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平台中介下的爱情市场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人际互动由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向数字技术中介下的“信息交互”转型。社交的数字化革命也改变了爱情生活的基本形式。通婚圈从地方性的社会网络与群体性的选择框架中脱嵌出来,转变为两性自由邂逅与自主交往的爱情市场。该市场以自我调节的方式来组织婚恋关系,并逐渐将亲密体验纳入数字化的逻辑中。通过调研多个相亲社群,我们发现相亲平台构成了爱情市场的基础设施,透过分析平台的组织形式与情感文化来理解当代亲密关系的结构性特征。

相亲平台的基础设施角色

在日常语境下,基础设施是指支撑社会正常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的基底系统、集体设备和技术系统,包括高速公路、电网、通信网络等。但在我们看来,基础设施不仅是工程与技术的,还是社会与文化的。例如,数字时代人们进行情感社交和亲密实践的相亲平台,就构成了当代爱情市场的基础设施。平台正在成为婚配资源、渠道、场所、规范等诸多要素的连接者。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平台的基础设施角色体现在“资源、渠道、场所”三个方面。第一,透过“免费使用+付费服务”的商业模式,平台获取大量用户并集聚择偶信息与婚配资源。第二,透过灵活的程序接口,平台得以接入用户的个人数据流,依靠用户的社交行为与社交网络快速拓展匹配渠道。第三,透过交叠的媒介技术,平台得以重组时空坐标,让沟通在公开与私密、虚拟与现实之间灵活转换,从而使平台成为一种生成式的交往场所与流动式的交往空间。在平台的中介下,两性交往转变为爱情市场对婚配资源的系统配置,亲密关系不再是主体性的标志,甚至不是主体间浪漫行为的产物,而是平台组织与平台文化对亲密关系的系统重构。这一变化反映的不仅是数字技术对社交风格的影响,而且是爱情在组织运作模式与价值表现方式上的整体转向。

相亲平台的组织结构

尽管平台在基础设施功能上趋同,但在组织结构上存在异质性,可划分为“串联型”与“融合型”两个不同类型。在串联型平台中,管理者处在组织的中心,平台嫁接在管理者的多个社交媒体账户上,并依靠管理者的自媒体运营实现空间联动。择偶信息的传播延续“点对面”的集中式模式,信息由管理者汇集与分发。串联型平台对数字技术的可编程性要求较低,但这一特点也限制了平台的组织扩张能力与流量运营能力。

在融合型平台中,平台嵌入在用户个人的数据流上,一旦用户使用平台,就会生成个性化的数据画像。平台通过叠加数据画像生成具有代表性的身份标签,通过身份标签的精细化管理来发放择偶信息,实现标准化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择偶信息的传播采用“点对点”的分布式模式,每个用户都是平台传播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构成通往平台功能界面的一个接口,每个用户的社交图谱都是平台潜在的传播渠道。信息的人际传播与平台的组织扩展一体两面,大大拓展了平台的获客渠道。

相亲平台的情感文化

大大小小的婚恋平台构成了整体性的基础设施网络,支撑着爱情市场的正常运作。但平台的基础设施作用不仅停留在技术与组织层面,还反映在它所构建的观念与文化上。基于对多个平台的网络民族志观察,我们发现相亲平台正在营造一种“项目管理”的情感文化,即将恋爱转化为对浪漫社交活动进行整体策划与进度监测的系统工程,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筛选与匹配流程,实现理性选拔优质交往对象、建立高质量亲密关系的目标。

这些价格不菲的平台商品不仅加强了情感话语与经济话语间的联系,还在实践层面建立了爱情理想与市场交易间的联系。在项目管理的情感文化下,用户化身为自我的营销者,透过平台的中介技术打造自身的市场价值,并在数字空间近乎无限的选择机会中寻求最佳的交易价格。项目管理建立在“自我呈现、价值评估、流量转化”三个机制上。

首先,用户被要求不断向内自省,通过平台提供的指标来呈现所谓本质性的自我。例如,将自我拆解为基本资料、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几个部分,再利用程式化的图文编排来展示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曝光率。鉴于这些指标建立在有关“理想伴侣”的性别化想象上,迎合的是均质化的市场需求,那些精心挑选的辞藻反而模糊了任何一个自我的独特性,造成了千人一面的标准化效果。不难发现,这样的自我颇具后现代色彩,它是线上内容可编写性的产物。透过平台提供的视觉化媒介,人们可以对身体、言语、性格、着装等进行有意识的操纵,形成一组面向匿名观众的通用数字身份。

其次,用户需要对这种本质性的自我进行价值评估,即比照可量化的群体标准来预估自我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平台会鼓励用户制定详细的标准清单,区分减分项、加分项与底线项,生成理想配偶的数字画像,再结合平台的统计数据测算自己的匹配成功率。自我标准化与自我本质化一样,都是平台为提升匹配效率进行的社会文化设置。但两者对亲密关系的框定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前者以浪漫爱情为框架,把亲密关系理解为个体爱情想象与主观偏好的主体性表达,并透过平台的心理技术制造个人的反身性思考与独特的自我价值,许诺在无限容量的数字伴侣池中,匹配与之对应的价值认同与情感体验。后者以自由选择为框架,将亲密关系理解为个体经济理性与利益计量的结构性约束,并透过平台的匹配技术将自我的独特性兑换为各种通用的价值标准来促成个体间的交易。因此,平台中介下的亲密关系实践呈现为“自我赋魅与去魅”“情感交往与去情感性”并行的过程。

THE END
1.数字时代的相亲,他趣社交大数据研究院揭示婚恋市场现状单身其中职业与地域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在职业方面,高校老师、医生和军队文职等职业因其稳定性和社会地位而备受青睐。而地域上,广东男生和四川女生因其性格特点和生活技能,在婚恋市场中特别受欢迎。 而从年龄方面来看,相亲年龄呈现集中趋势,28至32岁的单身青年是相亲市场的主力军。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往往面临更大的社会和https://ah.news.163.com/24/0909/11/JBL0U1G304079BLI.html
2.婚恋交友行业调研数据(2024年)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消费者学历分布 调研维度无法满足需求?点击创建问卷开启问卷之旅吧 展开全部数据 2024年中国居民对结婚的态度 展开全部数据 2024年中国男性被调查者的结婚态度 展开全部数据 2024年中国女性被调查者的结婚态度 展开全部数据 2024年中国被调查者寻找结婚对象的方式 展开全部数据 2024年中国https://data.iimedia.cn/data-classification/theme/49307622.html
3.婚恋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婚恋市场现状分析你是否曾经在寻找爱情的路上感到迷茫?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婚恋服务行业正日益成为人们找寻幸福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分析婚恋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婚恋市场的现状做出深入分析。 一、婚恋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科技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婚恋服务平台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通过自动匹配和http://www.aichao521.com/hunl/9570.html
4.2023年中国婚恋交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数字化智能化将成必然趋势《 2023-2029年中国婚恋交友服务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随着我国单身人群的不断增长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人们对伴侣的需求依然存在且日益强烈。由于学习工作繁忙导致人们缺乏时间和场景恋爱交友,婚恋交友行业顺应人们的需求迅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我国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将达到65.4亿元,2021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https://blog.csdn.net/gycyyjy86/article/details/133924388
5.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中国婚恋交友平台报告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像探探、陌陌、珍爱网、百合网等婚恋平台的崛起,它们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智能匹配技术,让传统的婚恋服务以数字化方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 数据背后的深思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婚恋交友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更是消费升级的一部分。现代人在选择伴侣时,除了“http://www.wedating.cn/hunl/48351.html
6.2024例如,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的推动下,相亲和婚恋市场正经历着从传统向数字化的转变,为单身人群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婚恋选择和服务。二次元文化等新兴领域的兴起,也为单身经济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痛包”等个性化消费品的流行,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在情绪消费上的独特需求和动机。发展趋势的多元化探索面对单身经济市场的快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6164602.html
7.东营婚外恋情调查东营私人调查东营侦探事务所品牌数字化赋能系统 独家专利技术结合大数据能力,专注帮助企业实现品牌管理 PROVIDE HIGH-QUALITY DISPLAY CONTROL SOLUTIONS ? ? 2024-12-05 找东营调查公司需学习什么知识? 查看详情 > 2024-12-05 确认山东调查和山东婚姻调查公司合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http://www.shandongdiaocha.com/
8.艾媒咨询中国婚恋交友行业消费者行为调查数据中国热门婚恋交友APP下载排行 数字化时代,传统的相亲交友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单身群体多样化的需求,使用婚恋交友APP,逐渐成为现代婚恋的新潮流趋势。不同的婚恋交友软件侧重点和功能也有所不同,例如:探探和陌陌更注重轻松、即时的社交,而世纪佳缘则专注于提供更为严肃、针对婚姻的匹配服务。用户在选择使用这些应用时,可以根据https://t.10jqka.com.cn/pid_377194571.shtml
9.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鼓励企业运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完善消费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畅通城乡物流通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优化消费环境,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改造一批早餐店https://www.dazhou.gov.cn/xxgk-show-23468.html
10.下列属于网上间接市场调查方法的是()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的引导,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A. 婚恋观 B. 生育观 C. 家庭观智慧电厂主要是利用()推进火电机组节能提效、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实现发电全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 A. 检修技术 B. 信息技术 C. 节能技https://www.shuashuati.com/ti/1f13d84efa8646c09b1b77a0d8a6dd64.html?fm=bd57625183935175c70405fa25c2e413cd
11.中国市场调研网站中国市场调研网站资讯–加倍考研网在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活跃用户数方面,百合佳缘集团以671.1万人的月活、130.9万人的日活双居首位;而在婚恋交友平台累计活跃用户方面,百合佳缘集团以27.6%活跃用户市场份额领先行业;得益于其近年来成功实现多元化商业变现,百合佳缘集团还以42.7%市场份额在收入规模排名第一。开辟线上新场景,开启婚恋服务泛娱乐化之路由于婚恋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zhongguoshichangdiaoyanwangzha.html
12.韬安前沿观察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欧盟委员会发布《跨境电子商务多元主体行为指引》共分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行为指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行为指引》《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指引》三部分内容,旨在为中外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司法指引,为跨境数字贸易市场行为明确规则。(图文来源:杭州互联网法院) 2.《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公开征求意见https://www.taoanlaw.com/news/detail?id=606
13.第十五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季活动之广东大学生社会治理调研大赛"数"于你我——广东大学生对教育数字化认知情况调查 21 关于对广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运行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以广州某学院为例 队伍负责人 周卓研 吴桂萍 陈喻莹 郭蔼琳 曾俊奇 林洁纯 许雪婷 廖国杰 李柑霖 罗裕贤 序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二等奖 作品名称 有爱无碍:十四五规划https://www.gdcyl.org/upload/file/20220708/1657263833113537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