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都市婚恋难调查:找对象难主要是相亲渠道少
《浪漫七夕·都市婚恋难揭底调查》系列报道
找对象难主要是相亲渠道少
剩男剩女发出感慨:能不能再多建几个平台?
青年男女积极参加昆明首届黑龙潭相亲大会(春城晚报资料图)
相亲咋就那么难?在浪漫七夕即将到来之际,晚报调查昆明相亲渠道发现,目前,昆明单身男女相亲途径主要有5种:一是熟人介绍,二是婚姻介绍所介绍,三是翠湖公园父母帮助子女相亲,四是通过电视节目相亲,五是通过网络交友相亲。这些相亲渠道虽然成就了一些姻缘,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于是,一些剩男剩女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昆明的相亲渠道能不能再多一些,能不能多建几个相亲平台呢?
相亲渠道一熟人介绍
熟人介绍,即通过亲朋好友作“月老”将合适的两个年轻人介绍给对方。一般来讲,“月老”比较熟悉双方的家庭状况、脾气性格、工作等情况,可以将条件差不多的两个人快速撮合在一起,婚介成功率极高。熟人介绍可谓是“中国式”相亲方式,但熟人介绍也有局限性。而随着“农转非”人群大量涌入城市,熟人介绍的相亲模式面临挑战。在昆明某餐馆打工的刘女士讲述她的婚恋难题:她今年24岁,河南人,来昆明打工6年了,想在昆明找一个合适的对象,但由于生活圈子较小,又没有什么亲戚留昆,没有熟人可以给她介绍对象。餐馆老板知道她有这个想法后,热心地给她介绍了经常打交道的生意人,可小刘想找一个有学识、有稳定工作的人。而老板介绍的人中,都没有她想找的人。无奈,她只好苦苦等待。
相亲渠道二婚介所相亲
通过婚介所相亲是众所周知的,但据一些相亲人士介绍,在婚介所相亲的“中奖率”也不高,有的人加入姻介所已两三年,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有的还与婚介所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
李女士想看看婚介所登记的会员信息,寻找条件相符的对象,可连翻几页信息表后,发现会员多为女性,男性会员相当少。且大多数男性为中老年,有的年龄高达70多岁。李女士说,这样的相亲方式有很大风险,万一她交了钱,婚介所推脱没有合适人选不安排相亲,或者给她安排相亲的对象年龄、条件差距太大,2000元会费可能就要打水漂了,于是没有入会。
相亲渠道三父母帮子女找对象
张女士说,到了翠湖相亲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她说:“因为都是老人帮子女相亲,年轻人又因为忙于工作或碍于颜面而不出面,父母的眼光与子女有所差异,所以年轻人在见面时多少有些尴尬。有的年轻人也不认同父母的做法,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父母帮子女相亲的成功率也不是太高。”
相亲渠道四电视相亲多是中老年人
昆明电视台相亲节目《爱情三十六计》的主持人龙凯介绍:“就昆明而言,目前昆明的电视相亲节目中更多闪现的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70%以上。他们大多是有过婚姻经历或是丧偶的人士,由于在情感上受过伤,所以他们更愿意相信电视这种公共媒体,因为更真实。”
另一个原因是年轻人交友渠道比老年人广,所以选择电视平台来相亲的更多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