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与‘头条寻人’项目组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2020年期间,我国走失人次达到了100万。
根据白皮书显示,按照平均每天走失人次来计算,2020年我国每天处于或经历走失状态的人次为2739人。不过,2020年我国100万的走失人次,相较于2016年的394万人次以及2017年的260万人次已经显著减少。我国走失人群规模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相比于五年前,该群体人数已经减少近75%。
平均每天走失1370位老人
据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专家顾问、白皮书主笔人熊贵彬介绍,根据得到的样本数据,课题组综合测算后得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约为1370人。走失老人平均年龄为75.89岁,其中男性占比42%,女性占到58%,走失老人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并且75岁以上老年人走失比较高。
走失老人中,36%的老人实际居住地为农村地区,46%的老人居住在中小城市及郊区,而大城市及其郊区共占比18%。由此可见,全国走失老人的重灾区并不是东部一线城市,也不是省会城市,而是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这是同留守老人问题相伴相生的。
白皮书数据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熊贵彬表示,在发达国家,老人走失主要是由于失智而造成。我国的老龄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老人走失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失智是一个主因,但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和老人贫困,也大大加剧了走失风险。
因此,调研报告建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举措,比如在人口流动地利用GPS手环,或者在老人身上缝制一些联系布条等方式避免老年人走丢。另外是打造全国统一的寻人网络平台,比如现在国家民政部有全国救助寻亲网,以后要完善功能,成为人口报失和查找的综合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在全国救助站建立警务点,现在有不少警务站都有警务点,但大多是维持治安的功能,以后要连通警方的人口信息和户籍网络的光缆,由驻站民警来协助查找走失人员的信息,这样能够帮助走失的老人能够尽快的回家。
寻回走失人口的重要一环
报告指出,救助站作为寻回走失人口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起到了接收走失人口入站、集中安置区域内走失人口、帮助他们接受医疗救治、最终在社会多方协助下将走失人口送返家庭这样重要的中继站的作用,因此也一直处在走失人口救助的第一线。
一些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表示,这种社会服务保障的工作应该由民政部门组织,由专业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去参与,公安还是组织一些紧急的工作,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公安机关主要干带有强制力的事情,因为救助管理办法改了,成了服务性的了,公安做不合适。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报告显示,目前民政部门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监测与预防、发现与报告、站内与站外救助、滞留人员救助、返乡与安置。社会力量目前主要集中于救助的某一环节或部分环节,还没有形成整体性服务的模式。以北京市为例,社会力量参与走失救助的主体主要是社会工作组织,救助内容包括街头外展、社会倡导、站外救助、站内心理服务、返乡护送、信息辅助、个案帮扶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惯性思维影响及负面传闻的优势效应,对于制度指向的流浪乞讨人员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救助制度的理解还基本停留在收容遣送阶段,甚至对救助站持有比较负面的印象,对政府机关不信任,因而对救助站的态度避而远之。所有这些都造成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实施绩效并不理想。
互联网+救助寻亲
2016年1月,民政部开发启用了全国救助寻亲网,作为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发布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寻亲信息的网络平台。同年7月,民政部与头条寻人探索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全国2000多个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疑似走失、被拐、被骗人员时,可以免费借助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的海量用户和先进定位技术,选择在走失地、口音地、户籍地等特定区域向手机用户推送寻亲信息,精准、高效帮助受助人员与家人团聚。一是以发现人员的地点为轴心,画地图弹窗推送寻亲信息;二是以走失人员的疑似家乡地为轴心,画地图弹窗推送寻亲信息。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救助管理机构已全部依托全国救助寻亲网和头条寻人开展受助人员寻亲工作。
“互联网+寻亲”是对寻亲方式的突破,可以实时发布、随时发布、长久发布,可以使走失人员的家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快速检索各地发布的寻亲的信息。头条寻人开展的“互联网+寻亲”服务,就是利用他们精准的推送技术,以受助人员的走失地点、发现地点等指定区域为圆心,来精准地推送到周边的手机用户当中,有效地提高寻亲效率。
例如,与宝贝回家寻亲公益组织合作,调动数万名志愿者的力量,协助各地查询甄别受助人员身份信息;和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合作,宣传寻亲典型案例和全国救助寻亲网,引导家属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查找走失的家人。
从2016年7月民政部开始与今日头条开展了‘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依托今日头条大数据优势和AI智能技术,头条寻人也在不断探索更多新的、更具科技感的寻人方式。
上线至今,“头条寻人”先后与民政部及其下属的所有救助管理机构对接,并与公安部及各地警方、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志愿者组织合作。过去五年,头条寻人收到全国各地22万余条寻人线索,弹窗推送超13万条,在今日头条上被展示超过101.5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