速的时期就是(a)a。

出生的第一年b。

3―4岁c。

5―6岁d。

6―10岁7。

玉不琢,不成器\说道的就是(c)对心理发展的作用a。

遗传因素b。

自然环境c。

社会环境和教育d。

生理成熟8。

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a)a。

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b。

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c。

明确提出了白板说\为儿童制订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9。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c)a。

认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内容运算思维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c。

2.描述教育研究中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及其优势。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论述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它们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共40分)1.某教育研究者想要研究在线教育平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策略。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B5.A二、简答题1.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侧重于深入研究一个或几个案例,以获得对特定现象的全面理解。

在教育研究中,案例研究可以用来探索教育实践、政策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复杂性。

它的作用在于提供对教育现象的深入见解,揭示其背后的动因和过程,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结合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元素,旨在通过两种方法的优势来增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育研究中,混合方法可以用于先通过定量研究确定现象的普遍性,然后通过定性研究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机制。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研究的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是()A.外在效度B.内在效度C.可靠效度D.可推广的程度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教育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比较法答案:B2.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答案:D3.教育研究设计中,研究问题的明确性是()。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无关紧要答案:A4.在教育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方法不包括()。

A.文献研究B.实验观察C.问卷调查D.逻辑推理答案:D5.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兴起主要是在()。

A.20世纪初B.20世纪中叶C.20世纪末D.21世纪初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包括()。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混合研究D.描述性研究答案:ABC2.教育研究的步骤通常包括()。

A.确定研究问题B.收集数据C.分析数据D.撰写报告答案:ABCD3.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有()。

A.问卷B.访谈C.观察D.实验答案:ABC4.教育研究中,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

A.描述性分析B.探索性分析C.验证性分析D.预测性分析答案:ABCD5.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

A.尊重参与者B.保护隐私C.确保数据真实性D.避免利益冲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

()答案:错误2.教育研究中,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正确3.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正确4.教育研究中,所有的数据收集都应使用定量方法。

()答案:错误5.教育研究的报告应该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答案:正确6.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避免对数据进行主观解释。

试卷代号:2044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教育研究方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2.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特点的是()。

A.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观察对象的自然性和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直接性D.观察的经济性3.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这种文献称为()。

”这是采用().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5.下列名称与“自变量”意思相同的是().A.独立变量B参变量C.因变量D.无关变量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6.根据研究者是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A.正确B错误7.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的内涵相一致,防止范围过宽,或者说明问题不完整。

()A.正确B.错误8.观察记录的方式包括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等。

()A.正确B.错误9.无结构型问卷是完全没有结构的,这种形式的问卷多半用在探索性研究中。

()A.正确B错误10,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问卷法的缺点有哪些12.简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四.实践题(共20分)13.试述文献综述的形式、结构与基本要求。

试卷代号:2044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教育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A2.D3.A4.C5.A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6.B7.A8.A9.B10.B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问卷法的缺点有哪些问卷法的缺点;(1)问题含糊不清,便不能得到确实的回答。

2.描述教育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解释什么是教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并说明如何通过研究设计来探索这种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教育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缺点,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2.论述教育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并提出如何确保研究的伦理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B4.C5.B6.C7.C8.D9.C10.C二、简答题1.实验法通常在控制条件下进行,以测试变量之间的关系;观察法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干预被观察者的行为。

答: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

实验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操纵以观察其反应,具有较高的内部可控性和因果关系的确定性。

调查研究法是通过访谈、问卷或观察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全面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外部有效性和数据广度。

历史研究法则通过对历史事件或过程的回顾和分析,了解教育问题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具有较高的历史可比性和深度分析能力。

2.解释教育研究中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答:抽样方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手段,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指通过随机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样本,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等。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B)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一,推断题(每空3分,合计60分)1.次数分布也称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状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状况。

(A.正确)2.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A.正确)3.访谈时听的看法,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推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面。

(A.正确)4.外在效度是指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精确性。

(A.正确)5.干涉变量又称调整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A.正确)6.外在效度是指试验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精确性。

(A.正确)7.参加性视察指参加到被视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视察。

(D.存在部分错误)8.二次文献即曾经验过特殊事务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运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B.错误)9.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特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探讨,具有诊断与预料二种功能。

(C.无错,但不完备)10.内在效度是指试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A.正确)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

当探讨者对所探讨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状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

(A.完全正确)12.有结构性视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的视察,视察时基本上依据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视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A.完全正确)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探讨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助于探讨假设的检验I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化科学探讨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探讨结果的可比性。

(C.无错,但不完备)14.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封闭型访谈;重视质的探讨,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2教育研究方法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选择题1、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A.预见性B.精确性C.客观性D.系统性2、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活动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形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参考答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A.基础研究B.描述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A.历史感与正义感B.历史感与责任感C.责任感与现实感D.历史感与现实感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4.核心概念概括度5.日常观察科学观察(次序可逆)6.审核资料资料归集7.结构性非结构性(次序可逆)8.自变量控制变量9.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10.事实命题(陈述性命题)价值(性)命题(评价性命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D3.D4.B5.C6.D7.A8.A9.A10.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理论构思是指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题库】教育研究方法-客观题本一、单选题1、现代教育目标包含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位的是()。

(2101)[A].知识[B].实用技术[C].态度和能力[D].学习方法答案:C:态度和能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这是采用()。

(2101、1901)[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答案:C:等距随机取样法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01)[A].教育统计主要用千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性描述[C].定量研究方法不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答案:A:教育统计主要用千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6、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育研究方法》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空3分,合计60分)1.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2.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各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3.组间设计指采用控制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或多个实验组的设计方法。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4.等比变量(比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5.干涉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6.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7.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观察。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8.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A.正确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B.重视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C.侧重于量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D.倾向于使用非数值化的数据答案:C2.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A.确定研究问题B.文献综述C.收集数据D.制定教学计划答案:D二、填空题1.教育研究方法中,_________研究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

答案:观察2.教育实验研究中,_________是研究者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的过程。

答案:结果分析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研究中的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

答案: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研究者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而观察法则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者通过观察来收集数据,不干预研究对象的自然行为。

2.描述教育研究中的文献综述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综述是教育研究的基础,它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领域的现有知识,识别研究空白,为研究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并指导研究设计。

四、论述题1.论述教育研究中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缺点。

答案:定量研究的优点在于其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普遍性,可以进行统计推断;缺点是可能忽视研究对象的背景和情境。

定性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和背景,缺点是结果可能难以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

2.分析教育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答案:案例研究法适用于深入探讨特定现象或问题的情况,可以提供丰富的描述性数据。

其局限性在于研究结果可能缺乏普遍性,且研究者的主观性可能影响研究的客观性。

五、计算题1.如果一项教育研究的样本量为100,总体标准差为15,置信水平为95%,求样本均值的置信区间。

答案:首先计算标准误差(SE)为总体标准差除以样本量的平方根,即SE=15/√100=1.5。

THE END
1.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20241218.docx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需求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的消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817605.html
2.2023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pdf2023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pdf 7页内容提供方:177***7360 大小:298.04 KB 字数:约3.41千字 发布时间:2024-12-17发布于宁夏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3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16/6111030141011011.shtm
3.2023年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论文(三篇)因此,此次调查的实施,对社会关注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思想意识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通常有两个视角:一是基于消费心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二是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2271157/
4.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范文1 [论文摘 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对https://www.baywatch.cn/haowen/7082.html
5.大学生消费观的论文(通用8篇)篇1:大学生消费观的论文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的的消费报告 国贸1202班陈晓宇2012015038此次调查,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统计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情况与支出情况。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经过一周的问卷调查与咨询,我们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是大学生每月的预期支出总是比其可支出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简单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3bl5vxc.html
6.网络消费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分析既会给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带来重理性,重发展,凸显个性的积极影响,又会造成大学生出现虚荣攀比、一味跟风的不良消费习惯。本文以网络消费为依托,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已完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寻找论文写作的切入点。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对芜湖市三https://wap.cnki.net/lunwen-1018182708.html
7.大学生消费心理论文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消费心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中图分类号:G80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9-0086-05 The Effect of the Consumption Value on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https://dzjsyy.xueshu.com.cn/haowen/11900.html
8.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的文献综述5篇(全文)大学生消费观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既存在着合理、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存在着不良的消费行为。对其进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oxddtuj.html
9.大学生消费调查论文参考文献张家口市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03)[5] 史伟波. 大学生消费兆态行为浅析——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 消费导刊. 2009(15)[6] 辛振,杨峰. 我国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5)[7] 王宏.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与分析毁并[J]. 中外企业家. 2010(14)[8] 王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2e8d8ed0b833d7ea926f7dea.html
10.男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比较研究.docx[原创毕业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也日益趋于社会化和多元化。大学生在整个的消费群体当中,属于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部分,其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模式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影响颇大,同时他们也影响着社会上其他青年消费群体。首先,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相http://m.eeelw.com/jjxy/103743.html
11.人民网:第四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结果8、从新年致辞看《大公报》三次转变 清华大学 刘梦泽 9、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介的突围 中国传媒大学 王宁 10、探讨社交网站:未来网络新闻的重要阵地 ——川赣两地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个案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 肖尔亚 朱艳婷 11、市场经济:新闻传播事业的推手还是祸手? https://by.cuc.edu.cn/oldnews/2009/0104/c1841a30688/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