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短评‖试从人物形象细节等入手评析《百合花》(两篇)女性战争

《百合花》一文,是作者清新细腻的文笔培育出的一株百合花,茅盾先生曾评价其有着“清新、俊逸”独特风格。本文以战争为背景,但没有硝烟连绵的战斗场面,而是着笔于女性的视角,以小见大,展现了如百合花一般的“高尚、纯洁”的人性,进而建构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情感世界。

无论是作为叙事者的“我”,还是新媳妇,战争背景下的她们都值得深刻剖析。“我”是文工团的女战士,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的新时代女性,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敢于大大方方地完成工作,进行正常的交流,喜欢开玩笑,也会对鲜活的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悲痛、惋惜,致以崇敬。最朴素、真挚、纯洁的情感通过“我”对故事的讲述而贯穿了全文,从而让人性的光辉在战时的特殊环境下闪闪发光。

作者茹志娟以女性的视角、抒情的笔法、情感丰富的文字写出了人性的光辉,为战时女性作像,读来这样一株百合花,不免让人也心嗅芳香。

“人性美,盛开于战火的野菊花”

——试析《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枪筒中插的树枝和野花。

作者:顾甜甜

《百合花》一文运用了细节描写,展现了小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在如此严峻且残酷的战争中保持着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一次写枪筒中的树枝和野花是在小通讯员护送“我”时,我观察他的衣着时所注意到——步枪筒是装步枪这一作战武器的工具,而在“点缀”上选择的是大自然的美好产物“树枝、野花”,象征的却是“和平”,这样极具反差性的设置,展现的正是作者对于“和平”、“人性”以至于是“美”的思考,而这正是革命年代、战火年代所缺少的。战争是残酷的,死亡的阴影如影随形,但上战场的却不过是些方成年的赤子,这一细节描写通过塑造了一个对生活乃至自然充满热爱的天真而又质朴的少年形象,进而打破了人们对战士们的单一的印象认知。

THE END
1.茹志鹃《百合花》:像百合花一样美好的人性与人情从而,百合花的被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身上闪耀了“我”与小通讯员的同乡之谊,闪耀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敬佩与怜惜,闪耀了人与人之间那么多人性和人情的纯粹美好。 《百合花》之所以温暖了我们这么多年,是因为它在极力克制的情况,又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联系写了出来。让我们知道,无论环境怎样,人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488349299
2.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浅析《百合花》中的暧昧情感(百合花)书评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十七年文学中一篇优秀的短篇作品,无论是作品阴柔隽永的艺术风格,还是作者观察战争的独特视角,都使它迥然区别于当时的其他作品。在对作品的解读过程中,读者容易发现故事的主要人物关系为“军民关系”,主题亦为 “歌颂军民鱼水情”。但是对文本再一番细读,我们不难看到,《百合花》所表现的人物关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67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