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相亲”持续火爆背后:线上婚恋市场乱象依旧

“你的标准是什么?可以接受异地恋吗?”

“我的要求是身高165cm左右,体重110斤以内,你可以放宽一些,因为你长得漂亮。”

“有什么缺点是你忍受不了的?我可以为你改变。”

“宅经济”正全方位覆盖,婚恋交友市场广泛从“线下”转到“线上”,通过大数据匹配、直播聊天互动、互赠礼物的新型“云相亲”体验,成为新一代适婚人士的“脱单方式”。

易观数据显示,2020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以1.3%的环比增速达到12.06亿元。

不过,想要成功“牵线”并非易事,随着规模不断增大,网络婚恋平台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从霸王条款消费,到对用户实名认证审核不严,再到虚假宣传、消费欺诈以及婚恋骗局,国内“云相亲”发展步入正轨仍有待时日。

1.上万元的顶级会员服务

单身人士的恋爱需求已形成规模。

观研天下数据显示,国内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3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亿元。2019年国内网络婚恋渗透率为54%,同比提升5%,预计到2021年网络婚恋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总营收超70亿元,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月9日,北京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宇轩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表示,“疫情作为转折点,让线上婚恋市场有了爆发式的增长。虽然在后疫情时代,这样的增长可能会趋于平稳,但与之相伴的将是大量忠实用户的产生。”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婚恋交友领域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整体稳健增长。其中,1月份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仅64分钟,截至9月份已达82.3分钟,使用时长增长28.6%。泛社交打法之下,世纪佳缘、百合婚恋APP的用户粘性得到有效提升,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幅显著,增速分别为42.9%、86.3%。

如前文所述,各类网络婚恋平台也在寻求社交业务模式的革新。

“网络婚恋平台在视频业务上的布局和运营的各项举措,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时长,也为后续推动商业化变现提供了更大空间。”易观分析报告透露,当下网络婚恋平台不仅融入直播、短视频、多人连麦等泛娱乐元素,还在更进一步探索视频相亲,提升实时互动的多种体验。

2月9日,时代周报记者从世纪佳缘、珍爱网、MarryU等网络婚恋App发现,用户经过大数据快速推荐,基本上可以筛选出可供选择的意向人士,同时也可以通过同城定位、滑动卡片、视频直播、红娘牵线、小组交流等功能进行浏览,寻找相对匹配的相亲对象。

其中,在一场世纪佳缘直播间中,可以看到随机配对的相亲用户在红娘的牵线下进行连麦交流,聊天过程中,屏幕上方显示观看人数,底下围观者可以实时沟通与送礼互动,也能申请连麦接入,与一般的社交直播软件无差。

不过,相比以往传统的线上婚恋交友更多维持在熟人推荐的范畴内,网络婚恋如大海捞针般寻找“真爱”,成本却越来越高。

许多婚恋交友平台的会员筛选服务,也充满层层付费“套路”。时代周报记者注册使用多款网络婚恋app发现,查看用户聊天消息、解锁匹配用户、更多搜索机会等服务都需要充值,并且众多交友权利均“价高者得”。

在许多婚恋App上面,想要匹配到更多的优质异性,或者更进一步的私下聊天,基本都要花费50—500元不等,如果想要人工的专业红娘牵线,以次数计费,价格能到5000元以上。

“还有一些私人订制套餐、结婚保的服务,价格直接上万元。”一位使用过类似网络婚恋App的相亲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现在的线下服务与10年前的婚介服务本质并没有太大区别,费用却大幅增长,”徐力认为,一味追求营收增长并不能掩盖行业长期的问题,很多青年在游戏、甚至在生活点评软件上都能找到伴侣。只有真正的产品创新,用户体验的改善,才能有行业的长期发展。

依靠昂贵的会员充值服务就能盈利吗?网络婚恋App似乎未必能真正吸引消费者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

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网络婚恋交友付费用户占比较高,有78.7%的用户使用过线上付费服务,但人均消费金额为245.9元。此外,从用户月度付费金额分布看,用户在100~200元的付费占比最高为25.5%。

虽然婚恋交友网站设置有高达几万元的顶级会员服务,但更多消费者还是停留在基础服务体验中。

“因为交了钱也并非高枕无忧,很大程度上还是找不到对象,不如就用来聊一聊天。”上述相亲人士说道。

2.“云相亲”乱象依旧

易观分析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网络婚恋领域投融资数量明显减少。2016~2019年,年融资数量从10起减少至8起;截至2020年上半年,网络婚恋领域仅有2起融资事件。

与此同时,如映客、陌陌、探探等社交平台相继切入婚恋社交分化用户流量,婚恋交友APP的用户触达已逐渐触及瓶颈。

映客、虎牙利用直播互动优势分别上线“对缘”和“伊起”;陌陌从陌生人社交切入,上线视频相亲交友应用“对对”,旗下探探通过上线“牵手恋爱”进入婚恋社交领域;腾讯也上线了“欢遇”和“轻缘”两款网络视频婚恋交友服务软件。婚恋交友与泛社交类领域交叉渗透,婚恋社交市场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婚恋平台出现审核缺失下的虚假宣传、多种“套路”及“杀猪盘”骗局。其中,“杀猪盘”的主要目标是有真实相亲意愿的对象,通过营造恋爱交友骗局,一步步套取信任,从而骗取大额钱财。

在徐力看来,婚恋交友平台盈利产品的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贩卖的是用户信息。

微商潜伏、人设骗局、投资陷阱……面对网络婚恋平台的乱象,郭宇轩认为,还是要不断提高平台准入门槛,加强平台对于申请人的资质审核与信息真实性的检验,同时,利用大数据,在确保隐私前提下增强男女双方信息透明度。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云相亲’应依法而为,规范、约束、治理,净化婚介市场环境,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2月9日,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THE END
1.风险提示七夕来了小心相亲平台那些“温柔陷阱”“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了”……近来,有不少相亲者表示,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电话短信“轰炸”不断 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170189970
2.“亿万富翁”张颂文,揭穿了婚恋网的最大骗局“翟欣欣事件”反映的是传统婚恋平台乃至整个相亲市场背后暗藏的隐形骗局,也加速了人们对网络婚恋平台信任的崩盘。 与此同时,由于年轻人对婚恋的迫切需求与真实存在,另一条以交友为切入口的社交App赛道,如今正接过传统婚恋平台的棒子,以“效率至上”、“双向奔赴”的特点直戳年轻人心巴。 https://k.sina.cn/article_6475985728_181ffb34000101620k.html
3.我在婚恋网站当红娘,每天套资料编假人,骗人骗到自我厌恶五年过去,婚恋网站有变得更好了吗? 在百度上搜索“红娘 骗局”,显示有超过342万相关结果。如今,这种现象在婚恋平台较为普遍,很多用户都在注册后被约到线下门店,被“红娘”“客服”诱导消费高价相亲套餐,在与婚托见面后相亲无果,钱也打了水漂。 南都周刊记者采访了橘子(化名),一位曾在婚恋平台从事过客服工作的红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1/07/c6110766.html
4.女子相亲骗男方48万,婚恋陷阱的警示动态词语解释女子相亲过程中诈骗男方高达48万,揭示婚恋陷阱的警示。提醒人们在相亲过程中要保持警惕,谨慎处理金钱问题,避免陷入类似的骗局。这一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人们对婚恋安全的关注与讨论。 本文目录导读: 引子 事件背景 女子欺诈行为的细节 事件影响 事件反思及应对措施 http://m.shwuzhen.cn/explain/17632.html
5.各大婚恋平台收费情况(婚恋网站收费一览)婚恋平台最新骗局 一、婚恋平台:寻找爱情的新选择 婚恋平台是当今社会广受欢迎的一种寻找爱情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相亲、相友,婚恋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人们能够更便捷地找到合适的伴侣。与其方便快捷的特点相伴而生的,也是各种骗局。 在婚恋平台上,骗局五花八门。有些人冒充高富帅或白富美,引诱对方http://www.aichao521.com/hunl/6821.html
6.七夕将至:远离七大婚恋陷阱警惕假身份假理由真牟利提醒:此种骗局其实不难识破,只需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有重要机密身份的人会去婚恋网站吗?2.一个外国人怎么会要求汇款到一个中国姓名的账户?3.为什么无论是视频通话还是语音通话对方都不愿意接听? 陷阱6:虚假信息、缴纳会费、情感服务 事例:据法制网报道,2013年12月,靳某与王某注册成立公司并共同开发了“久爱网https://news.cctv.com/2018/08/14/ARTIfBBsRzmgPHc7xEXVmk2h1808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