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勇:“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生成逻辑及其反思

在“道德义务论”观念下,婚姻关系是以伦理规范而不是男女意思自治为原则,所希望达到的婚内状态是男女双方彼此顾恤、互相负责。婚姻本身也被认为应当是地久天长的状态。与此同时,这种婚姻观重视维护家庭的稳定,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家庭也是团结的,而由此种家庭氛围培养出来的亲和感,则成为社会之所以能凝聚的基础。这是“道德义务论”观念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在维护家庭稳定的同时,“道德义务论”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家庭成员的人格和自由,使人的个性得不到延展。而且,这种婚姻关系中的结构是差等的,它强调尊卑和男女有别,维护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些也成为后来其被“情感自由论”观念集中批评的地方。

在“情感自由论”观念之下,婚姻以男女双方的爱情为基础,以尊重个体自由意志为原则。这使个体的个性得到了延展,婚姻关系向平等化方向发展。另外,以“情感自由论”为基础的婚姻家庭立法,使妇女的利益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基于性别的差别对待行为也逐步减少。这是“情感自由论”观念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同时也需要看到的是,由于人们注重个体在婚姻中的感受,强调离婚自由,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这危及了家庭生产、消费、养老、育幼功能的发挥,使个体承受过重的负担,最终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且,家庭伦理的正当性被质疑,家庭成员不再被家庭团结的义务束缚,这使得人们所珍视的家庭中关爱、互惠、利他的价值被肢解,反而产生了“极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这一负面后果。这些是“情感自由论”观念为人所诟病的地方。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力图以“情感自由论”婚姻观为基础,推翻那种淹没男女自由意志的、将婚姻建立在义务基础上的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一种男女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只以爱情作为婚姻基础,并保障男女离婚自主权的新婚姻制度。不论是1931年在江西苏区实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还是1939年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都是中国共产党改造婚姻制度的具体尝试。1950年颁布实施的《婚姻法》,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对婚姻制度改造的设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一次破旧立新的立法活动的结果。

经历了最初受“情感自由论”支配的较为宽松的自由离婚主义,以及1957年以来“道德义务论”下的过错离婚主义之后,1980年颁布及后续修改的《婚姻法》,对婚姻价值的选择则尝试走一条中间道路,即坚持最初对婚姻制度的设计,主张婚姻以爱情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对情感的要求,但同时也适当向“道德义务论”偏移,对离婚作出限制,以应对自由离婚带来的家庭解体和动荡的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尊重当事人的离婚意愿,将“感情破裂”作为离婚标准,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感情破裂”这一柔性概念的诠释,将实质性的道德观念,例如照顾婚姻中弱势一方、维护家庭这一特殊领域中的伦理价值、谴责过错方等,纳入对离婚的考量之中。

依照实用性逻辑来建构婚姻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解决婚姻制度在当下遇到的问题,但是从1950年以来《婚姻法》不停地在“情感自由论”和“道德义务论”观念之间来回摇摆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解决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并产生诸多非预期的后果,从而偏离制度设计的初衷。“离婚冷静期”制度也不例外。

THE END
1.婚姻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ppt6 中国当代婚姻现状-结婚虽不放弃,但也不将就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19年,我国内地结婚人数及结婚率不断走低。究其背后的原因,从客观角度来讲,适婚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生活成本和压力不断上升,婚姻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成为了“奢侈品”;从主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婚姻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人们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07/8012124100004070.shtm
2.婚姻家庭伦理范文12篇(全文)(一) 当代女性地位的提升 家庭伦理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历史传统, 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产物, 其礼法的核心内容是家庭, 家庭的主权者, 则是男人。夫权在中国古代至近现代家庭观念中发展了几千年, 其思想在人们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依旧有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残留, 婚姻的基本要求遵循男尊女卑这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95wphgp.html
3.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下,传统婚恋观受到社会变革、西方思潮的冲击,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倾向也随之产生。鉴于此,研读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经典著作,梳理、概括他们的精辟论述,对构建正确婚恋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现实启示。 一、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现状分析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4.中国妇女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妇女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特殊权益,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拨妇女干部。”“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https://www.fmprc.gov.cn/ziliao_674904/zt_674979/ywzt_675099/wzzt_675579/2296_675789/200207/t20020705_7961986.shtml
5.婚恋教育(精选十篇)[5]陈德文.把以人为本理念内化为大学办学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9(Z3). [6]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J].昆明大学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 当代大学生婚姻意向及婚恋观教育 篇4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2zz05n.html
6.不婚面面观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pdf资源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pptx 浏览:73 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pptx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pdf 浏览:161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pdf】是一份深入探讨中国婚姻与家庭现状的行业报告,由资源达人分享计划发布。报告涵盖了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旨在揭示中国婚姻家庭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2241611/23613792
7.出轨大数据排行导读:一、行业现状:数据揭示真相出轨现象在当代社会存在普遍性,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轨行为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出轨行为,这给人们的情 本文目录一览 1、日本男人出轨率数据 2、中国出轨率权威数据 一、行业现状:数据揭示真相 http://chatgpt.cmpy.cn/article/4738947.html
8.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1 婚 1850前:制度婚姻 满足人最基础的生活和生殖需求 姻2 形 1850-1965:友伴婚姻 式 婚姻的重心逐渐转向亲密和性的 的 需求,注重爱与陪伴 演 3 1965-至今:自我表现婚姻 变 注重婚姻中的自我表现空间,需要得到 尊重,自身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www.iresearch.com.cn 6 中国当代婚姻现状-结婚 虽不放弃,但https://www.iresearch.cn/include/ajax/user_ajax.ashx?work=idown&rid=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