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盛世,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一半的诗情,都挥洒在了这个时代。唐朝的着名诗人可谓多如群星,他们在历史和文化的天空闪烁永恒光芒,为追求美的后来者指引方向。今天要说的便是一位唐朝的着名诗人,他叫李商隐。可是有人却说不认识这位“冷门诗人”,还指责他抄袭现代人。
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在郑州荥阳一个官宦世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要比一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好多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家族的基因不好,李商隐的曾祖父、祖父包括他父亲都不长寿,在李商隐10岁那年,父亲李嗣便因病去世了,从此母亲便带着李商隐从李嗣的任地浙江,返回了家乡。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之下,历史上从小就饱读诗书,并在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有了做官的机会。
都说“诗以言志”,李商隐从小酷爱写诗,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他中进士后先是起家于秘书省校书郎,后成为了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可却因为卷入了“牛李党争”受尽排挤,虽有报国之心,却一生郁郁不得志。
难怪乎有人将李商隐和李白并称为“大小李”,他们两确实有相像的地方。不过在诗的风格方面却大相径庭,李白的诗豪爽不羁,而李商隐的诗却对为婉转唯美,比如这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七言绝句创作于李商隐客居巴蜀之时,在一个天气温和的雨夜,李商隐被潺潺而落的流水勾起了内心的思绪,他想起了远在长安的妻子,想要见上一面却遥隔千里,只能写下一首诗以诉思念,因此取名为《夜雨寄北》。
至于此诗的内涵以及诗中更多表达的情感,相信初中的时候老师都教过,就不过多的浪费口舌了。
如果说,还不会背《夜雨寄北》的那肯定是读书时没有用功。如果说对《夜雨寄北》一点印象都没有,甚至连李商隐是古代诗人还是现代诗人都分不清的,那这学费肯定是白交了。
去年5月份,便有一名网友在网上声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抄袭了一个叫什么《霹雳布袋戏》动漫的,还出言不逊说“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之类的话。
后来这位不知名的网友便又出来道歉了,她说李商隐是一个“冷门诗人”,好像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无知面子上会过得去些,却不知这样反而更凸显了自己的无知.....
当然,从她的言谈上来看,应该不是一个年龄不是很大的学生,但至少古诗和现代诗应该还是要能分得清的。而在自己事情还没弄清楚前,保持沉默应该是最基本的修养,希望这孩子长大后能懂得这个道理。
1.赞美老师的诗句1、桃李我公天下满,不须偏待此中开。——宋·强至《依韵和栽花二阕》
释义:我师父的学生布满了天下各处,不需要在这里等待。
2、三千桃李遍天下,诗稿喧传叹绝伦。——近现代·叶云峰《祝陈老师六十初度并获文孙之喜》
释义:学生布满天下各处,人们用诗歌赞叹他的才干。
3、我公天下尽门生,仆荷知音心感激。——宋·王迈《谢政府馈金》
释义:天下都是老师的学生,我能得到您的赏识心里十分感激。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赞美老师的话有哪些,如:桃李满天下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参考资料:?si=2
3.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很多,摘录几则比较典型的以飨读者:
1、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赏析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2、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现常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教师高明的教学方法。注释:(1)乃:就。(2)发生:萌发生长。
3、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现在常用来表达对教师的期望,希望教师能为社会多培养人才。注释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4、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现代人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达对教师崇高的敬意。
4.表达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5、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6、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生感激您!
7、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8、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9、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5.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诗句(一):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释义: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现今,常用来比喻教师教书育人,默默奉度献,默默培育人才的高尚品德。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释义: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以落花比喻老师,充分体现了老师的自我贡献精神。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郑燮《新竹》
释义:新的竹子能够长得高于旧的竹子,是因为旧的竹子的扶持。映射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
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释义: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释义:春蚕直到死亡才停止吐丝,蜡烛烧成了灰才停止流泪。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质。
6.有一句古诗是赞美老师的,有桃李这个词,不是桃李满天下或桃李不言该诗句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但是大家日常多摘取其中部分,用“桃李满天下”来夸赞老师。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百堂种花》。
该诗原文: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解析:绿野堂开着占尽度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扩展资料:桃李满内天下的含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唐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武容则天推荐将相多人,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何为《第二次考试》:“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
参考资料:桃李满天下。
7.赞美老师的诗句1、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宋·史浩《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释义:你的学生从此布满了天下,月亮明亮乌鸦有个依靠的枝头。2、栽培桃李满天下,出入风涛半海中。
——宋·邵雍《和人闻韩魏公出镇永兴过洛》释义:栽培的学生布满了天下,在社会中闯荡。3、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
——宋·陈宓《谢朱》释义:学生布满了天下,那些不知名的绿草仍然在追着仙人的踪迹。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解释: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解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8.关于老师的诗句1、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
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2、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池塘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幼竹。
3、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4、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寻雍尊师隐居》
此诗可能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当作于蜀中。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
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新竹》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6438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李商隐这首《蝉》是一首咏物诗,我们现代人看到蝉,可能会觉得那种一到夏天就在树上吱吱叫的动物,烦都来不及,有什么好咏的,但是在古代啊,人们对蝉的生活习性认识错误,以为蝉靠着饮露水而生活,觉得蝉拥有高洁的品质,便咏蝉以自叹。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诗,有很多典故,读来不太容易懂,我们一句一句拆解开来分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这句其实是李商隐的牢骚之语,说蝉居于高出,饮露难饱,却没有人可以帮助它,发出的悲鸣只不过是徒劳。清代纪昀评此诗时,说:“起二句斗入有力,所谓意在笔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两句诗一出来,直接就抒发蝉饮露自洁,清高难饱的品质。蝉饮露难饱的典故出自《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挠,长吟悲鸣。”
总结
这首《蝉》,前四句主写蝉,是显,自喻其中,是隐;颈联两句反过来,主写我,是显,以我喻蝉,是隐;最后蝉、我一体,不分你我。整首诗以蝉起、以蝉结,咏蝉而不限制于蝉,咏物抒怀却又物我一体,不露痕迹,真可谓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