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地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一)、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效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的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够,所以,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

(二)、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

每一个班级有六十多位学生,每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但我觉得是一种使命,深感责任之重,因为作业是体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对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我都给他们以很好的鼓励表扬,对完成得不好的学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在课堂上还进行讲评,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得他们认识到作业不能敷衍了事。(四)、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5000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2000千米

C.1:30000000D.1:40000

3.下列山脉中,不属于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

A.喜马拉雅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安第斯山脉D.阿特拉斯山脉

4.“地球之肺”是指()

A.热带草原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雨林

5.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欧洲B.大洋洲C.亚洲D.南极洲

6.聚落的形态有()

A.乡村和工厂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D.牧区和林区

7.目前,世界发展已进入()

A.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B.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

C.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D.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

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9.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

A.2.2%,1.7%B.2.1%,1.5%C.1.5%,0.7%D.1.0%,0.8%

10.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大洋()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A.春季B.夏季C.秋冬D.冬季

12.关于高台县区(约39°N、99°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低纬度B.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D.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1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D昆仑山脉

14.世界最高的高原()

A巴西高原B西伯利亚高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15.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土著居民的因纽特人是()

A.白种人B.黑种人C.混血种人D.黄种人

二、读图题(共30分)

16.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BC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②③

(3).图中甲处为运河,它是洲与洲的分界限。乙处为运河,它是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4)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是和.

1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共8分,每空1分.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能答出一点得满分,多答不得分)。

(2).图中A地的气温在℃以上,B点的气温在℃以下。

(3).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海拔高,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月。

18.读图回答问题:(共10分,每空1分)

(1)地图上测得龙岭与云岭两山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龙岭和云岭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2)图中a、b、c、d是山脊还是山谷a;b;

C;d。

(3)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甲;乙。

(4)若d处有一小河,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

(5)A点在B点的方向。

(6)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C2B3C4D5D

6C7C8D9C10D

11B12C13C14D15D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亚洲B北美洲C非洲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

(3).图中甲处为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限.

乙处为苏伊士运河,它是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4)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或20°W和160°E.

1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共6分,每空1分.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能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多答不得分)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或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图中A地的气温在30℃以上,B点的气温在0℃以下。

(3).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海拔高,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

(1)地图上测得龙岭与云岭两山之间的距离5厘米,那么龙岭和云岭之间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

(2)图中a、b、c、d是山脊还是山谷a山脊;b山谷;

C山谷;d山谷。

(3)图中甲、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形甲陡崖;乙鞍部。

(4)若d处有一小河,则该河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5)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6)龙岭与云岭的相对高度是17米。

看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目录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3.地理七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

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6、极圈:66.5度;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9、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山顶用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29%=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洋,西临日本海。

2.领土组成:由本洲、北海道、四国、九洲等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

领土评价: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

4.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日本象征,是活火山。)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经济特点:加工贸易经济(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工业产品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

2.日本经济与世界联系密切(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原因:

优势:便利的海运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

劣势: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

3.工业分布特点: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4.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按自东向西的顺序)京滨工业区(首都东京和横滨),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会举例说明)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

第二节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路,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主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

2.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特点。

3.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4.理解日常消费行为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与城市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好处与弊端:

好处: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河流是水运通道。对外交通便捷;C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水源;D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弊端:A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威胁;B城市污水会污染河流。

四、热带旅游胜地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尼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度的人口还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10—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每年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

3.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或风力强盛,易引起水灾;

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或风力太弱,易引起旱灾。

4.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地形: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气温高的平原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气温低的高原地区。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1.印度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

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2.软件外包业务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有世界办公室之称。

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第四节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0°N—70°N之间,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北部有一小部分在寒带;经度介于20°E—180°之间,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国为邻。

3.俄罗斯是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传统上被视作的欧洲国家。

4.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从西向东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是:

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是平原。

5.河流域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被誉为俄罗斯母亲河;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年温差大,降水少。

二、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森林的蓄积量,水能的蕴藏量都在世界名列前茅。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工业基础雄厚,部门较齐全。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主要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俄罗斯食品、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4.用实例说明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工业区形成与发展,与周边分布的自然资源有密切关系。(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

三、发达的交通

1.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发达。

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作“亚欧大陆桥”。

2.亚洲部分西伯利亚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原因:

①从地形上看,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增加了修建铁路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铁路建设的成本。

②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土壤结冰期长;而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

③从资源、工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来看,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在此修建铁路,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且南部人口城市更集中,且邻国众多,便于发展经济。

3.俄罗斯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4.五海通航:伏尔加河连接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CDABDA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DCDBBDA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BBAABC二、综合题(共40分)31.(共5分,每空1分)(1)西南(2)西南东北(3)甲乙是山谷,是水流汇集的地区,易形成河流;甲是山脊,通常是河流的分水岭。(意思答对即可)32.(共8分,每空1分)(1)121.4°E(东经121.4°)31.3°N(北纬31.3°)(答案互换亦可)太平(2)非南美(3)法国(4)冬C33.(共5分,每空1分)(1)6℃(2)气温2—9℃(最低气温2℃,气温9℃)(3)有必要因为A城是中雨到大雨(4)F34.(共8分,每空1分)(1)丙热带(2)丁0(3)小于降雪(4)甲降雨35.(共8分,每空1分)(1)基督佛伊斯兰(2)C阿拉伯(3)基督A英语36.(共6分,每空1分)

(1)写出板块名称:E(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_。(3)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CADCD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oBBDBABBCDC二、读图答题(每空1分,共30分)1.(1)A(140°E,80°S)C(160°W,20°N)(2)C(3)东北,西北2.(1)北回归线,6月21日或22日(2)赤道,昼夜平分(3)秋,冬3.(1)北温,热(2)北极圈,南回归线(3)BD4.(1)170,东北(2)H(3)陡崖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进行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因以往的一些客观原因,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兴致不浓,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我有信心做好。

三、具体措施

1、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虚心向外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9、争取结合地理学科内容多点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率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习——————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5小题共70分。)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对“世界第一大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洲

2.亚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哪一海峡为界

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麦哲伦海峡D.白令海峡

3.亚洲大的山脉是

A.乌拉尔山脉B.昆仑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安第斯山脉

4.亚洲主要大河的流向特点是

A.呈扇形流入海洋B.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C.从四周流入大陆内部D.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5.决定这些大河流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植被

6.亚洲大河众多,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A.长江B.黄河C.叶尼塞河D.恒河

7.亚洲东部和南部易发生洪涝灾害,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有关

A.地形的影响B.夏季风的强弱C.河流众多D.台风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8.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9.下列国家中,人口数与中国相差最多的是

A.泰国B.美国C.俄罗斯D.日本

10.东南亚一些居民聚居的高脚屋主要是为适应下列哪一因素

A.多河湖B.气候湿热C.气候严寒D.多地震

11.下列国家中,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进而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东南亚国家

A.新加坡B.印度C.俄罗斯D.日本

12.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B日本领土九州岛是的岛屿

C.日本平原占国土面积的3/4D.日本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13.日本地震频繁,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

A.板块交界处B.海洋之中C.大陆边缘D.板块的内部

14.某国工业原料依靠进口,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分布在沿海,该国家是()

15.沙特阿拉伯是亚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发展经济主要是依靠()

A.大量出口农副产品B.大量出口煤炭和黄金

C.大量出口石油资源D.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我省某经贸代表团于七月份赴东南亚采购生产原料,并观光考察。回答16~18题。

16.下列产品中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B.橡胶C.黄麻D.牛奶

17.代表团成员在当地遇到华侨、华人倍感亲切,华侨与华人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中国国籍B.是否有中国血统C.是否是汉族D.是否使用汉语

18.代表团成员在当地看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大麦D.玉米

19.受气候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欧洲西部形成的传统农业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园艺业D.渔业

20.欧洲西部各国为加强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是()

A.北约B.欧盟C.国际奥委会D.世界贸易组织

21.印度人口众多,在世界各国中居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22.印度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A.麻纺织B.航天C.核工业D.计算机软件

23.“古老的玛雅文明、大量的混血人种、热情洋溢的桑巴舞、通宵达旦的狂欢节、世界一流的足球队……”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家是()

A.意大利B.阿根廷C.巴西D.埃及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上热闹异常,各国队员围坐一堂相互交流。下面是来自四个国家和地区的队员对各自家乡的介绍,运用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

24.他们对家乡的描述。可信的是()

A.日本队员B.英国队员C.俄罗斯队员D.巴西队员

25.有关他们家乡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地区

B.俄罗斯军事、重工业、轻工业都非常发达,但是交通运输业非常落后

C.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业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D.欧洲西部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和传统的畜牧业发达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回答26~33题。

26.位于俄罗斯境内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B.乌拉尔山C.高加索山D.昆仑山

27.该山脉以西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

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

28.俄罗斯欧洲部分最长的河流是

A.勒拿河B.叶尼塞河C.伏尔加河D.尼罗河

29.右图是“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几种资源所占比例示意图”,据图判断俄罗斯亚洲部分占优势的资源是

A.淡水资源、科技力量B.科技力量、人口

C.人口、土地资源D.淡水资源、土地资源

30.受自然、经济等条件影响,俄罗斯东西部之间旅客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水路运输、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公路运输D.管道运输、公路运输

31.俄罗斯下列经济部门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有

A.宇航工业B.农业C.食品工业D.纺织工业

32.与“富士山、樱花、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等信息最吻合的国家是

A.缅甸B.日本C.印度D.俄罗斯

33.下列图示正确显示澳大利亚大陆纬度位置特点的是

34.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其主要原因是东南沿海()

A.地处温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矿产资源丰富2

C.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D.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35.“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都是指()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德国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二、读图综合题(共30分)

得分评卷人

(1)亚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________海峡与A_______洲为界.

(2)亚洲以________运河与B_______洲为界.

(3)亚洲在东北方向以_________海峡与D________洲为界.

(4)填写亚洲周围海洋的名称.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1)图中A表示________洋,B表示________洋,

________海峡是连接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

(2)图中C是_________湾,该海湾及其沿海地区的________(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38.读美国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是洋,B是河,

C是(国家)。E城市是(首都)。

(2)在地球的五带中,美国大部分是属

于带。

(3)美国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地区生产

的化。

(4)位于旧金山东南的,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39.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9分)

(1)读图写出岛屿名称

AB

CD

(2)E(首都),在其附近有日本的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转眼之间就到期末结束时,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进步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为了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由于了解4个班级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距离,因此本学期在教授4个班级的时候每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式就出现了不同。总之,一个学期下来磕磕碰碰的,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每次都会细心的去探究,与同事们探讨如何解决。

2、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堂课。

能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材料等等。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好每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0分钟要质量。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紧抓住地图辅助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描图、填图、画图等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他们逐渐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紧紧抓住教材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同学们在生动活泼、不受拘束的气氛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记忆,地理属于文科,文科的特点就是要背诵记忆,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顺口溜、谐音、简明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3、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4、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5、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⑴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⑶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二、主要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突破口,大胆进行地理课堂教改革。实现从“讲——学”“灌——学”到“导——学”的转变。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更广泛、更有效地使用电教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输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进行反馈都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3、加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层次起作用。在课题研究中要把实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与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并实实在在出成绩出效果。

4、探索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上,试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建立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4、开设校本课程,结合校本教材《水乡风情》的教学,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的家园。

THE END
1.意大利领土变迁意大利领土变迁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毛小豆嘴替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湖南农村的“解毒王”,医院都无可奈何的毒,他用一药粉轻松化解 历史碟中谍 109跟贴 打开APP 勇敢的飞行员拯救了移民女孩 黑巴电影 539跟贴 打开APP 美国主播模拟中美旷世大战,精锐尽出,谁才是真正世界老大? 史料科普 1848跟贴 https://m.163.com/v/video/VUGTRB14T.html
2.意大利地图意大利卫星地图意大利高清航拍地图意大利地图 - 意大利卫星地图 - 意大利地形图https://map.bmcx.com/yidali__map/
3.意大利城市分布地图素材免费下载觅元素为您提供意大利城市分布地图素材免费下载,此作品编号为qevndyfopd,图片大小为 0.71M,图片规格为 751*1279 | 300dpi,下载更多图片素材就来觅元素!https://www.51yuansu.com/sc/qevndyfopd.html
4.世界地理第76篇:西欧7国主要省份和城市分布图位于荷兰西部的南荷兰省的莱茵河河畔,是荷兰第二大城市。 4.乌得勒支(乌得勒支) 是荷兰中部的乌得勒支省省会。 乌得勒支省位于荷兰中部,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的中部,乌得勒支市是荷兰第四大城市。 5.埃因霍温(北布拉班特) 是荷兰南部的城市,荷兰的高科技中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014/12/30696366_794614495.shtml
5.解读幂律分布与无标度网络长文综述集智俱乐部图5是地震研究得到的一个能量分布图。这表明地震的能量分布在双对数坐标下也大概是一条直线!大家可能认为这个横轴是震级,不是对数啊。那是因为震级和能量不是线性关系,震级相差1,能量关系会有10倍的差异,所以震级本身是已经类似于对能量取了对数后的指标。这个纯粹的物理系统表现出幂律分布的行为特征。 https://swarma.org/?p=11823
6.专题十二地理分类图表解读主要有政治区域分布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虫神庙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http://qzqz.cn/Item/4356.aspx
7.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0401140722_1724370.html
8.中国公司分布图中国公司交通线路地图【图吧中国公司分布地图】为您提供最新高清版中国公司地图,以及中国各省、市、县、区各级其他企业分布地图和交通线路地图等信息查询。https://map.mapbar.com/1101/54
9.30张地图看懂世界格局,用大数据说话18、美国本土成人电影产量分布图 左:美国本土成人电影产量最多的州;右:全世界成人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这些国家按名次排名分别是:美国、匈牙利、捷克、英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巴西 19、各国死刑状况 死刑状况 蓝色:已废除死刑 绿色:已废除一些极端情况下犯罪的死刑(如战争) https://blog.csdn.net/Tw6cy6uKyDea86Z/article/details/81571730
10.想知道自己适合去意大利哪个城市留学?看文章教你做选择!喜欢安静的、潜心学习的、更融入意大利当地环境的感觉,可以选择意大利一些三线或者四线的小城市。 另外,可仔还整理了2021年华意通音乐学院学生分布图: 特意把音乐学院挑出来说,这是因为音乐学院没有综合类院校那样的排名,也不像美院那样有院校专属独特专业,音乐学院开设专业大都相同,所以同学们在选择时很容易就因为院校http://ucsc.amoitaly.cn/detailp/1647
11.克徕帝门店地址分布图CRD门店地址查询CRD克徕帝作为国内最着名的珠宝首饰专业钻石品牌之一,拥有的珠宝,首饰,专业度都是独树一帜的,这也让很多朋友慕名而来想到CRD克徕帝的门店看看,不过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没有CRD克徕帝的门店,不知道怎么查询CRD门店地址,不如看看克徕帝门店地址分布图了解一番。 https://www.crd.cn/news/33589.html
12.盘点美国大学的地理位置优质学府分布图一览为了方便同学们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到院校所处位置,我们接下来就以美国大学分布图来介绍美国大学的地理位置,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使用。 以上就是美国大学的地理位置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赴美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对于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同学,可以持续关注该方面的信息,鉴于该话题热度较高,IDP教育集团也会持续为大家更新https://www.idp.cn/meiguo/zexiaozhidao-WY1006/84287.html
13.拉飞姆女装加盟店(全国各省)分布图厦门市江头街道嘉禾路468号SM城市广场1层 贵州省2家5.6% 4.1 贵阳市文昌南路70号亨特国际广场1层 辽宁省2家5.6% 4.1 沈阳市青年大街288号万象城L4层LE FAME专注于塑造浪漫诗意之美,演绎极具女性气质的意大利折衷主义风格,过去与现在融合,混搭不同元素来制造复古风。 LE FAME女式时装追溯过往年代的同时,保持https://www.anxjm.com/mendian/216921.html