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及“民转刑”案件预防

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普法宣传、法治文艺及会员单位等宣传信息重要发布平台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社会各阶层间矛盾冲突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变多变复杂,因婚恋纠纷、家庭纠纷、债务纠纷、邻里纠纷、征地拆迁、林地耕地权属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些矛盾纠纷如果不及时调处或处理方法不得当,极易造成矛盾升级恶化,导致“民转刑”案事件发生。笔者结合峨边县实际,就如何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及“民转刑”案件预防谈几点看法。

二、引发“民转刑”的矛盾纠纷浅析

今年以来,全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29起,其中婚恋家庭纠纷496起,占比约34.7%,邻里纠纷544起,占比约38.07%,经济纠纷119起,占比约8.33%,这些矛盾纠纷占比较大,如处置不及时、化解不到位极易引发刑事案件。(一)婚姻家庭方面。婚姻家庭类纠纷多源于夫妻之间、婚外情感等方面,因感情纠葛、经济问题、子女归属、子女教育等引发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此类纠纷隐秘性强,发现难、化解难,如处置不及时,极易激化升级为家庭暴力等治安刑事案件,甚至命案。从近五年峨边县发生的案例看,我县命案均因家庭婚姻纠纷引发,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最大。

(二)邻里关系方面。此类矛盾纠纷大多存在于邻里之间,主要集中在噪音影响、垃圾清理、公共卫生、生活习惯、饲养家畜、私搭乱建、日常口角等领域,这些问题长年累月得不到解决,反反复复地暴露显现,如得不到有效解决,会造成当事人之间积怨加深,使矛盾纠纷愈演愈烈,成为引发民转刑案件的导火线。(三)经济债务方面。近年来因劳资纠纷、合同纠纷、买卖纠纷、租赁纠纷、债务纠纷、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也在呈现出高发态势,这些纠纷虽然多数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是受当事人法律意识以及诉讼成本的影响,没有以合法的手段得到解决,使得矛盾纠纷不断激化,从而导致聚众闹事、故意伤害等治安案事件的发生,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预防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基层力量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大量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家庭婚恋、情感、土地、邻里、债务等纠纷源头在基层,加强基层力量建设非常重要。加强社区(村)班子建设,选好配强社区(村)干部,发挥其人熟地熟优势,提升其管理和控制能力。强化综治中心建设,重点是整合基层综治、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交通、国土、卫健、教育、群防群治等资源,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问题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特殊人群排查服务以及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人口联管、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等工作机制。公安层面,按照职能融入、系统融接、机制融优、力量融合、警民融洽的要求,将社区民警、辅警统一纳入网格组织体系,制定工作任务和捆绑考核“两张清单”,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网格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全量采集网格治安要素。

(二)强化治安防控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感知能力强、智能程度高的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实圈层查控。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运输部门等,完善社区警务站、警务室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做实街面防控。按照“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要求,加大城区夜宵市场、KTV等娱乐场所巡逻查控,对酒后滋事、聚众斗殴、赌博等违法行为实施有效打击,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同时,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加大网购平台整治监管,依法打击非法买卖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等违法行为。做实农村防控。充分利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发展战略契机,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尽快扭转农村地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滞后的局面。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知识产权(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连续出版物刊号川KXO1-093·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川B2-20191090·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15-44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THE END
1.农村婚恋纠纷案例分析.docx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婚恋问题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矛盾。本文将通过对几起农村婚恋纠纷案例的详细分析,探讨农村婚恋纠纷的成因、处理方式以及预防措施。 一、案例概述 案例一:李某与王某是一对农村青年夫妇,因婚后生活琐事频发争执,最终导致感情破裂,走向离婚的境地。 案例二:张某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3/8005041073006143.shtm
2.婚恋纠纷分析报告.pptx婚恋纠纷分析报告晨,XXX汇报人:晨01婚恋纠纷概述03婚恋纠纷的解决方式02婚恋纠纷产生的原因04婚恋纠纷的预防措施05典型案例分析06结论与建议目录CONTENTS婚恋纠纷概述PART01婚恋纠纷的定义婚恋纠纷是指涉及婚姻关系、恋爱关系以及婚恋相关关系的纠纷和矛盾。婚恋纠纷通常涉及到情感、财产、法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4478739.html
3.6月21日10时,昌平法院召开“婚恋纠纷..下面,请回龙观法庭负责人王磊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提示。 [10:39:41] [昌平法院回龙观法庭负责人王磊]: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由我对我院三起婚恋纠纷涉妇女权益保护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案例一:已婚男伪装单身精英骗感情 女子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获支持 (一)基本案情 张女士与李先生因问路相识,后李先生隐瞒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4/06/id/53264.shtml
4.“心理疏导”服务巧解婚恋情感纠纷“你们现在有个可爱的儿子,家庭也算美满,应该想着如何把家庭经营得更好。”调解员们从以往调解成功的案例入手,深入浅出,唠家常式地讲解夫妻相处之道。数个小时之后,许某与张某关系终于有所缓和,愿意再继续相处下去。 据了解,华阳镇地处城关,人口众多,婚恋情感纠纷也突出,近年来,华阳镇针对婚恋情感纠纷隐蔽性强、难http://www.fzahw.com/news/2024/03/12/c_112490.htm
5.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文章来源:山东高法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 吴晓芳 编者按: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解答,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
6.妇女维权专家案例解读也就是说,对于怀孕七个月(含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仅不能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延长工作时间,而且还要在正常的劳动时间之内,给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上述案例主人公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注:来源为扬州时报 妇女维权常见法律问题解答https://gh.zfc.edu.cn/2015/0325/c2034a25626/page.htm
7.女性犯罪嫌疑人11篇(全文)1996年《中国妇女》杂志就刊登了这样一则案例:刘某,女,30岁,河南新密市人,与其丈夫结婚10年,并生有一子,婚后较长时间里夫妻感情一向很好,但其夫后来有了外遇。刘某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坚持感情的修复,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直忍气吞声,希望丈夫悔改,但其夫不但不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并公然在家当着刘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xluza72.html
8.涉彩礼纠纷,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从司法实践反映的情况看,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近年呈上升趋势。司法审判要立足社会现实,注重通过案件审判,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美,倡导建立以感情为基础的,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陈宜芳说,此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均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共同生活时间长短、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是否孕育子女等多重因https://m.gmw.cn/2023-12/14/content_1303600474.htm
9.省高院联合省妇联发布5起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已办理结婚登记但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可请求返还彩礼,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综合认定彩礼范围,订婚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彩礼可适当返还……日前,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了5起涉彩礼纠纷的典型案例,以此引导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推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家庭新风尚。 https://web.sjpt.ylrb.com/cms/rmt2420/2/2xw/sx/8744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