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调,即背景调查,近年来被企业普遍采用,本来背调都是围绕应聘者的工作内容来进行的,奈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背调当作打听他人隐私的手段,这就不合适了,甚至存在法律风险。那么,用人单位应该怎样把握好背景调查的度呢?
背景调查,即用人单位对拟录用的候选人进行的核查,通常是了解核查该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表现等,判断是否存在重大虚假陈述,确认其是否适合拟聘用的岗位。
据求职平台和行业人士反映,背景调查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婚恋信息成为调查的焦点,令很多求职者感到不安。例如,刘清(化名)在山东青岛的一次面试中,就被询问了与男友的关系、感情状况及结婚生子的计划,这让她感到困惑和失望。
业内专家透露,某些用人单位在面试中采用特定话术,特别是针对异地求职的女性,通过询问其来本地工作的原因等方式,了解其婚育计划。此外,也有用人单位在录用前以背景调查为由,向求职者当前的用人单位打听其薪资情况,这种做法令人尴尬。
多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坦诚,背景调查已成为企业常态化的一部分,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门执行,有时也委托给第三方机构。实际操作中,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
钱女士,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余年,指出由于简历造假现象频发,背景调查的成本远低于处理简历造假的成本,因此这一做法日益流行。她补充道,背景调查已不仅限于特定岗位,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调查范围及内容都在不断扩大,以规避风险。
然而,背景调查的无限扩展可能导致就业歧视。邱先生,拥有八年外企人力资源工作经验,观察到背景调查的“下沉”现象,即调查范围已扩大到包括基层员工在内的更广泛对象。业内人士强调,进行背景调查需获得当事人明确同意,正规机构在进行非职业生涯内容的调查时,会直接拒绝。
邱先生还指出,背景调查应当是一项专业工作,而当前市场上存在许多不专业的做法,如在面试环节过度追问私人信息,实质上是一种就业歧视的表现。因此,确保调查的专业性与合理性至关重要,以保障求职者的权益。
孙鹏律师指出,对于敏感个人信息的泄露或不当使用,可能会严重侵犯个人的人格尊严,甚至威胁到个人的身体、财产安全。因此,用人单位在进行背景调查时,应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职责进行必要性调查,避免探询劳动者的其他隐私信息。获得的个人信息只应用于评估求职者是否符合职位要求,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或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滥用背景调查资料实质上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
孙鹏进一步指出,如果求职者发现第三方机构或潜在用人单位非法收集过度个人信息,应勇敢地拒绝,并根据个人信息被侵犯的严重程度,选择投诉、起诉或报案。
沈建峰律师提到,在招聘过程中,求职者如果拒绝提供某些信息,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特殊“规则”,即在特定情况下允许劳动者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例如,法律规定招聘单位不得询问求职者的婚姻状况,从而实际上给予了求职者在这一点上“说谎的权利”。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