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边的性别刻板印象消除的速度更快点“程序媛”计划鼓励更多女性进入IT行业
近日,“程序媛”计划在北京举行线下培训学习活动。
“程序媛”计划作为公益项目,主要针对14岁以上的女性开放,专为初学者设计40门左右课程,帮助女性更容易进入IT世界。
“程序媛”计划让更多女性对编程产生兴趣
今年35岁的陈斌曾在微软工作,是一位资深程序员,六七年前开始创业,现任橙旭园儿童编程CEO。
这条试探性的微博产生的反响“大大超出了预期”。陈斌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程序媛”计划作为公益项目,主要针对14岁以上的女性开放,课程专为初学者设计,40门左右。此外,开设了“社区”,用户可以在社区相识相帮,形成合力,使女性更容易进入IT世界。近期还增加了“工作”功能,提供上千个IT职位。目前用户达15万人。
程序员群体中以男性居多。一家民营机构发布的《2018年中国程序员薪资生活调查报告》显示,程序员中,女性占7.6%,男性占92.4%。一家网站发布的《2015上半年中国程序员调查报告》显示,程序员群体中,男生为主体,占比80.17%,女生相对较少,占比19.83%。
程序员群体中,女性为何偏少?
在陈斌看来,女性并非不适合编程,IT行业并不歧视女性,他在微软的两任领导都是非常优秀的女性。之所以女性程序员偏少,很大原因是受“女孩子不要搞理工科”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大学理工科女生人数相比高中女生比例明显偏少。
打开“程序媛”APP的粉色图标,可以看到,课程包括儿童编程、Web前端工程师、C语言系列、Web后端(服务器开发)、Java语言系列、手机App开发、数据库、人工智能开发、游戏开发、操作系统等。除了课程,还开设了社区、工作区、活动区等。
在四川成都工作的张璇(化名)因为“程序媛”计划,改变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张璇加入了“程序媛”计划,学了最容易入门的python等课程。“学了python,可以做很多事情,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可以用python实现。”张璇说,“程序媛”计划的优点是教程很简单,学起来很有成就感,容易激起学习的兴趣,还有社区,大家一起学习有动力。
3月27日,张璇特意给陈斌发了一段感谢的话,“您发起女性编程活动,让我对编程产生了兴趣。经过这个事,我现在更加自信,更加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张璇告诉记者,希望活动能让更多年轻女孩看到,早些认识自己,不要给自己设限,给自己多一些选择,这样人生会更精彩。
目前,张璇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学习编程,准备做python工程师。“自己想要做的,就要努力去做。我会一直学习编程,它让我了解身边的网络科技世界怎么变化,是怎么回事。”
通过编程为女性赋权
张琳琳经常参加“程序媛”的线下活动,担任助教,也参与“程序媛”的直播活动。她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程序开发,在大学期间接触到性别话题,“通过编程为女性赋权”便成为她的目标。
得知“程序媛”计划后,张琳琳非常认同项目的目标,就和陈斌以及其他小伙伴一起,努力发展“程序媛”。她最初的目标也逐步具象化,“我很愿意参与到这个社区,让更多女性加入编程行业,提高女性收入,让女性能够在未来有更多的话语权。”张琳琳告诉记者。
“男女在脑力劳动上没有什么区别。一名优秀程序员需要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此外,经验很重要。”陈斌坦言,自己所掌握的编程知识全靠自学,没有上过一门专业课。早期在微软的8名同事,7个都是自学。
编写中国第一个网络版的性别平等教程
在儿童性教育网站之后,陈斌3月1日发布了一条微博,邀请大家参加《性别平等教程》编写。“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网络版的性别平等教程。”陈斌在微博中写道,“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但是我们身边的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还是非常多。我相信事情在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让它消除的速度更快点呢?”
在安徽某县城高中任职的数学老师杨春(化名)既是“程序媛”计划的学习者,也参与到《性别平等课程》刻板印象组的资料收集工作中。
今年29岁的杨春出于好奇,在2017年暑假学习了“程序媛”的课程,对“程序媛”的课程表示满意,“课程种类丰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非常细心讲解,以对话形式呈现,比较有趣。免费的公益活动,让很多人受益。”
在杨春看来,“程序媛”有社区,学习中遇到问题,社区中有很多热心人能帮忙解决,效率非常高。最近增加了工作区,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非常好。“社会发展很快,我感觉编程和开车一样以后会变成必备技能。”
“通过‘程序媛’计划,认识陈斌和这个群体,我更多的是思想精神上的收获,了解到真的有很多男女不平等的问题需要解决,找到了归属感。”杨春说,之前自己或许都默认了一些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现在会注意个人言行,比如会告诉女学生,女生和男生在学习理科上是没有差别的。
因为参与“程序媛”计划,寻找性别平等教程的材料,杨春写了一篇关于高中男女生学习数学是否有差别的论文。论文中,杨春写道,“理科教育,尤其数学教育学习,女生表现力不比男生差,但是社会的刻板印象和家庭学校教育问题导致女生在数学学习上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正不正确的思想,其次,以身作则多多鼓励女生努力学习数学,建立自信。”
陈斌介绍,“目前性别平等教程搜集案例的阶段工作已经结束,之后需要线下集中筛选案例,最终通过交互式课程的形式呈现。”(记者王春霞)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5.5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