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下游需求回暖,2023年我国内燃机销量回升,同比增长3.67%;2024年1-10月其销量继续回升,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4.6%。目前,我国内燃机下游应用以乘用车和摩托车为主,2023年合计占比超过70%。从进出口来看,近年来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下滑,但进口均价持续上涨;同时出口量呈现先升后降态势,出口均价则自2021年起逐年增长。
1.内燃机概述
2.内燃机销量回升,以汽油内燃机为主
2017-2020年,受下游需求减少影响,我国内燃机销量持续下滑,由5645.38万台下降至4681.31万台;2021年汽车、摩托车等下游市场产销形势较好,对内燃机需求有所增加,促使其销量回升,达到5047.36万台,同比增长7.82%;不过,2022年摩托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园林机械等下游市场需求低迷,使得其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达到4315.47万台,同比下降14.5%;随着下游需求回暖,2023年其销量又开始回升,达到4473.76万台,同比增长3.67%;伴随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开展,2024年我国内燃机销量继续回升,1-10月销量达到3839.26万台,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4.6%。
从细分市场来看,汽油内燃机是我国内燃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3年销量占比达到88.48%;其次为柴油内燃机,达到11.44%。
3.内燃机完成功率稳步上升
随着生产技术提高和对大功率内燃机产品需求提升,自2020年起,我国内燃机完成功率稳步回升,由2020年的260349.91万千瓦增长至2023年的296188.60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9%。
4.乘用车为我国内燃机下游最大应用市场
我国内燃机下游应用以乘用车和摩托车为主,二者2023年合计占比达到76.13%。其中,乘用车为我国内燃机下游最大应用市场,2023年占比达到43.64%;其次为摩托车,占比达到32.49%;农业机械、商用车、园林机械、发电机组占比分别为8.86%、5.96%、3.28%和3.14%。
乘用车和商用车:
根据用途的不同,我国汽车可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因此,内燃机行业发展也受到汽车行业影响。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总体维持在2500万辆以上,且自2021年起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3016.1万辆,同比增长11.62%。其中,乘用车产量达到2612.4万辆,占比86.62%;商用车达到403.7万辆,占比13.38%。虽然汽车行业正逐步向电动化转型,但传统燃油汽车占汽车市场份额仍然较高,2023年超过60%,为内燃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内燃机依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和纯电动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可油可电的属性,缓解了现阶段用户对于补能的焦虑。另一方面,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耗油量比传统燃油汽车平均低约1/3,也可以减少碳排放。凭借着上述优势,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的力量,市场发展迅速。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为例,近年来随着油电混合技术提高和市场需求推动,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快速上升,由2019年的17.9万辆上升至2023年的254.8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4.24%,有利于内燃机行业发展。
摩托车:
在摩托车领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燃油摩托车产品中。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量和销量总体维持在1300万辆以上,且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有所回升,分别达到1415.13万辆和1418.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3%和2.85%。这也使得摩托车用内燃机销量变化态势与摩托车产销量保持一致,2023年回升至1453.58万台,同比增长0.79%。
5.内燃机进口均价持续上涨
我国是内燃机净出口国,近年来进口量始终小于出口量,且进口量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23年达到81.57万台,同比下降28.73%;出口量则呈现先升后降态势,2023年达到1520.91万台,同比下降9.35%。此外,由于我国内燃机进口多为高端产品,附加值高,这也使得其进口均价远大于出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7-15倍左右。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内燃机进口均价持续上涨,2023年更是激增到5335.99万美元/万台,同比上升43.96%;出口均价则自2021年起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343.04万美元/万台,同比增长11.04%。
从出口金额上来看,工业缝纫机在我国缝制机械出口总额中占比最大,2024年1-10月约为44.85%;其次为刺绣机和缝前缝后设备,分别占比19.50%和14.25%。从这三大产品出口量来看,2024年1-10月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量恢复增长,达到389.89万台,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5.58%;刺绣机出口量则在202
全球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市场由海外企业占据。2023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前20强营收为155.3亿元,其中国外企业占比69.11%。中国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地位有所提升。2023年共有5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前20强,为徐工机械、浙江鼎力、中联重科、临工重机、星邦智能,
市场竞争方面,全球电动OPE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累计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电动OPE核心厂商在产能布局方面,主要以中国为核心生产基地。
国内阀门行业呈现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的局面。国内阀门市场上存在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少数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优势,在中端市场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中小型企业则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在市场中寻找机会,目前主要聚焦于低端阀门及民用阀门市场。
近年来,我国多缸柴油机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CR5和CR10分别达到52.77%和77.74%。同时,我国多缸柴油机市场竞争格局由潍柴控股、玉柴集团、安徽全柴、云内动力、江铃汽车等本土企业主导,同时还有康明斯等部分外资企业参与竞争。
2022年,我国履带起重机总销量出现下降,约3215台,同比下降19.4%;2023年其总销量下降态势延续,但下降幅度已大幅减缓,同比微降0.2%。
全球航天发射活跃度不断提升,2023年轨道发射次数达到224次,中国霸占全球发射榜单前三,2023年国内运载火箭发射67次,且每年仍在持续创新高。虽然太空无边无际,但低轨卫星轨道和频段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部分国家及企业纷纷加快发展低轨通信星座,抢占可用频率使用权,为确立太空优势奠定基础,我国火箭发射行业将进入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