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视角看“相亲经济学” 相亲市场上,有一个很割裂的现象:线上的相亲账号都高度偏向女用户,对男用户极端不友好,称之为“普信男”“舔狗”。线下的红娘... 

相亲市场上,有一个很割裂的现象:线上的相亲账号都高度偏向女用户,对男用户极端不友好,称之为“普信男”“舔狗”。

线下的红娘,却直接拒收35岁以上女性的简历,额外交钱也不行。

先说线上。同样是年薪20万,女生就是优秀独立,男生就是低收入普信男。总之,各个平台的相亲账号,都是偏向女性。

这是市场经济的结果。

相亲社区对男性不友好,对男性更挑剔,“普信男”被逼得大量离场,剩下的用户都是女性了。百合等平台数据显示,部分城市相亲市场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40级别。

如果有人足够八卦,会发现另一件事:这两年,相亲博主们偏向女性的时候,红娘博主们则开始一面倒的偏向男性。

相亲市场不是女性多吗?为什么红娘却顶着女性受众的压力,帮普信男说话,是不是违背了商业逻辑?

相亲账号都是流量机制,不管是否有人结成对,只要有人投稿、有人看,就有流量,就能盈利,这个商业模式更接近内容自媒体。

而红娘的商业模式,是结算机制。她就看成了几对,成一对新人,她才能收钱。

在1比40的男女比例下,如何更快实现成交?

很简单,拉升男用户的比例。

由于女性数量压倒性的溢出,谁有更多男用户,谁更快围绕男用户成交,谁就能更快出单。

这就是为什么红娘们敢直接拒收35岁以上女性简历,这提升了她们的工作效率,听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就是。

商业领域不存在无效操作,这么多红娘都这么干,必然是有共识。

线下婚介所这两年也拒收35岁以上女性,逻辑一致,也是结算机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模式决定社区形态,这就是相亲经济学。

THE END
1.有一说一,一线城市的相亲市场到底是男方市场,还是女方市场?本质上是相亲市场对男性的条件要求极高,要求的是六边形战士。如果你去看二狗、引力说、陌上花开这些相亲https://bbs.hupu.com/61185954.html
2.为什么相亲成功率很低?相亲交友1.相亲市场上大家普遍没什么耐心,无论男女。所以为了效率最高化,都跟面试似的直接摆数据。这种情况下https://go.cqmmgo.com/forum-222-thread-94561607838226368-1-1.html
3.[树洞]给大家科普一下二线相亲体制内相亲,和踩过的坑NGA玩家3、知乎的帖子,微博的XX相亲超话,贴吧,虎扑,统统不靠谱,放弃。4、父母给你介绍,最开始一定是把手http://g.nga.cn/read.php?tid=39883549&page=1
4.相亲大总结我25岁,从今年4月开始相亲,加起来有十次了。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让我可以敏锐的察觉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所以我发现她们的需求市场根本满足不了。比如说一个能力强的姑娘,希望找一个能力更强,赚的更多的对象。但男的赚得多,一般会找年轻漂亮的 https://m.acfun.cn/v/?ac=46057292&type=article
5.5000万门槛的相亲局高端相亲市场有多乱?但传统巨头这种 竭泽而渔的玩法 让其难以再跟上相亲市场的需求发展,离重视体验与服务的高端婚介市场更是越来越远,最终业绩一路跳水。 〓 图片来源:市界 2018年业绩上涨是因合并了世纪佳缘,次年依旧保持亏损势头 所以现在,这块细分市场逐渐被网络红娘们所占据,他们前期借助社交平台提升自身影响力,无论是连麦说媒还是https://i.ifeng.com/c/8Hy8jQuYS2q
6.相亲≈没人要?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相亲显示线下近年来,随着年轻人思维的转变,此前被唤作“老土”、颇遭年轻人排斥的“相亲”逐渐变得可以接受。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重回舞台的开封王婆,被有脱单诉求的年轻人围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广东本地的线下相亲交友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专家认为,“附近”一度让有“网生代”之称的年轻人忽视,甚至是无视,https://www.sohu.com/a/778082618_132336
7.精神社交主宰相亲场,年轻人为春节KPI“奔命”界面新闻·JMedia不难发现,尽管“甜蜜陷阱”屡见报端,却往往总能在“变身”后引诱到其他新人下场,这无疑是在加倍提醒那些想赶在年前最后一波相亲潮找到对象的人,面对陌生人的诱惑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做“数据男女”,年轻人只想寻觅“精神伴侣” 作为技术革新下的产物,互联网婚恋市场在这十几年间的培育与发展进程中,种种乱象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784353.html
8.相亲≈没人要?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相亲相亲近年来,随着年轻人思维的转变,此前被唤作“老土”、颇遭年轻人排斥的“相亲”逐渐变得可以接受。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重回舞台的开封王婆,被有脱单诉求的年轻人围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广东本地的线下相亲交友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专家认为,“附近”一度让有“网生代”之称的年轻人忽视,甚至是无视,http://k.sina.com.cn/article_1652484947_627eeb5301901j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